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潘維庭╱臺北報導】

金門八二三炮戰雖已過去一甲子,但對大陸領導人毛澤東發動炮戰動機為何,學界仍莫衷一是,但大致可分三類,分別是大陸針對國民黨政府和美國戰略、或與美對中東威脅有關,另一類則認為是內政因素,想激勵大陸民眾投入「大躍進」,才創造對外緊張與威脅。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出版專著《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他彙整出學界觀點,有的認為毛澤東想除去臺灣「真實威脅」,或透過炮戰進行「戰略試探」,也希望能動搖美國支持臺灣決心;或因不滿美國對國民黨政府加強軍事合作,在臺灣部署可使用核子彈頭的鬥牛士飛彈等動作。另外,美軍當年稍早出兵幹預伊拉克與黎巴嫩,毛澤東認為此時炮擊金門「對美帝國有牽製作用」,也能彰顯毛澤東的「國際主義路線」與促進「第三世界」團結立場。

但曾任美國副助理國務卿的政治學者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則認為,炮戰時間若再早一個月,這種推論才合理,畢竟當年8月下旬啟動炮戰之時,中東局勢已經緩和許多。

炮戰對金門造成什麼影響?宋怡明指出,炮戰進一步強化中華民國政府對金門的軍事化,擴大民力協助軍方,擴展到社會生活諸多領域。對照兩岸,毛澤東動員民眾進行大躍進,促使對岸也做出類似動員動作,兩者內政竟相互影響;而在中華民國與美國結盟下,金門成雙方鬥爭前線,也因緣際會成為全球冷戰一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