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肯定都有這樣的經歷,住院治療期間病情比較穩定,一離開醫院病情就開始反覆。

這是為什麼呢?小微告訴你!

冠心病好比「交通堵塞」

冠心病是給心臟供血的血管發生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出現了狹窄或者阻塞。形象一點理解,就好比是給心臟供血的血管發生了「交通堵塞」,心臟血液供應循環不暢。

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疾病,一旦出現可能累及全身多處血管,所以,一處血管「擁堵」問題被解決,不代表身體其他部位的血管不會出問題。

對症治療僅是「臨時通路」

目前,對冠心病的治療有很多方法,治療藥物很多,介入技術也非常成熟,但不管是哪種治療方法,對冠心病的作用都只是對症治療,只是讓血管「臨時暢通」,並沒有從根本上解除血管「交通擁堵」的問題。

病因控制是根本

冠心病的發生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肥胖、少動、壓力過大等幾個因素有關,把這些相關因素控制好,樹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按時按量服藥,可以避免冠心病反覆發作。

自我管理從現在開始

1、堅決戒煙

吸煙會影響血管的功能、促進血栓形成。有數據顯示,吸煙者冠心病的發病率比不吸煙的人要增加3-4倍,心肌梗死率增加20%。

2、合理膳食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這四大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其實都與飲食有關,因而,合理膳食是預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冠心病患者的飲食要遵守「四低二高」的基本原則,即低鹽、低糖、低脂、低熱量,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且每餐不要喫的太飽,以少食多餐為宜,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營養均衡。

建議大家三餐要定時有度——早餐以營養為主,午餐以飽腹為佳,晚餐以少食為優。講究食物的烹飪方式,不喫煎炸、燻醃、腐壞過期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保證每日飲水充足。

3、適度運動

與「管住嘴」相對應的,就是「邁開腿」了。那麼,冠心病患者應該如何運動呢?冠心病患者宜選擇散步、游泳、慢跑、太極拳等運動方式,每次運動時間可控制在30分鐘左右,每週可進行3-5次運動。

小微提醒您:在開始運動前要向自己的主治醫生諮詢,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且要循序漸進,以不感到疲勞為宜。

4、樂觀心態

除了健康生活方式之外,冠心病患者也要積極調整心態。「不良情緒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冠心病患者要重視心理健康,不要過度緊張、急躁,要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平時可多拓展一些興趣愛好,也要多與親友、病友、醫護人員等進行溝通。

5、長期服藥不能停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預防冠心病的發生,藥物有助延緩冠心病進展,因而,冠心病患者必須堅持規律服藥,長期的預防性治療尤為重要。

此外,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往往同時累及全身多處血管,除冠心病外,可能導致腦中風、腎功能不全等,這也需要長期服藥來加以預防。

6、用藥定時定量不亂停

冠心病患者長期服藥之外,還要規律服藥,養成定時、定量用藥的習慣。最重要的是,冠心病患者不能擅自停葯。

(1)定時:大多數藥物最好在每天早晨一醒或早餐後服用,這是因為上午6-12點,尤其是睡醒後的頭3個小時內,心臟最容易「鬧事」,因此該時段用藥最佳。

(2)定量:遵醫囑用藥,不擅自改變藥量,這是因為被應用於臨牀的藥物用法和用量經過了反覆的論證,醫生給予的藥量和用法既能保證藥效最大化,又能將副作用最小化。

(3)不停葯:盲目停葯不利於病情的穩定,會加速下一次意外的發生。大量研究發現,盲目停葯是導致冠心病複發、死亡的重要因素。

此外,疾病的定期複查也有助儘早發現和處理,避免延誤病情,導致不良後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