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有人問我有沒有拍過拖,我總是會問︰小學的算不算?網戀算不算?

因為,如果單戀不計算在內,我就只有小六一次和中一暑假的一次網戀了。

雖然兩次都很短,回想起來可能也的確完結得頗為兒嬉;但我自己知道那兩次我都是付出真心的。所以對我來說我還是會把它們定義為戀愛。

 

自從中學的一次長久的單戀後,我曾經多次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喪失了愛上一個人的能力

即使遇到有好感的女生,也總是覺得「感情的瓶子被一個蓋蓋著」,溢不出來。(我懷疑,那個蓋子的名字叫「理性」)

甚至到最近開始覺得有點「生無可戀」,是一種雖然日子過得挺舒暢,但卻又什麼都不留戀的狀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抱住「死馬當活醫」的心態,我向交友App伸出了手。

然後我就在Coffee Meets Bagel這隻App上面,認識了她。

(事先聲明,這絕對不是Coffee Meets Bagel (以下簡稱CMB)的業配文XDDD)


其實,一開始我是對交友App不抱什麼期望的

因為更早的時候我其實有試過一個香港本地的的交友網站,

但那時的體驗實在非常挫敗 -

由於參加者男多少女,而且網站有限男女比例,所以每輪都要辛苦地和其他男用戶搶名額;

就算搶到了,我每次都花數小時看遍幾百份自我介紹,挑選4份出來。

但每一輪都是空手而回。

不只花很多時間,精神上也很吃力。

所以放棄了之後,也對這種方法不抱期望。

 

事隔兩三年,各大交友App都愈來愈受歡迎,

身邊也有朋友叫我試試。

於是我也就開始試一下,試了著名的幾款之後覺得CMB是最好的 (因為它能看到最多自己寫的簡介)

而也有不止一個朋友也跟我說認識人在CMB上面認識到現任伴侶甚至已經是夫妻。

不過,我總覺得自己並非大部份女性喜歡的類型,至少沒有什麼顯眼的亮點,顯眼的缺點倒是不少 - 

不夠高、不夠幽默、不喜歡做運動。

就算我也有不少其他優點,這三個無論哪個看起來都是致命傷,對吧?(其實不夠幽默是最傷的)

而我並不打算在交友App掩飾這些東西。畢竟,「醜婦終須見家翁」嘛。

 

【先說一下CMB的「遊戲規則」】

CMB有趣的地方是,男性用家和女性用家,玩法是完全不同的。它的賣點是「為女性而設的交友App」,

意即讓女性可以被動地篩選對自己有好感的男性;而挑選的動作需要由男性進行。

先不論這當中可能有點「性別定型」的意味,而且我也有位朋友指出,這樣女性就沒有「主動出擊」的權利了;

嘛但它就是這樣一個玩法...

在沒有課金的情況下,男性用戶每日中午12:00會看到21個女性的Profile (有機會是曾經看過的)

Profile 有相片、年齡、學歷、身高、自介、興趣、喜歡的對象等等。但,是沒有名字的。這是為了防止一看到Profile就被起底吧。

你只能一個一個看,不能看完21個再決定喜歡哪個。每一個都要選擇「跳過」或「喜歡」。

21個都看完後就要等下一天了,除非課金。

你可以1個都不喜歡,也可以漁翁撒網式全部都喜歡。

而女性用戶每日會收到最多6個按過喜歡自己的男性Profile。當然,也有可能悲慘地一個都沒有...

而當女性用戶也按了喜歡的時候,對話就會開通。這時你才會看到雙方的名字。

開通了對話,App的使用也就完結了。對話只會保持7日,如果7日之內要不到對方的其他聯絡方式,那就再見囉XD

 

你可能已經想到 - 如果一個女性用戶被很多男性用戶喜歡的話,怎麼辦?

答案就是︰課金吧 $v$

如果男性用戶在按喜歡的時候,系統知道這個女性的「隊伍」長過一定長度 (我不知道多長),

App就會提示你要不要「送花插隊」。如果你送了花,你在隊伍裡的位置就會根據你送花的數量插隊。

.......奸商奸商!!

 

【其實她是第一個認真跟我聊天的女孩】

認識我的人大概會猜得到,我是不會採用漁翁撒網式的方法的。

而且我自認要求頗高 - 自介太簡短,沒有特色(很多興趣都只是美食、電影、旅行)的,我很快就跳過。

所以一個星期下來我大概也只喜歡過5~10個Profile。

再加上這當中不知道有多少是曾經玩過,而且Uninstall了的,自然不會理你。

所以我玩了約三個月,總共只開通了6個對話;

而有趣的是,這6個人,其實都沒有想要聊下去的動力。(也有一兩個完全沒反應的)

你可能會問,是不是我問了奇怪的問題?或者是一直問問題嚇走人了?

