導讀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呼之欲出之際,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這是目前國內首部全面深度剖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研究報告,對大灣區建設的時代背景、戰略意義和發展定位等做出了普及性詮注,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持,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美好願景。

《報告》全文近50萬字,分七個篇章,包括總報告、合作創新篇、一帶一路篇、改革動力篇、灣區比較篇、專家觀點篇及附錄(大事記等)。

一、《報告》實現三個「第一次」突破

第一次將「9+2」城市羣作為一個經濟共同體進行研究。第一次將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三大灣區進行大數據比較研究。第一次將「9+2」粵港澳大灣區都市圈作為一體化的生產力空間佈局研究。

二、《報告》提出了四大建設重點

強化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建立系統化、分層次的人才引進機制和相關人才培養、科研攻關體系,大力營造培育人才、引進人才的軟環境。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核心城市作為支撐,帶動土地、產業鏈、生產率等要素的空間佈局優化,綜合帶動其他城市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南沙、前海、橫琴三大自由貿易區,打造粵港澳自由貿易港,通過自由貿易區、貿易港建設,帶動高端資源「引進來」,推動自主創新成果「走出去」。

三、研究呈現八大亮點

《報告》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三大核心優勢,包括「三面環山,三江匯聚」、面向太平洋、輻射泛珠三角,是世界四大灣區中擁有最大腹地的區位優勢;航運發達、體系完備、創新能力強、總部效應突出的產業優勢;「一國兩制三關稅區」多元格局的制度優勢。

1、灣區實現經濟總量「四連增」

2014年至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GDP實現「三連增」。灣區的11城GDP之和從2014年的81720.8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93526.1億元(約合1.4萬億美元),佔全國12%,經濟規模超過世界第12大經濟體俄羅斯(1.28萬億美元),與全球第11大經濟體韓國(1.41萬億美元)的相當。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實現GDP101843億元(約合1.6萬億美元),進一步實現了「四連增」。

圖1 2014~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GDP 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香港統計處、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2、進出口水平屢創新高

2012年至2016年五年間,粵港澳大灣區的進出口總額基本維持在8-9萬億美元之間的水平線,佔全國(含港澳)進出口總額40%左右,佔泛珠三角區域進出口總額的80%以上,是京津冀地區進出口總額的4倍,佔全國(含港澳)進出口總額40%左右。與國際著名灣區對標比較,則是東京灣區的三倍以上。

圖2 2012-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進出口總額

2016年,僅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港的總吞吐量6247萬標箱,灣區吞吐量總計6520萬標箱,遠超紐約灣區的465萬標箱、東京灣區的766萬標箱和舊金山灣區的227萬標箱,是世界三大灣區總和的4.5倍,成為世界第一。可以說,是全球港口最密集、航運最繁忙的區域。

圖3 世界四大灣區港口數量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統計

3、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從三次產業的結構特徵來看,已由工業經濟邁進服務經濟階段。

粵港澳大灣區的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1.51:35.79:62.71調整為2016年的1.34:33.23:65.44,形成「三二一」的產業格局。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並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第一大產業,第二產業則呈現緩慢下降趨勢,經濟增長由工業拉動向服務業拉動轉變。

4、城市羣發展空間組團佈局合理

在發展空間上,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了廣佛肇(廣州、佛山、肇慶)、深莞惠(深圳、東莞、惠州)、珠中江(珠海、中山、江門)「3+3+3」的空間結構三個經濟圈。廣佛肇經濟圈是一體化「巨鳥」的頭部,而珠中江經濟圈和深莞惠經濟圈分別是這隻「巨鳥」的「左翅」和「右翅」。在發展內核上,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深港、廣佛和中珠澳三大引擎。同時,還環繞珠江形成了「廣佛肇清」「深港莞惠」「珠澳中江」三個城市帶。此外,「二區九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市)還不斷推進與韶關、河源、汕尾、陽江、清遠、雲浮等環珠三角六市的區域融合。

表1 粵港澳大灣區空間結構關鍵數據

5、粵三大自貿區與港澳開放深度融合

前海、橫琴、南沙三大自貿區和香港澳門全面對接正成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亮點。自貿區驅動的灣區區域協作,將有利於設計更多合作介面和平臺,幫助探索和解決三地融合中的運行機制、體制機制、文化環境三個落差,融合各個方面共同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從優勢互補轉向優勢整合、從各展所長到協同共進、從各有精彩到繁榮共造,從而開拓三地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6、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

