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美國人開朗直率,不拘禮節,但由於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一些不恰當的行為表達其實很可能引發誤解,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如果你是初來乍到,更要注意規避東西文化中,存在差異的敏感地帶,今日【精英說】就來一起聊聊,美國人心中那些不可觸碰的雷區

1. 忌諱數字「13」

和中國人有數字忌諱一樣,一些美國人會忌諱數字"13"、"3"、「週五」等符號,他們認為這些數字和日期是厄運和災難的象徵(多半和聖經中記載的傳說有關)。所以,在與人交往中,也要注意數字「13」的使用。

關於數字13的禁忌,《聖經》中耶穌和他12門徒逾越節聚會的故事就和它有關。當時在晚餐上,耶穌對他的門徒說:「在你們中有一個人將出賣我 」。果然,門徒中的猶大向統治者告發了耶穌,耶穌因此被釘死在十字架。

因為當時晚餐桌上正好是13個人,人們由此認為「13」會帶來不幸。因此,有些國外影院裏沒有編號「13」的座位。一些住宅區也沒有13號門牌,編號都是從12號直接跳到14號,或者用12號A、12號B來表示。

2. 話可以亂說,鞋不能亂脫

在美國,無論男女,在別人面前整理襪子,拉扯襪帶,都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你不熟悉的同學或朋友面前脫鞋或赤腳,否則會被視為不知禮節的野蠻人。當然,去他人家中做客,進門前有地毯脫鞋不能算在情況之內。

除此以外,只能在你自己的臥室,或是男女朋友間纔可以脫掉鞋子。因為如果女生在男生面前脫掉鞋子,那就表示:「你想怎樣就怎樣吧~」

3. 恭維不能提年齡

我們都知道「女人的年齡是祕密」,特別是30歲以上的女性,提年齡基本可以說再見了。但在美國,年齡這個話題的敏感度卻不僅僅侷限於女生。

在中國,年長者往往更受到尊敬,但美國人的態度則截然相反。美國文化崇尚競爭和強者,大多數人,如果有可能的話,一輩子都不想「年長」之類的辭彙沾邊兒。年紀越大,他們就越不願別人問及"你多大了?"

因此,恭維老年人,可以說專業知識豐富,處事幹練富有經驗等等,但切記絕對不要提年齡

據說,一位中國留學生在一次盛大的聚會上致歡迎辭,當地一位名牌大學的校長與其母親也光臨盛會。留學生為了表示歡迎,說:"××老夫人的光臨使我們全體同學感到榮幸。"不想卻踩中老夫人的雷區,當時她臉色驟變,尷尬不堪,從此再也沒在中國留學生的聚會上露面。

4. 體重是不能說的祕密

在中國,長時間沒見的好友總會說上兩句:「最近過的好呀,都長胖了!」或者「最近減肥有成效啊,瘦了不少。」

但在美國人面前,切忌提及體重問題。美國人十分關注他們的體重問題,也極少透露體重,因此千萬不要直接說「you are very fat!」,對他們而言,這簡直就是惡魔之語。

即使對方很瘦了,變得身材很好,也不要說」Wow, you』ve lost a ton of weight!」(哇塞,你減掉了N多斤啊!)因為對於一個剛恢復苗條的人來說,這句話給她的感覺是自己從前看上去很糟糕。

如果你不怕死,非要說,那麼小編建議你說「你現在的狀態看上去真棒。」或者「你看起來很健康」,然後就此打住。手機好玩,電影好看,就不要糾結體重問題啦~

5. 不要在書上做筆記

在國內時讀書,我們總喜歡在書上做筆記,特別是高三時期,書上沒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讀了書。但在美國卻不是這樣。美國課本的價格十分昂貴,一千多塊三本書的經歷給小編留下過深深的心理陰影。

