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潛艇遇剋星?這款國產反潛機渾身插滿天線,航程接近8千公里

日前,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最新發布的消息稱,日本航空自衛隊探測到兩架中方軍機,而後進行了抵近監視。從其拍攝的現場照片可以看到,這兩架軍機均爲服役不久的、渾身插滿天線和探測器的運-9反潛巡邏機,這也是2019年3月份以來,中日軍機首次近距離接觸。

反潛巡邏機是一款專門進行海上巡邏,反潛作戰的中大型軍用飛機。因其巡航距離遠,探測設備先進,反潛手段多樣,是當前各國海軍航空兵隨行反潛作戰的主力機型。而運-9反潛巡邏機,無疑是中國當前執行空中反潛任務的最佳選擇。

日本潛艇遇剋星?這款國產反潛機渾身插滿天線,航程接近8千公里

衆所周知,進入21世紀初期,我們分別在運-8和運-9運輸機的基礎上開發了各種衍生機型,被稱爲“高新系列”。高新系列主要種類有電子情報偵察機、電子戰機、預警機和反潛巡邏機等。經過使用和對比,最終,軍方還是更爲親睞運-9飛行平臺。空警-200和已經出口到巴鐵的ZDK-3預警機均是運-9基礎上的傑出產品,當然,現在最爲矚目的莫過於曾被稱爲“高新6號”的運9反潛巡邏機。

日本潛艇遇剋星?這款國產反潛機渾身插滿天線,航程接近8千公里

日本海上自衛隊作爲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作戰的重要一環,十分重視潛艇的建設和使用,具備強大的水下作戰實力。因此,反潛作戰便成爲我們必須要重視的一個領域。但由於技術和實力的欠缺,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期,我們的空中反潛能力一直比較弱,而運-9反潛巡邏機的出現,無疑會徹底改變這種不利態勢。

日本潛艇遇剋星?這款國產反潛機渾身插滿天線,航程接近8千公里

運-9的氣動方案於2005年公開,2006年正式立項,隨之很快在2010年拿出實機並進行了試飛,到2014年就作爲空軍制式裝備在珠海航展上公開亮相。按照常理,運-9作爲“準大飛機”,研製週期應該更長,但我們卻在短期內完成從方案到實機的過程,不得不說是一次奇蹟。不過很快就有西方媒體披露,其實早在2005年,負責運-9研製生產的西飛公司就從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聘請了外國專家顧問,參與了運-9氣動方案、複合材料和機身製造的過程。

日本潛艇遇剋星?這款國產反潛機渾身插滿天線,航程接近8千公里

據悉,運9反潛巡邏機頭部安裝一部360°環視搜索雷達,尾部安裝國產磁異探測裝置,可發現敵方潛艇露出水面的通氣管、潛望鏡,或水下數十米深度潛航的目標。

該機機身後部的蜂巢狀投射口可發射聲吶浮標,浮標攜帶量達到100枚之多,此外還有8枚小型反潛魚雷。運-9反潛機載員10人,安裝四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臺功率達到5200馬力,可連續飛行約7800千米,是名符其實的大洋反潛獵手,外界普遍認爲該機綜合性能超越美軍現役P3C反潛巡邏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