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浙江紹興府杜家莊人氏,姓杜名薇。幼年家遭禍事,父母無奈將其賣入青樓。杜十娘是個好女人,她不願為娼,盼望從良。可惜她錯選郎君,遺恨終身。這個悽美的故事再次驗證了一條古訓: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杜十娘,小說人物,出自明代馮夢龍所著《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中文名: 杜十娘

職業: 曾為娼妓

主要成就: 怒沉百寶箱

出處: 馮夢龍的《警世通言》

百寶箱可以理解為大號的首飾箱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情節名妓杜十娘久有從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煙花公子哥們,由於傾家蕩產,很難歸見父母,便處心積慮地積攢一個百寶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裡,希望將來潤色的郎裝,翁姑能夠體諒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嫁。經過長期考驗和尋覓,她選擇了李甲,並且慾望終身託付於他,因而讓李甲四處借高利貸,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銀兩,投奔他人從良」則是杜十娘重新做人的必由之路,終於完成自己從良」的心願。同時姐妹們聽說她顧從李甲離開妓院,大家都是紛紛相送,並以資相助為盤纏將百寶箱還給於杜十娘。其實,前部分的經歷是與李甲素不相識,李甲擔心歸家不為嚴文所容,杜十娘便與李甲泛舟吳越,徐徐圖之。在途中,一富家公子偶然相遇,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貪慕,就乘與李甲飲酒之機,巧言離開,誘惑並使李甲以千金銀兩之價把杜十娘賣給了他,杜十娘明知自己被賣弄,萬念俱灰。她假裝同意他們的交易,卻在正式交易之際當眾打開百寶箱,怒斥奸人和負心漢,抱箱投江而死。

作品主人公杜十娘,是一個聰明、美麗而熱情的女子,但不幸處於被侮辱被損害的地位,過著人間地獄的生活。她希望擺脫這種生活,要求過一種「人」的生活。在舊社會裡,處於杜十娘這樣地位的女子,僅僅為了要過一種「人」的生活,就得費盡心機,長年累月地策劃,有時是費盡了心機,做了各種努力,仍舊達不到目的。杜十孃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子。這篇小說裏寫杜十娘一遇到「忠厚志誠」的李甲,便「情投意合」而「有心向他」,就是這個道理。

十娘是一個熱情的人,當李甲「囊篋空虛」時,她不但不聽從鴇母「打發李甲出院」的話,而且「見他手頭愈短,心頭愈熱」。為了李甲,她受鴇母的叱罵,甚至直接跟鴇母衝突起來。

十娘愛李甲,希望他給她贖身。她清楚地知道鴇母的用心,就利用機會,賺得了鴇母只要三百兩銀子身價的諾言。又怕鴇母失信,用言語激怒她,使她發下「若翻悔時,做豬做狗」的咒願。這就為她掙脫妓院生活準備了條件。

十娘是「久有從良之志」的。她好不容易攢聚了價值萬金的珠寶,準備跳出火坑以後好好生活。她把期待已久的希望完全寄託在李甲身上。一方面,她不能在未離開妓院前吐露祕密,一方面,她也想試探李甲的誠意,因此,她要李甲到外面去想辦法湊足三百兩身價。當她「連日不見公子進院」時,就十分著急派人到街上去尋找。她始終用純真的愛情鼓舞李甲。最後,十娘終於掙脫了妓院的繩索。十娘老早把財寶寄存到知己的姐妹家,她們在十娘離去前把珠寶裝在箱匣裏送來。當她剛一「離了虔婆大門」,便考慮到此後的生活問題。在李甲「輾轉尋思,尚未有萬全之策」的情況下,她打算衝破重重困難,深謀遠慮地設計「於蘇、杭勝地,權作浮居」,計劃叫李甲回去求親友向父親勸說,爭取得到父親的諒解。總之,她用盡心機,要實現過「人」的生活的理想。但是在美好理想即將實現的時候,李甲聽信了商人孫富的話,卑鄙地把她賣了。當十娘像晴天霹靂一樣聽到這意外消息的時候,便猛然省悟到自己選錯了人。她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愛情。自己仍然是個商品,可以被人賣來賣去。她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不能擺脫被侮辱的地位。她這時痛苦失望,但剛強而又冷靜地對待自己即將到來的命運。她故意裝扮得那樣整齊,催促公子快去兌過銀子。然後當著孫富、李甲及兩船之人打開描金文具,先後將其中的各種珍寶珠玉投入江中,痛罵孫富「破人姻緣,斷人恩愛」,指斥李甲「相信不深,惑於浮議」;憤慨自己「中道見棄」,更痛心她過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幻滅,於是「抱持寶匣,向江心一跳」,不惜以一死來表示對壓迫她的惡勢力的反抗。十娘這種寧死不屈的行為,使我們進一步看出她的性格的剛強和堅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