我自己覺得是不會啦... 這個交給大家來判斷,我自問對剛剛認識的人還是聊得OK的,尤其是文字聊天...

而且一個人想不想聊下去,其實很快就知道。

不過,這也很正常。說到底,其實男人們,尤其是到20多歲還單身的毒男們,其實口味都差不多。

所以我按喜歡的,應該大部份也不少人喜歡。開通的對話數量自然不在話下。

切身處地想想,哪有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應付一個又一個的陌生人呢?就算初初很有熱情,大概在聊個幾十次發現全部都不對時,自然就累了。

而我開通的第7個對話,也是唯一一個我覺得肯跟我聊下去的,就是她。

 

【以機率來說,這其實真的是個奇蹟】

要知道,當時三個月都沒有任何收穫的我,也開始懶得玩了。

也許其實我應該降低按喜歡的門檻。但相反,我變得只會在無聊的時候打開來看看,而且門檻反而更高了。

大概是因為覺得,之前的門檻開通的都已經不對了,降低門檻應該會開通更多不對的人吧?

這時,某一天夜晚在吃飯的時候,當滿不在乎地按著跳過、跳過、跳過 - 手指突然因為一張甜美的笑容停了下來。

看看自介,覺得是個正面、樂天的小女孩;

看看興趣,覺得也頗合得來;

雖然期望對象上面只寫著「沒有鬍鬚」,

但其實坦白講,這種契合度已經頗難得了。我心想,按下「喜歡」的話,大概需要課金送花吧。

反正也可以不送,我就按了。

......嗯?居然不用送欸。

 

隔天是星期六。我還記得當時在玩PS4的 Horizon: Zero Dawn。

手機一向往常地響起通知。正在專注打機的我,並沒有立刻查看通知的內容。

一段時間之後打開來看....

!!

她竟然也按了喜歡?!

而且,這是第一個會先主動向我打招呼的女孩

然後我們就開始聊起來了~

不久,她形容自己是「佐佐型毒L」,會看漫畫、玩手遊,甚至有玩PAD!!

而且,聊到音樂的時候.... 我問她認不認識澤野弘之和梶浦由記,她居然都認識!!

我從不奢求可以找到同是宅宅的女朋友...... 能接受我的興趣已經很好了。

後來,我問她有沒有每天都收到六個男用戶的Like?她說有。不過,她說那時她才剛開始玩兩三天CMB。所以大概是我運氣好,才在她剛開始玩的時候抽到她。

不然,再過個十幾天,我大概就不知道要送多少花才能讓她看見我了。而我在CMB上是無課金主義 lol

所以我說這是個奇蹟。

 

【其實是段網戀】

因為也有不少共同興趣,我們每天都聊得很高興。

她是個教師,而當時也正值暑假,所以也有很多時間可以跟我聊。

我們聊了很多往事、分享了很多東西,開始互相了解對方的價值觀。

就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

不少朋友問︰「你們見面了嗎?」

神奇地,我們就這樣一直在Whatsapp聊了一個多月,雖然互相都有見面的打算,但可能雙方都害羞吧,都要長一些時間的心理準備。

然而,在這一個多月裡,儘管還沒有見過面,漸漸地,不知何時開始,我已經無時無刻都想著她了。

有一次因為在討論某些議題時產生誤會,差點要「斷絕關係」的時候,我也是心痛得不要不要的 - 

覺得很難再喜歡上一個人的我 - 竟然這麼快會對自己提出這樣的疑問 - 我是不是已經喜歡上她了呢?

就這樣,在一個聊得頗高興的晚上,我忍不住在Whatsapp跟她說,其實我已經喜歡上你了。

然後 - 

上一次有人說喜歡我,大概是超過10年前的事了。

 

【互相說喜歡,算是拍拖了嗎?】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既然互相都說了喜歡,應該就算是戀人了吧。

可是,我們兩個都覺得,即使互相說喜歡,也不能說已經成為情侶。

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大概是還未見面吧。

而對我來說,我考慮的應該多很多...

