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措向西,過山南地區的浪卡子縣城,翻越海拔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後,就來到衛藏地區前藏和後藏的交界處——拉軌崗日山的主峯、海拔7191米的乃欽康桑峯腳下。它是藏區四大神山之一,著名的卡若拉冰川就靜靜地臥在它的懷中。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卡若拉冰川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觀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約有5400米,而它的冰舌已經延伸到5600米處,距公路僅僅300米左右,是整個西藏離公路最近的冰川。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卡若拉冰川上部爲一坡度較緩的冰帽,下爲兩個分叉的冰舌,整個冰川面積爲9.4平方公里。冰川前緣由於基岩山丘起伏,促使冰舌前緣緩慢移動的冰層頂部發生張裂,形成連綿起伏的冰塔林。由於長年受公路上車輛灰塵的影響,可以清晰地看到冰川整體的黃白分層紋理,而冰塔林上雪塵相間顯示出的各種奇異褶曲,則如輕盈飄逸的流雲狀花紋。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由於從上世紀末開始,先後有電影《紅河谷》、《江孜之戰》、《雲水謠》選擇此處作爲外景拍攝地,《紅河谷》中男女主角寧靜和邵兵的爆紅使得卡若拉冰川的名氣一夜之間傳遍海內外,因此,很多影迷和旅行者都會在這兒停駐欣賞冰川的壯麗景色。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片中寧靜飾演的藏族公主丹珠面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戰死、英軍的羞辱,含淚唱起了歌,隨後微笑着將一顆炮彈摔進成堆的彈藥中玉石俱焚。而邵兵飾演的藏族青年格桑則在古堡被英軍攻破之際,點燃火機拋向遍地的火油,與英軍同歸於盡。藏族人民抗擊英軍入侵的英勇悲壯霎時令人淚奔!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不可否認,《紅河谷》是一部當時可與好萊塢影片媲美的大片,儘管導演馮小寧用油畫般濃厚,雄壯的鏡頭,向世人展示了“謎"一樣的西藏史詩般的美麗壯觀,以及百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悲歌。但是由於《紅河谷》拍攝時爲了製造出真實的雪崩場景,竟然用炸藥在卡若拉冰川上炸出了一個三角形缺口,至今清晰可見,這種無知和傲慢帶給卡若拉冰川的傷害豈不令人汗顏?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翻過埡口就進入日喀則的江孜縣境內了,回望海撥7191米的乃欽康桑,它傲然屹立於S307省道旁,不愧是藏傳佛教四大山神——西方山神諾吉康娃桑布居住之地,山體雄偉,危巖嵯峨,頂部尖錐突兀,形如鷹嘴,周圍還聳立着10餘座6000米以上的山峯。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順着年楚河上行,路邊出現一泓碧水——位於日喀則江孜縣龍馬鄉境內的滿拉水庫有着“西藏第一壩”之稱,水庫周邊山勢崢嶸,峻峭挺拔,清澈碧綠的湖水蜿蜒在峽谷中,有如纖弱柔美的少女,婀娜多姿,溫情脈脈。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日喀則江孜縣屬於河谷盆地,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整個西藏農業非常發達,藏語稱“溪卡孜”,意爲“土地肥美的莊園”。千百年來,江孜便是後藏日喀則地區的重鎮,歷史上,前藏由以達賴爲首的前藏噶廈地方政府管理;後藏由以班禪爲首的後藏朗瑪崗地方政府管理。兩大地方政府組織機構,均由清朝中央政府領導,受駐藏辦事、幫辦大臣的監督指導,並與之共同遵奉諭旨,掌理全藏地方政教大權。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進入江孜縣城,在一片蓊鬱如油畫般的色彩當中,眼前突兀拔起一座赭黃色的石山,在石山上又赫然矗立着一座白牆紅頂的城堡,顯得特別的突出、搶眼。這便是鼎鼎大名的宗山抗英遺址——縣城中心的宗山。它既是江孜人民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歷史見證,又是現今唯一保存完整的舊西藏宗政府建築遺址。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和風麗日下,由江村羅布題寫的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高聳入雲。江孜全名爲“江卡爾孜”,藏語意爲“勝利堡壘之頂”。1904年英國遠征軍侵略此地時,該地軍民與之進行英勇抵抗和殊死搏鬥,故歷史上有英雄城的稱號。著名電影《紅河谷》的故事便是以此爲背景誕生並在此拍攝。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帕竹地方政權在宗山上建宮殿,宮殿建成後,有著名佛僧大加讚美,說這座宮殿是‘傑卡爾孜’。意爲雄偉壯觀的宮堡。簡稱‘傑滋’,演變爲‘江孜’。藏語意爲“勝利頂峯、法王府頂”。而用當地藏民的說法就是:江孜是西藏獨一無二的風水寶地!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江孜是古代蘇毗部落的都城,松贊干布的父親囊日鬆贊征服了蘇毗,江孜則成爲貴族的封地,併成爲溝通前後藏的重要通道。