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在潛意識中已經確定意識的誕生來自於大腦的神經元網絡。但是科學家對於意識的本質起源並未產生統一的高度。

人腦神經產生意識來自神經元放電,而石頭不存在這樣的結構,它主要是由硅元素構成的非生命體。

結構決定性質,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但是爲什麼卻呈現出千奇百怪的形態。因爲原子不同的組合數量和排列順序的差異會形成不同功能的分子。分子的不同組合又呈現出宏觀上的差異。

生命體和非生命體的分子差異還在於是否可以通過某種手段達到熵減。石頭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內部的分子只會越來越混亂,這是自然形式熵增。

而生命體可以通過DNA重新組織分子排列從而自發抑制熵增,達到熵減的效果。比如鹼基對可以被組合在一起排列。原本混亂的鹼基對就可以變得有序。而意識內容的千變萬化可能來自對微觀粒子可控的操作。這種可控的操作必然包含熵減過程。

從這點來看,意識來自可自發抑制熵增的生命體。而石頭只能遵守自然形式的熵增。

我並不認可石頭會產生思想。但是在哲學層面上,石頭有無思想是無法證僞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圖靈測試和缸中大腦。

圖靈測試的結果告訴我們,即便人工智能高度再怎麼發達,它的行爲即便與常人無異,可你依舊無法確定人工智能是否具備意識。

在主觀唯心論中,你甚至都可以懷疑你周圍的親朋好友是否是真正具有獨立意識的個體。因爲你可以認爲他們只是你意識中模擬出的假象,儘管他們的行爲看起來毋庸置疑,但依舊無法證僞他們是否具備獨立意識。

同樣在缸中大腦模型中。你無法得知自己的肉體是否是客觀存在,還是自己只具有一個大腦,其他的五感官感受只是來自模擬。

按照這種邏輯,你無法判斷石頭是否具有意識。

如果你是唯物主義者,那麼問題就簡單很多。意識肯定來自生命體,因爲石頭不是生命,也不具備神經元組織,所以不具備意識。

我們的意識起源的本質依舊是個謎

爲什麼神級元放電可以產生意識?微觀上的放電行爲,爲什麼會產生主體感受?

可是人們可以繼續追問:爲什麼傳遞信息會產生湧現?

目前對意識的研究學科冗雜繁多,各個學派都有自己的理解。

但大部分是認可意識來自於神經元的。所以在這一點上,石頭不具備意識是因爲它不是生命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