當時的我是一個愛情觀有點奇怪的人

那時我認為,結婚其實只是一個契約和儀式,情感上不應該是有分別的。如果願意承諾結婚後不離婚的話,也應該承諾一起後不分手。

所以,即使我喜歡一個人,我也不輕易認為雙方是「情侶關係」。

曾經,我頗喜歡自己重視承諾和真誠這兩個特質

但我沒想到,太過真誠會傷害到人;不敢許下承諾也會傷害到人。

這導致我們倆在還未真正一起之前,差點就因此而「散」了。

她讓我明白到,世人其實都抱持住一個合理的認知︰拍拖是一種「嘗試」,結婚才是一種「承諾」。

 

【我的第一次告白】

宅宅的約會,自有宅宅的方式。

我們第一次的約會地點 - 是在柴灣的青年廣場找地方坐下來玩兩個人可以玩的Board Game哈哈哈哈哈

我想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很奇怪吧。

但我們兩個都很享受。

(嘛,當然了,之後也有一起看看電影、逛逛街)

我們每個星期六都會約出來,由午飯到晚飯,再送她回家。

跟她一起的每個星期六,都很開心。

自從轉職做Programmer後,就從來沒有試過會在星期一就那麼期待星期六的到來。

漸漸地,雖然還未正式承認互相是情侶關係,但我們卻開始牽手、偶爾會擁抱。

「咦?手都牽了,還不是情侶」?

這位客倌您說得很對。

我也覺得我這樣不對。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如果不成為情侶,是想做但不能做的;例如接吻、例如一起去旅行,甚至只是想簡簡單單哪都不去就待在家裡。

所以,儘管我對雙方的未來還未有足夠的信心,但我想正正就是希望可以藉著拍拖建立更深厚的感情,來加強這個信心。

我還是決定寫封情信,向她告白。當時我幾乎把信的內容都背了下來,因為我覺得,告白要親口說出來才有誠意,即使我真的很緊張很害羞.... 。

(說「告白」也有點奇怪,因為一般來說「告白」是指告訴對方「我喜歡你」吧。然而這又老早就說了。奇怪吧?其實回想起來,真的不應該那麼早說喜歡。)

但是,真誠這個特質伴隨我太久,種得很深 - 「對雙方的未來還未有足夠的信心」這件事,我是在告白時一併說出來的。

結果自然是,失敗了。

而我真的沒有想過會失敗;因為我以為只是我自己在鑽牛角尖而已,她一直都在等我告白。

於是那晚就在尷尬的氣氛下說再見了。

 

【我的第二次告白】

翌日,其實還發生了一段不太方便公諸於世的插曲 - 我們的關係再一次處於瀕死狀態,但所幸的,還是成功救回來了。

(嘛,我相信,其實如果兩個人有感情,是不那麼容易散的)

而正正是因為瀕臨死亡,我才更加意識到她在我心中的重要性。

接下來的星期六,我們如常再約出來。不知道為什麼,那個星期六晚,我特別心動。

於是,再過兩天(其實只是失敗之後隔了一個星期多一些), 我又忍不住毅然決定再告白一次。

這次沒那麼多準備了。也沒有背什麼長篇大論。

我只是跟她耍無賴︰「如果今次不行,我下次再試,試到你答應為止。」

然後她就笑著點頭了。

我也獻上了我的初吻。

那晚是2018年的中秋節。

 

【因為她,我成長了很多。因為她,世界染上了色彩。】

但,真正的難關,其實是在開始拍拖之後。

還記得我說「對雙方的未來沒有足夠的信心」吧?雖然已經一起了,但這一點於我而言,事實上的確仍然是存在的。

雖然我們的興趣題材很相近,但著眼點和笑點都頗不一樣。有時候跟她聊天,不及合得來的好朋友之間那麼暢快。

另一方面 - 喜歡一個人,我想真的是沒有原因的。但當問自己「這個人是結婚對象嗎?」的時候,理性考慮的部份就多了很多。

而我和她都不是可以揮霍青春的年齡了(尤其是女性的青春比男性短) - 這段關係,我們都知道,是以結婚為目標的。

於是我一直想令自己對雙方的未來有足夠的信心,結果太過急進想「解決問題」。

我是那種在戀愛一開始就已經會很熱情的人(也可能是一開始最熱情),所以同時也期望對方也會很熱情。

而我又以為大家都是這樣的 - 由一開始的熱戀期,到磨合期,再到穩定期。

偏偏,她是那種慢熱型的。用她的話來說,她一開始是在試探,這個人究竟值不值得信任。試探愈深,信任愈多,才會愈來愈熱情。

而就是這種落差 - 令我們的第一個月波波折折,甚至面臨第三次,而且是最嚴重的瀕死。

其實,想起來,也許她的模式才是合理的。憑什麼只是承認了情侶關係,就一下子變得非常熱情呢?

