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此地为军方管制区,有军营驻守,直到2000年代中期才开放,开放后陆续受台62线快速公路的兴建等因素而逐渐被外界所知。曾是瑞芳深澳渔港的海防重镇,得以保留许多蕈状岩、蜂巢石等特殊海蚀地形。与野柳性质相近,蕈状岩地貌媲美野柳。

真的是大象,尤其是鼻子部份。

冲浪者的天堂

漂亮的海蚀地形,希望游客别乱丢垃圾。

远望像羊的风化岩

一路攀爬

往象鼻岩的路上,这帅哥是自己走到我的镜头前,打赤膊真是不怕晒。

标准沈降海岸地形, 强劲的东北季风不断磨蚀风化,形成蕈状岩、豆腐岩、蜂窝岩等浑然天成奇形怪石。

岬岩长约800公尺、高约81至35公尺之间。是受东北季风影响、以及地质软硬不同造成差异侵蚀的海蚀平台,有唤作「印地安人酋长岩」、「象鼻岩」等各类奇岩怪石。九二一地震后,不少原本矗立崖边的蕈状岩被震断,只剩底部。

这几年,深澳更因本岛唯一海蚀洞奇观,打卡热点「象鼻岩」暴红,更有与野柳女王头一样的蕈状岩、酋长岩以及各种鬼斧神工的奇岩怪石而成为观光胜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未来电厂附随设施:卸煤码头及防波堤就紧邻著象鼻岩及蕈状岩,还有一年吸引八百万观光客的国际级观光景点九份、金瓜石也近在咫尺。未来这一切会不会随电厂出现而蒙尘甚至消失?深澳燃煤电厂兴建,将破坏生态、加重空污、增加碳排放,更违背政府2025年要减少燃煤发电的能源政策。若是放任深澳煤电厂兴建,空污将随著东北季风漂流,影响北北基、桃园市、新竹县和宜兰县,直接冲击超过900万人的空气品质。

从这边看也像大象喝水。许正宏拍摄

酋长岩,吴淑君摄影

二○○七年前的半世纪,深澳居民曾饱受深澳燃煤发电厂之苦,骑车被煤灰熏得睁不开眼、车子放在屋外,不到一周就可在车窗上写字,不论白天或黑夜,深澳的天空跟海水总蒙上一层灰。在这座曾是二战后东南亚发电量最大的发电厂照亮台湾,外界看不见的另一面,是当地居民长年健康与安全饱受摧毁的阴影。

远眺基隆屿

没想到这边也能生长植物

生长在象鼻岩附近的植物

在深澳发电厂退场的这十年,没了空气中夹杂的刺鼻煤味,天清了,水蓝了,鱼多了,海兔、海胆都回来了,原本寸草不生的海菜也长出来了。很多人才惊觉,当退去了灰扑扑的外衣,深澳的海岸线居然如此美丽,更成了珊瑚礁及热带鱼围绕的潜水天堂。海水好蓝,真是漂亮。

往下看海水深蓝有点危险!

这家卖的东西真不错,可惜只能外带,别买多若你没冰桶的话,夏天会馊掉

深澳鱼港真的没啥游客,有兴趣的可以走走,直走经过老船长海鲜,向左转走过海蚀平台就会看到美丽宏伟造物者杰作的象鼻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