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年輕時拼命的工作、賺錢,然後存起來不捨得花,就是爲了有一天自己老了,可以有一個生活保障?

  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自己特別想要兩個孩子,就是擔心有一天自己老了,能有兩個孩子一起來照顧自己,老年生活不至於太空虛?

  你可以不承認,但一定有很多人,就是這樣想的。或者說,年輕的時候並沒有那樣想,只是隨着自己年齡一天天增長,突然發現自己的確有了這種想法。

  先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故事一:老李是一個愛財如命的人,年輕的時候自己也有一股子幹勁,做過十幾年的農民工,承包過幾十畝的地,辛辛苦苦攢下了不少的錢。兒子結婚的時候,因爲對方彩禮要的多,老李就把婚事給推掉了。爲此,兒子跟老李之間就有了隔閡,兒子覺得父親太看重金錢,沒有看重自己的婚事。

  女兒結婚後,單位有福利房可以買,正好自己有一個名額,但是苦於自己積蓄太少,所以想跟父親借點錢。而老李覺得,女兒既然嫁出去了,這些事情就應該婆家去想辦法,自己的錢還得留着養老用,所以就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爲此,女兒和老李之間,也有了隔閡,覺得父親不在乎自己。

  故事二:王大娘有一個兒子,丈夫常年在工廠上班,也就領着一份穩定的工資,這些錢實際上只夠日常生活所用,剩不下多少錢。但是王大娘特別寵愛自己的兒子,可以說是傾其所有,把最好的都給了兒子。兒子好吃懶做,畢業後找了好幾份工作,都覺得不如意,幹上幾天就不幹了,在家裏就是啃老。而王大娘心疼兒子,每個月都會給兒子生活費,供兒子吃喝玩樂。

  王大娘覺得,自己就這麼一個兒子,以後等自己老了,還不得靠兒子來養活自己。現在對兒子好一點,以後兒子肯定也會對自己好一點。可是,兒子卻不這麼認爲,兒子覺得父母給自己這些,都是應該的,誰家的兒子不花老人的錢?

  上面這兩個故事,可能會給人一種“一刀切”的感覺。確實,這是兩個比較極端的案例,但生活中確實是存在的。不管是老李,還是王大娘,他們的做法其實都不對。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幫助的時候,父母選擇了拒絕,當父母需要幫助的時候,子女可能也會選擇拒絕。而對孩子的寵溺,傾其所有都給了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這些東西得來的太容易了,認爲這一切都是應該的,內心沒有了感恩。

  “金錢”和“子女”哪個纔是養老的保障?

  在養老保障方面,金錢和子女同樣重要,缺一不可。自己看病、生活,需要足夠的金錢支撐,自己內心的空虛,貼身的照顧,需要子女的參與。如果僅僅有錢,那買不來親情,如果僅僅有子女,生活又很難繼續。所以說,做父母的,應該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

  1、讓子女明白你對他們的愛

  其實對做父母的來說,賺多少錢纔夠花,真的沒有一個標準。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確實應該把自己有的,給到孩子身邊。但是,你要讓孩子知道,並不是因爲我是你的父母,纔會幫助你,而是因爲我們愛你,纔會幫助你。讓孩子內心明白這份愛的存在,有一份感恩的心,這樣不至於接受的理所應當。

  2、儘量要兩個孩子

  如果有錢,確實不需要孩子每天陪伴在自己身邊,我們可以請護工。但是,人老了內心會空虛,會想孩子,會念舊,這時候就需要孩子的陪伴。可是,年輕人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事業,有時候真的是有心無力。如果你有兩個孩子,確實可以減輕孩子內心的負擔,不至於讓一個孩子承受這份壓力。

  寫在最後:晚年最慘的生活,其實就是自己一分錢都沒有,而孩子又在遠方。哪怕自己能佔其中的一樣,也不至於過的太悽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