我自己說結婚是一種儀式,情感上沒有分別;但「拍拖」這個儀式卻令我產生那麼大的情感變化,說起來我還真是矛盾。

 

於是,為了「解決問題」,我對她的生活、飲食習慣提出意見,希望她可以改;

我又很容易因為她在文字訊息上的冷漠而不開心;

再加上我自問是個很細心的人 - 所以注意到很多會令我「看到期望落差」的小細節。

最糟糕的是 - 那時的我是會把這些心情都說出來的。

第一個月,我差不多每個星期都傷她一次。而第四次就是瀕死的那一次。

 

以前的我覺得,跟自己走完下半生的人,是我願意為對方付出一切的人,對方就是我生命的原動力,是我活著的意義。

所以,我把我的全副身心都放在對方身上,希望雙方之間可以毫無保留,可以坦誠相待,可以同時是靈魂伴侶。

但那時我沒有意識到,這件事並不是單向的。

我把全副身心都放在對方身上,同時代表著我也在心裡期望對方將全副身心放在我身上。

而從一開始就這樣期望,是不合理、不切實際的;除非對方跟我一樣是個奇葩。

而這種「愛的方式」會為對方帶來很大壓力,事實上差點就逼走了對方。

 

拍拖之後的每一次傷害她,我都有認真反省 - 奈何總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而第三次瀕死事件之後,我決定把自己「Uninstall」掉。

 

這個「Uninstall」,我改變了幾個根植的想法 / 概念︰

第一

現在不應該考慮對方能不能跟自己結婚。愛一個人,不是期望對方能成為自己理想的樣子,而是要接納對方跟自己期望的落差。

現在就時時在想能不能結婚的話,只會時時注意到對方「未達標」的地方,自然時時不安。

相反,放下這個包伏,珍惜兩個人在一起愉快的時光,就可以建立感情。

當感情深厚了,自然就能接納對方跟自己期望的落差。

而至今踏入第四個月,事實證明這個想法才是對的。

以前我會考慮很多因素 - 她脾氣好嗎?足夠堅強嗎?足夠優秀嗎?會對未來的生活產生各種想像。

現在,這些基本上都放下了。(雖然還是很擔心她的健康)

當初的期望落差,隨著我冷靜一點,她也愈來愈熱情,已經收窄到幾乎不存在了。我們的過程反而像是先開始磨合期,才到熱戀期。

而且,真正撇開一切,冷靜地思考的話,這些因素在我的人生觀裡,其實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羈絆」。我想這裡也可以說是「愛」。

而有多愛一個人,視乎願意為對方付出和犧牲多少。這是我現在對愛的定義。

兩個人因為可以同甘而在一起,這很容易;但可以共苦才是一生的承諾,這需要時間來考驗

但反過來說,如果能夠共苦的話,自然就有跨越任何難關的信心

慢慢地,我開始變得只在乎她有多愛我了。最近,我們的感情愈來愈好,就是因為都看到對方願意為自己付出。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這些都是說出來侮辱智商的簡單道理;

但像我這樣的毒男,是她令我有第一次切身的體會。是她在經歷三次瀕死級的傷害之後,還願意對我不離不棄,才有這一篇文章。

也是她讓我領悟到,光是一昧陶醉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真誠」裡,並不是我所期望自己能成為的那種人格。

一位好朋友說,經過這次事件(第三次瀕死),我的人生軌跡應該會有很大的轉變 - 往好的方向。

他說得沒錯。

都說戀愛令人成長,我還嫌我成長得太遲呢 :P

 

第二

我不應期望愛情能佔據我人生的全部。這個在上幾段已經有解釋過 - 會給對方造成很大壓力。

其實有這種想法應該是因為我已經進入一種「生無可戀」的空虛狀態,

所以才期望愛情能填滿這種空虛。

但我沒有發現,當愛情進入我的生命時,

它同時也為世界染上了色彩。

其實身邊真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不過當只有自己一個人欣賞時,很多時候都變得「無所謂」 - 失去色彩。

但現在,

吃到好吃的東西,會想跟她一起來吃;

看到好笑的東西,會分享給她一起笑;

聽到好聽的音樂,會分享給她一起聽;

發現好看的電影,會想跟她一起去看....

於是我 - 說重拾對生命的熱情又好像太超過,但的確不需要只靠愛情去填滿生命了。

(不過,技術上其實也一樣?因為失去愛情,世界又再次失去色彩 :P)

 

這就是一個既認真又笨拙的,二十六歲才第一次能真真正正拍拖的毒男的心路歷程。

2017、18年是成長得很快的兩年,

2017年是事業上的成長;

2018年是人格上的成長。

是過得很充實的兩年。

 

最後,用我和她常在來往書信最後用的結尾 - 

餘生請指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