宗山建築約建於14世紀初,主要有宗本(縣長)辦公室、經堂、佛殿及各類倉庫等,全部依山勢由山腰一直建至山頂。建築高大宏偉,居高臨下,氣勢壯麗。後來但在持續的戰火中,幾乎被侵略者毀爲一片廢墟。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江孜後來迅速發展成西藏第三大城市,除了成爲南接亞東,西通日喀則、阿里等地的交通要衝和軍事重鎮,也是與不丹、錫金、印度等國通商的商貿集散地。而位於江孜縣城西端、年楚河畔的白居寺更是一處令人稱奇的寺廟——唯一的塔寺和一廟容三派。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始建於1418年的白居寺系明代建築,也是西藏唯一一座由藏傳佛教薩迦派、夏魯(布頓)派、格魯派三大教派共存的寺廟。白居寺是漢語名稱,藏語簡稱“班廓德慶”,意爲“吉祥輪大樂寺”,寺中的“十萬佛塔”在西藏獨樹一幟。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白居寺海拔3900米,由寺院、吉祥多門塔、扎倉和圍牆四大建築單元多門塔、扎倉和圍牆四大建築單元組成,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江孜法王繞丹貢桑帕請來一世班禪克珠傑共同主持興建,耗時10年竣工。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與宗山古堡一樣,白居寺同樣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動人愛國篇章:清光緒29年(1903年),由榮赫鵬率領近萬人的英軍從印度經錫金由亞東進入西藏,一路燒殺搶掠,於1904年4月11日到達江孜。十三世達賴下令西藏軍民抵抗,英軍攻佔江孜宗山後,又開始攻打白居寺。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爲了抵抗侵略者,守寺僧民在山坡用石塊砌築起一圈高5~8米、寬約4米的圍牆,並沿牆及前崖修築了許多炮臺,給英軍以沉重打擊。在江孜軍民和白居寺僧侶的拼死抵抗下,英軍在6月增派援兵,用大炮炸燬山上的火藥庫,江孜軍民在山上堅持了3天3夜,彈盡糧絕便用石頭浴血奮戰,最後所有的勇士都寧死不屈,跳崖殉國,寫下了光輝而壯烈的歷史,電影《紅河谷》之所以感人皆因這段歷史!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付出慘重代價的英軍,佔領白居寺後,瘋狂洗劫了該寺大量文物、藏經、唐卡等等,並且將佛堂改爲食堂,在轉經筒上釘釘子改爲食品輸送帶。英軍在佔領整個江孜後,出於泄憤屠殺了許多藏族民衆。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寺中巧遇曾在《紅河谷》中的羣衆扮演者央金和卓瑪前來寺廟轉經,兩位慈眉善目的藏族資深美女,聽見我們談論《紅河谷》,高興地和大家合影留念並迫不及待的觀看相機中的照片,雖然二十年後身材走樣,但聽到誇獎讚美,二位美女仍笑得合不攏嘴,連稱扎西德勒!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白居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有馳名中外的白居塔而得名。白居塔正名叫"菩提塔",亦稱"十萬見聞解脫大塔",簡稱"白塔",亦稱"白居塔",是迄今西藏境內保存完好,最爲雄偉華美的建築珍品。塔高9層,高42.4米,由塔基、塔腹、覆盆、塔幢等組成。塔座佔地2200平方米,爲四面八角形,有5層,線條明快,式樣別緻,莊嚴穩重。因其內藏各類佛像,總計十萬餘尊佛像和近千幅壁畫,故又稱"十萬佛塔"。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白居塔又稱吉祥多門塔,它建築雄偉壯麗,與白居寺遙相呼應,渾然一體,由於它是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共有77間佛殿、108個門、神龕和經堂等,寺中有塔,塔中有寺,相得益彰,爲13至15世紀後藏地區寺塔相互輝映的典範,是中國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珍品,也是中國惟一集建築、繪畫和雕塑藝術於一身的宗教藝術博物館。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行走在廟宇塔林中,《紅河谷》中一幀幀畫面是那樣的血肉豐滿、豪氣雲天:英雄們歷經生命、信仰、自由、禁錮、文明、野蠻、戰爭、死亡,依然那樣地從容不迫、寂靜安祥、不動聲色地面對死亡,他們對生命對愛情又是那樣地充滿生氣、飽含渴望、讓人不捨……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白居寺外石徑上一對轉經拜佛離去母女的背影。虔誠深深鐫刻在腳下古老的石板上,信仰則牢牢映投在我們腦海,令人肅然起敬!在這片灑滿英雄熱血的土地上,我們除了世俗的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缺乏的何止是信仰?

百年前高原抗英悲歌,拍成電影一舉捧紅男女主角

入夜漫步在江孜街頭,這座古老的英雄之城再度被燈紅酒綠侵入,塵土飛揚,破壁斷牆,滿城都在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中,欣喜中又帶着幾分嗟嘆,現代文明對古老文化習俗的衝擊在所難免,信仰的城池能否如同這雄偉的宗山古堡一樣堅不可摧?新月如鉤,金樽難醉!刀光雁影相交映,撫劍思茫茫。今宵荒城明月光,照我獨彷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