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全球物聯網觀察

物聯網智商 轉載




有人說在國內做芯片的自主研發是孤獨的,是需要有赴湯蹈火的決心。矽昌通信董事長李興仁就做了這樣一個“開路先鋒”,一干已是20年。兩次創業,填補大陸半導體領域三項空白,李興仁喜歡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李興仁曾領導研發出國內首款北斗二代衛星導航接收芯片;首次創業研發國內首款應用於平板電腦的GHz主頻應用處理器芯片;2014年他創立矽昌通信,成功研發國內首顆無線路由芯片。雖然,李興仁感慨:“有人講創業是九死一生,以我的經歷看來,如果說做集成電路創業是百死一生不足爲過。”但他依然堅定地走在這條路上。

 

 

“重要選擇”


2014年,41歲的李興仁再次決定走出“舒適區”,這一次他看準了物聯網智能家居領域。“這次創業選了一個比較崎嶇坎坷的路,做微型智能網關芯片。”

 

“物聯網現在蓬勃發展時期,國家規劃了物聯網九大領域,包括智能交通、智慧農業、智慧工業,智慧家居、智慧家庭等,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特別是智能家居這些年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李興仁看來,在物聯網的場景裏面,路由器是承載着物和物互聯,物和人互聯,人和人互聯的一個橋樑。智能網關芯片儘管已經呈現一個紅海市場,但仍然有海量的需求。

 

業界衆多討論把路由器作爲智能家居的入口,李興仁卻不簡單地看待這個問題。他講道:“流量入口要抓住本質,路由器其實搭建了一個外網和內網的橋,實現了家庭信息與互聯網信息的互通作用,數據一定要通過它。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到底它的形態是什麼呢?”李興仁認爲,市場上智能家居“入口”之爭只是形式變化,本質是需要網絡連接的橋樑。

  

其次,產業的智能升級是新的機會。“智能化取代普通的功能,是必然趨勢,是市場決定的行爲。”李興仁認爲,智能路由器產品的升級,是一個勢不可擋的趨勢。他繼續解釋說:“智能路由器原來是用戶用手指通過點擊APP對家電進行控制。今天的智能音箱,它是通過聲音對設備進行控制。動嘴永遠比動手容易,所以AIoT產品更受歡迎。”我們也看到全球範圍內,包括蘋果、谷歌、亞馬遜等廠商推出各式各樣的智能家居產品,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AI音箱。

 

同時,2013年我國提出了“寬帶中國戰略”,打通封閉地區、偏遠偏遠地區與外部世界的通信距離,2020年的目標是實現寬帶接入用戶4億戶,覆蓋11億網民。網絡化成爲重中之重。此外,2017年我國芯片進口費用超過2300億美元。

 

“我們上半年看到的數字大概有3400億美元,我認爲這個進口額有繼續擴大的趨勢。”說到這裏,李興仁激動地表示,作爲一個半導體行業從業者,有義務、有責任盡己所能來解決芯片依賴進口等問題。

   

就這樣,李興仁針對無線路由領域創辦了矽昌通信。起名“矽昌”,也蘊含着他的多層情感。矽代表半導體基本材料,象徵祖國芯片產業昌盛;其又與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同音,意味着發射衝刺實現突破。此外,作爲一個西北漢子,李興仁在這個名字中也寄託了一種家鄉情懷。

 

 

“鳳凰涅槃”

 

“要想做一個新生產品,面臨着很多技術難題,需要大量專業研發人員,而國內非常缺乏相關人才,我們都在不停地學習和摸索。”在無線路由芯片領域,矽昌作爲第一個“喫螃蟹”的企業,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說起研發經歷,李興仁首先講到了人才問題,然後是融資難度。對此,李興仁略感無奈:“儘管從國家到老百姓都覺得集成電路是我們重點支持的方向,但是做企業的時候就會發現,基本上很少有資金願意投入到集成電路研發公司。”

 

當然,研發過程裏遇到的衆多問題中“最難啃的硬骨頭”還是技術挑戰,一次次的嘗試也讓矽昌付出了高昂的學費。兼容性是最難的,不管是以太網的有線網絡的兼容性、連通性,還是Wifi的兼容性,都是非常難搞定的事情。爲了解決這一問題,從2016天開始,矽昌研發團隊做了1000多種測試,從“古董式”的手機到最新發布手機,“只要有WiFi功能,出一款就測一款。”

 

“前期投入是5000萬元,研發中熬不下來,後來我把個人房產抵押了,又籌到2000萬元繼續研發。爲了做這個企業,你要不就是‘死’,要不就是想辦法‘活着’,‘活着’還有一線生機。”懷着對芯片行業的熱愛,對自主研發的執着,李興仁帶領團隊咬牙堅持。

 

 

“苦盡甘來”

 

經過五年的蟄伏,2019年矽昌通信成功發佈大陸首款自主研發的無線路由芯片SF16A18,用李興仁的話來說,團隊終於“穿過黑夜,奔向黎明”。

 

據李興仁介紹,SF16A18的性價比是最終的競爭力,“我們第一款芯片追求的是雙頻的最佳性價比,沒有刻意支持1200M,原因有兩點:其一,目前國內一線城市真正千兆寬帶入戶還不多,我們認爲到2022年,甚至2025年,國內絕大部分家庭入戶的帶寬速度還是500M以下。其二,目前我們所碰到的應用,大多暫時不會超過30M帶寬需求。”

 

與此同時,圍繞該芯片,矽昌通信已開發出智能路由器、無線面板、智能路由音響以及雙頻信號中繼器等可靈活應用於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

 

然而,我們知道,中國大陸企業在無線路由芯片領域缺少話語權,一直以來市場主要由國外企業博通、高通以及中國臺灣企業聯發科(MTK)、瑞昱(Realtek)瓜分。對此,李興仁表示,這些一流企業十分看重技術指標,技術堪稱完美,矽昌也一直把躋身全球第一陣列作爲目標。目前,矽昌已擁有讓他們自信的技術能力、頗具競爭力的產品及方案,在此基礎上,矽昌把產品的性價比作爲突出重圍的利器。李興仁稱之爲“接地氣的芯片方案”,給合作商提供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找到突破口獲得屬於自己的市場份額。

 

對於即將撲面而來的5G通信技術,專注無線路由技術的矽昌並沒有感動壓力。矽昌通信市場總監鄭琛表示:“未來5G和Wifi一定是互相協同發展的,大家把萬物互聯這件事情一起做的更大,而不是一個互相蠶食的狀態。”5G技術主要提高了發射頻率,所以從技術上來說它對於基站的數量、基站的功率等,都有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樣,WiFi也在更新迭代。鄭琛認爲,物聯網會隨着5G時代的到來,衍生出更多新的應用場景,WiFi也將享受到市場帶來的紅利,因爲更多的設備需要智能化會接入WiFi。5G與WiFi將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寫在最後

 

說到下一步計劃,李興仁表示,矽昌通信將在下半年推出高端產品,但唯一不變的是堅持在自主研發這條道上一路走下去。他這樣說道:“我雖然選擇了一條崎嶇的道路,但我至今沒有後悔,我們很欣慰地實現了這個產業從0到1的突破。我們也將義無反顧地沿着這條路走下去。”

 


免責聲明

除非特別說明,本站所載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微信公衆號等公開渠道,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物聯網智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