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這款介面測試工具是越來越流行。

但是通過和老大哥LR相比較,可能有部分同學覺得,LR的圖表功能,報告功能不要太強大。 但是小弟jmeter在這方面其實並不差…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一種報告功能:sample Result save configuration

對某個介面進行CSV Data Set Config參數化測試,那麼得到的介面返回數據肯定是多條。

但是要我一個一個的去點擊查看,很麻煩對吧? like is:

當然,有深入瞭解過Jmeter的就會說,那不能寫斷言嗎? ofcause!但是,萬一斷言寫錯了呢? 當然,有java大佬會說,寫代碼呀,直接把結果導出就好了呀。 ofcause!但是,萬一,假如,不會java語言呢?

廢話不多說,直接來,其實也很簡單。

在察看結果樹裏執行2步就可以了。

第一步:需要將結果保存到的地址 如果這個text.xml已經存在,哪怕是空文件,執行測試時也會提示這個文件已存在。

是否放棄執行或者覆蓋或者附加到現有文件,所以,最好這個text.xml是個不存在的。 第二步:配置你要保存結果的信息 先看我選擇的這兩項,Save as XML和Save Response Data。 結果如下:(當然,默認配置不是這樣的) 是不是感覺很厲害。

那麼接下來,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這個configuration裡面的參數: ◆ As XML:保存為xml格式 ◆ Elapsed Time: 請求的消耗時間,從請求發送到接收完畢全程耗時。(經常用)

◆ Response message:默認值:ok

◆ Success:成功標識,true/false ◆ Sent Byte Count:發送數據量的總和 ◆ Response Filename: responseFile class,響應數據文件的類。值是java lang string

◆ Encoding:編碼格式

◆ Idle Time:空閑時間,閑置時間。 ◆ Response Headers:響應頭 ◆ Assertion Result:斷言的結果 ◆ Field Names(CSV):欄位名,只在csv文件中有效

◆ Label:線程組名稱

◆ Thread Name:線程數名稱 ◆ Assertion Failure Message:斷言失敗的信息 ◆ Active Thread Counts:執行線程的總數 ◆ Latency:延遲時間,表示請求發送到剛開始接受響應時間

◆ Sample and Error Counts:請求成功和失敗的總數

◆ Request header:請求頭 ◆ Response Data:響應信息 ◆ Time Stamp:時間戳 ◆ Response Code:伺服器響應碼,200表示成功 ◆ Data Type:數據類型 ◆ Received Byte Count:接收數據量的總和 ◆ URL:鏈接信息 ◆ Connect Time:請求建立連接的時間 ◆ Hostname:保存主機名 ◆ Sampler Data:請求信息,會列印請求方法(get/post)和cookie ◆ Sub Results:子結果 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保存好我的這個配置信息參數文檔。絕對有用! 本文為檸檬班軟體測試亞萌老師原創文章,轉載須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