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今年25歲,上個月她的女兒誕生了,全家人趁機在喜悅當中,小周雖然也很高興,但是生產前發生的一件事,讓她心裏有點不痛快。

小周是家裏的獨子,但是她特別喜歡孩子,剛結婚的時候,就和老公商量一定要二胎,老公也是特別支持,所以小周從懷孕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爬樓鍛鍊身體,因爲她聽說爬樓有助於順產。

她心裏自己盤算,第一胎如果是順產,身體可以恢復的比較快,第2-3年就能要二胎,兩個孩子年齡不至於差距太大,而且第二胎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相對安全一些。

可是就在生產的前一刻,卻發生了一點小意外,小周到了預產期,正要準備順產的時候,婦產科醫生卻通知她,腹中胎兒的胎位不正,無法進行順產,只能進行剖腹產。

雖然小周和醫生不斷交流,想進行順產,醫生也嘗試調整胎兒位置,但是小寶寶特別不聽話,最後沒有辦法只能進行剖腹產。

那麼,什麼是胎位不正?

正常胎位應爲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平行,胎頭在胎位異常骨盆入口處,並俯屈,頦部貼近胸壁,脊柱略前彎,四肢屈曲交叉於胸腹前,整個胎體呈橢圓形,分娩時胎兒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爲頭先露,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除此外,其餘的胎位均爲異常胎位。常見的胎位不正有三種:臀位、橫位和斜位

胎位異常對產婦分娩時,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困難和危險,所以早期糾正胎位很重要,但是應該怎麼做呢?

懷孕28周以前,由於羊水較多,胎兒的體積較小,在子宮內活動範圍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但懷孕32周以後,胎兒生長迅速,胎兒的姿勢和位置就會固定下來,也就是說懷孕32周以後,如果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確定了,當然也不排除少數胎兒會臨產突變,因此胎位不正最佳的糾正時間是第30-32周。

如果出現了胎位不正,孕婦可以採用“胸膝臥位”的方式,孕媽媽採取跪伏姿勢,臉側貼在牀面,兩手貼住牀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胸與肩儘量貼近牀面,臀部要擡高,大腿與小腿成90度角,維持此姿勢約2-4分鐘,慢慢適應後可逐漸增加至5-10分鐘,每日做2-3次。

如果產婦臨產前一定堅持要順產,應與醫生仔細溝通,讓醫生評估骨盆與胎兒的大小以及胎位的狀況,在生產時須密切監控生產情況,一旦有產程延長或胎兒窘迫的情形,應該立刻進行剖腹產,從而確保胎兒與媽媽的平安,切不可意氣用事,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