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愁人的

十八線小地方,朋友家干廠子賺了錢,買了塊地,蓋了個小區,房子賣完了,門市剩了6000平方,他這個門市是五層樓那種,產權證都比較大,賣不出去,自己開了幼兒園,賓館,飯店,超市。拖拖拉拉經營十餘年了,經營一般,耗費了巨大的精力,基本別的生意都停了,專心弄這個地方,還得還銀行貸款,一到還款時候愁的到處借錢,就怕銀行抽貸。經營利潤剛夠利息錢,賓館舊了沒錢翻新,又沒人接手,爸媽年紀都大了,想退休給他帶孩子,還被債務纏身走不了。朋友在新一線城市上班,也是被這個小區愁的要命,到處打聽賣。

他老頭子最大的願望就是把老家縣城的資產都處理乾淨,手裡留個幾千萬去兒子工作的二線城市買個海邊郊區別墅,帶帶孩子,安心養老。

後來一起喝酒總結一下,當年進了房地產路子,就該一路剛到底,接著借錢買地開發,說不定現在變成富豪了。按照近十幾年房地產發展的情況,還真是很有可能。

終於體會到了,輕資產這句話不是說著玩的。


瀉藥。但我不太確定題目里的意思,是說作為房地產開發商承辦了一整個小區嗎?還是說一口氣買了一個小區的房子?

我覺得後者不可能存在吧少說十幾棟樓呢全買下來玩捉迷藏撕名牌嗎???還都砸一個小區??即使是投資風險也太大了吧樓放在那裡又不能生樓,往外租也要保證全能租出去啊……

至於前者……emmm能有什麼有趣的體驗???反正你開發了一個小區之後肯定還是往外賣的啊,賣出去之後就不是你的了,而且有的時候也不一定掙錢啊,作為開發商發表「這個小區是我的」這個言論十分的奇怪,你賣給人家房子就是人家的了啊……所以這就是為何直到初中、和我住同一個小區的物理老師問我們家是不是還在干房地產的時候,一臉茫然的我才從她口中得知原來從記事起住的小區是我爸年輕的時候作為合伙人開發的。


這個題目意思應該不是家裡是開發商,不然沒啥體驗,賣出去就完了……

那麼,應該是……壕無人性……買下了一個小區當家住……

……………………分割線……………………

知乎真是越來越離譜了……我佛了……

帕拉梅拉不是豪車

普通家庭60w學費讀書

有一個億算富二代嗎

家裡有一個億的現金是種什麼體驗

……

現在家裡有一個小區

我自閉了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0306417?from=searchseid=16089943185493943491?

www.bilibili.com

看完你就知道是什麼體驗了


皇帝都用金鋤頭,皇后娘娘柿餅吃都吃不完


強答一波,以小區為家,愛崗奉獻之類的,不說了我看大門去了。


強答一波,自家沒有,岳父家有,幾百套的中小型小區,位於四線城市(在我看來跟七八線沒啥區別的感覺,我也是百度才知道居然四線) 。

這個城市裡人均收入大概在3000以內?反正剛去事業單位或者體制內的話是3000左右,當然各單位不統一我也不太了解。

體驗的話,不愁吃喝不愁買房買車吧,看等級,畢竟家裡房子基本1萬封頂了,生活壓力基本沒有,我們兩個的工資自己支配,家裡完全不用負擔。

不過要是去了省會發展的話,要買房子一樣壓力很大。


這是李老鼠提問的嗎 @李老鼠 老鼠,是你嗎?


我有C盤、D盤分區等等,體驗就是,電腦硬碟還挺大的。


不知道,現在逼乎太過分了,我這窮比還給我推這種問題,伺服器都想看我出醜嗎


這話問的·····,體驗應該很多人都可以有,就是超一線城市的中產(3套房子及以上),賣了一線城市的所有房子,來我這真正的四、五線交界的小城市(偏一點的地段房價2500一平米,大批量的買的話我估計就2000一平米),就可以擁有一個小一點的小區了~,到時候你們記得來答這一題啊。


不要問我這個問題。

我家裡沒有小區。

我朋友有。

但是我不會透露我朋友的消息,你死心吧。


賣不掉怎麼辦

小區越多心越愁


答主在澳洲遇到的阿姨應該就算是最貼近題主要問的了。

交代下背景:在澳洲昆士蘭地產行業有一個分支:物業管理權。說白了就是小區租房經理+小區物業經理的混合,同時必須在小區里買一套房並住在小區里。收入是業委會支付每年固定增長的工資+租房傭金。目前這個行業因為收入穩定和某些同胞的大力宣傳已經成為了半個華人行業……

扯遠了,說回主題。阿姨入行很早,九十年代因為語言文化等問題,那時候幾乎都是澳洲人在做這行,她一華人又是一寡婦,還帶著一男一女倆孩子盤了一個小區的管理權,可想而知難度多大。

其中各種酸甜苦辣無需多言,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不斷買買買,目前已經手握四十多套小區聯排別墅+3個小區管理權+幾百畝的地+N多獨立別墅

她和我家裡走得比較近,因此也說說知心話。我和太太偶爾請教投資經驗,她說目前光是自己出租房租金收入每年就要交不少稅,所以她每年都在地產上買買買,用投資抵消稅收……用她的話說一開始買小區房子純粹就是生意考慮。一方面不想讓自住業主入住而丟了租房的傭金,另一方面不想讓業主找茬,後來沒想到雪球越滾越大就成這樣了……

她的生意從原來的一個盤,到現在三個盤。兩個容易管理的交給了子女,自己管理一個最麻煩的學生公寓小區。有的時候我和我太太看她忙得眉頭緊皺,又累又憔悴,真的挺疑惑的……不知道錢賺到她這個份上,為啥還要那麼拚命,可能真的是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吧。用我老婆的話說:她這一支到百年之後,兒孫們說起祖宗故事,翻看家譜講到她這一章時,都會翹起大拇指,當初祖奶奶可是了不得人物啊,單槍匹馬殺入澳洲地產行業,風風雨雨幾十載闖下了偌大基業,為子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話說回來,阿姨祖上家族傳承很好,新中國成立前就是大地主,後來嘛,腦補也就知道下場了。真沒想到,到了她這全靠自己打拚又拼回了大地主的位置。

真的除了我羨慕更多的是真心的佩服。


我爸是小地方的開發商,從九八年開始開發小區的,到去年還是前年弄完最後一個小區就沒再投資了,現在就弄了個廠,具體幹啥我也沒問過,反正還是跟建築建材相關的。

家裡住別墅,感覺周圍全是比我們家有錢的。我爸媽也很低調,我自己生活水平在周圍的人里算一般水平,在學校也很普通,沒富養沒窮養的,反正要啥都能滿足,不過我也是那種無欲無求的女生,也不買奢侈品,不買豪車。

最好的就是家裡不指望我掙錢,所以想幹啥就幹啥,父母很尊重我的選擇。


家裡在地市有幾塊地,有些蓋了住房

房價也不高,賣的也不好

就希望趕緊脫手吧

我爸天天打趣我要房子就去地市,任我挑

我:......

ove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