所以,如果你想在課程結束之後把這些書籍當作二手書籍轉賣,或者回收繼續利用的話,最好不要在上面做額外的標記。

要知道,一本沒有明顯使用痕跡的書籍如果原價100美元,按照「like new」的新舊程度,運氣好可以賣到70美元的價格。但如果書上有筆記或者其他痕跡,可能新舊程度就會被定義為「accptable」,只能賣30塊錢都不到。所以,小夥伴們記筆記,還是乖乖地分門別類用筆記本吧。

6. 賣萌也不能伸舌頭

在中國,伸舌頭被認為是可愛的面部表情,通常用來表達尷尬或微囧的情緒,但美國人卻不能欣賞這份萌。如果是成人,沖人伸舌頭被認為是一件既不雅觀,又不禮貌的行為,甚至他們可能會把這個動作延伸為瞧不起人,因此,成年的學生們千萬不要這樣做啊。

7. 不要輕易和同性一起跳舞

美國社會對於同性戀比較寬容,明確表示出櫃的LGBT羣體也很多。因此,同性之間過於親密,比如牽手走路等,就容易被人誤解哦。

並且,從美國公認的社交禮儀來講,同性是不能雙雙跳舞的。譬如,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每年都會舉行專門的GayGamesVII同性戀舞蹈大賽。如果你不是同性戀,即使沒有舞伴,也不要選擇和同性朋友們一起跳雙舞。不然,你可能就要收穫一堆好奇問詢的目光了。

7. 不要使用威脅性語句

吵起架來,情緒失控,口無遮攔可能會闖下大禍。中國人有時在吵架時會放狠話,譬如:「回頭收拾你」,「弄死你」等等。

雖然美國主張言論自由,但是如果言語中出現了威脅他人安全的言論,那就屬於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了。2010年新澤西留學的翟同學因為一句「要燒教學樓」的威脅言論而被捕入獄。華聯留學曾經送出去美國念高中的一個學生,因為對老師的不滿,課堂上做了一比手槍的手勢,當天就被學校勒令遣返中國。

8. 擅自複製和下載

在國內,剛上映的電影,發布的單曲,只要你有心,總能在找到資源。但其實,這很大程度是由於國內的法規制度還不完善,版權意識不強而造成的文化侵權現象。

在美國,法律明確規定,不可下載或上傳無版權的遊戲、音樂、電影或軟體等多媒體產品。下載電影或美劇不僅會被學校警告,而且有可能被電影公司告上法庭。如果想看電影,可以使用瀏覽器觀看YOUTUBE。因為絕大多數視頻都有版權,且觀看時也沒有下載行為產生。

9. 順風車很危險

在一些美國電影、電視劇裏,我們總能看到一些旅行者在路邊伸手搭車的橋段,說起來這也算是美國的一種文化。但美國警方其實並不鼓勵人們隨便搭載陌生人,也不鼓勵人們隨便上陌生人的車。

在美國,因搭便車而被搶去錢財或遭到凌辱之類的案件並非少見。前段時間發生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被害的案件更是讓我們敲響警鐘。如果不是在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應該盡量婉拒他人看似「熱情」的幫助,因為你無法看清,微笑背後是否藏著陰謀。

10. 不要太客氣

在中國,好友之間彼此請喫飯,客套買單幾乎是一種習慣,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種交際文化。但美國人卻很少這麼做,如果你主動買單,不僅不會得到他們的感謝,反而會使美國人覺得欠了人情賬,得時刻想著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去還你。

因此,和你的美國朋友一起外出,最好各付各的費用,不用感到不好意思。

文化差異也是交往的魅力所在,當你切實接觸到一個全新的文化環境,也許會有短暫的迷茫和膽怯,但通過主動觀察和思考,收穫不同文化的思想觀點、行為邏輯,也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事情。當然,中美間更多的差異和奧妙,還要靠你自己去發現哦。

References:

1.baijiahao.baidu.com/s?

2.zhibs.net/english/gramm

3.sohu.com/a/11084904_108

4.360doc.com/content/14/0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