粵港澳大灣區的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2.7%,和美國、德國處於同一水平線。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1.89萬家,居全國第一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佔全國56%。2012年至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歷年發明專利呈現逐年穩步遞增趨勢,平均年增長率達到33.86%。五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總量增幅達213.6%。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創新網路中佔據重要地位,深圳-香港地區表現尤為突出。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7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深圳-香港地區超越矽谷所在的舊金山灣區,在全球創新集羣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東京灣區。為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邁向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主要承載區奠定堅實的基礎。

圖4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主要成就
圖5 2012-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數量及增長率

圖6 粵港澳大灣區分區域發明專利變化情況(2012-2016年)

7、世界四大灣區中粵港澳大灣區人口密度居首

從人口的經濟效應來看,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規模佔全國約5%,創造了超過12%的全國GDP總量,以較少的人口規模投入,產生了較大產出的經濟效益,人口集聚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粵港澳大灣區人力資源豐富,還表現人口的年齡結構上,人口年齡結構較輕,勞動力人口比重高,使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充分活力,灣區可持續發展的人口動力強勁。

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15-64周歲的人口規模為5181.23萬人,佔總人口的76.2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3.72個百分點。從世界四大灣區比較來看,粵港澳大灣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人才成長潛力均處於領先狀態。

表2 世界四大灣區人口數、佔全國人口數和人口密度對比

資料來源:根據政府統計年鑒、學術研究報告和互聯網統計資料整理

8、極具發展潛力的世界級灣區

與世界級灣區的橫向對比上,粵港澳大灣區攜11城5650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比紐約、舊金山和東京三個經濟區的面積總和還大,僅憑藉佔比0.6%的國土面積,貢獻率佔全國GDP總量的12.57%,是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灣區。2016年經濟增速分別是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的2.26倍、2.19倍和2.93倍。從其他各項參照指標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在人均GDP、地區GDP等方面依然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四、粵港澳大灣區從「元年」進入「建設年」

《報告》指出,2017年是粵港澳大灣區元年,主要工作是樹立概念、理清議題、調查訴求、凝聚共識,確定方向。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亮點頻出,但在國際化水平、城市功能、產業結構、產業分工、地區間深度融合、整體優勢發揮、人居環境質量等方面仍與國際三大灣區存在較大差距。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將進入建設年。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初步顯露世界一流超大城市羣和國際自由貿易港雛形,未來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巨型門戶樞紐和世界級經濟平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輻射半徑將延展至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等海上絲路沿線區域,在「一帶一路」沿線國際布點,導入更多國家發展功能,共同聯合投資項目,在大型項目上下游、產業集羣、生產服務、項目分包、監理上覓得商機,助推中國參與國際競爭,構建高水平國際合作平臺,該區域在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將進一步提升。

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經濟體,各城市間從競爭變為協同,將面臨生產力空間如何更加合理佈局,減少重複建設;產業鏈如何合理分工,形成優勢互補;城鄉差別如何消除二元結構,在高房價時代如何留住人才;營商環境如何更有利全面開放,成為世界資本最強吸引力的經濟圈,成為世界最佳宜商宜業宜居的生活生態圈。

《報告》認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向與重大問題主要包括:國家全面走向現代化的綜合改革試驗區、「一帶一路」巨型門戶樞紐和「一國」內的世界級競技平臺、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廣深港科技走廊、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重構粵港澳空間秩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公共產品跨境跨城供給等幾個方面,並據此提出四大建設重點:

一是強化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深入做強優勢產業,補足戰略性現代產業短板,形成「9+2」的全產業鏈協同創新體系。

二是建立系統化、分層次的人才引進機制和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適應的人才培養、科研攻關體系。大力營造培育人才、引進人才的軟環境。

三是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核心城市作為支撐,帶動土地、產業鏈、生產率等要素的空間佈局優化,綜合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同發展。

四是充分發揮南沙、前海、橫琴三大自由貿易區,打造粵港澳自由貿易港,通過自由貿易區、貿易港建設,帶動高端資源「引進來」,推動自主創新成果「走出去」。

來源:區域經濟︱編輯:林冬娜、鄧小雲

原文鏈接:【國地資訊】公眾號(ID:guodizixun)【資訊】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