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歡迎關注我的博客

我相信很多前端初學者一開始都會被執行上下文這個概念弄暈,或者說似懂非懂。對於工作兩年的我來說,說來實在慚愧,雖然知道它大概是什麼,但總覺得沒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無法把它的工作過程描述清楚),因此最近特意溫習了一遍,寫下了這篇文章

執行上下文

要說清它的大體工作流程,需要提前說明三個基本概念,分別是thread of exection(線程)variable envirnoment(變數環境)call Stack(調用棧),這些概念我們或多或少接觸過,接下來我會通過一段示例代碼,和一系列圖片,進一步解釋這三個概念在執行上下文的運作流程。

一段代碼

const num = 2;

function addOne(input) {
const output = input + 1;
return output;
}

const result = addOne(2);

這段代碼做了什麼

在運行上面這些代碼前,js 引擎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創建一個global execution context,也就是全局執行上下文:

先看圖中的黑色箭頭,它表示線程thread的執行順序,眾所周知 js 是單線程的,它會一行行、從上往下去執行代碼;而右邊的global memory,它用於存儲當前上下文中的數據,由於線程目前處於全局上下文環境,故加了個global的前綴。

在這段代碼中,第一行我們聲明瞭一個名為num的不可變變數,並賦值為4, 因此global memory中就會分配內存,存儲這個變數:

接著繼續,當線程執行到第二行時,問題就來了:我們創建了一個addOne的變數,並把一個函數賦值於它,那在global memory裏,到底存的是個啥?為瞭解答這個問題,我特意列印了一下:

function addOne(input) {
const output = input + 1;
return output;
}
console.log(addOne);

看,我們竟然把函數裏的內容完完整整列印出來了,很明顯,它存的是一個函數內部的「文本信息」。

其實很容易理解,當執行第二行的時候,該函數並沒有被調用,因此線程不會立刻解析裡面的內容,而是把它內部的信息以「文本內容」的形式保存下來,當需要執行的時候,纔去解析變數裏的函數內容,這也很好地解析了為什麼函數內的異常僅會在函數被調用時才拋出來。

因此這時global execution context長這樣:

由於addOne裏保存的是函數內容,目前對於線程而言它是未知的,因此我們這裡特意用一個帶有輸入輸出箭頭的函數圖標,代表它是一個未被解析的函數。

我們繼續執行第三步:還是創建了一個變數result,但此時它被賦予undefined,因為線程暫時無法從addOne這個函數裏獲知它的返回值。

由於addOne函數被調用了,線程會從剛剛保存的addOne變數中取出內容,去解析、執行它。這時 js 就創建了一個新的執行上下文——local execution context,即當前的執行上下文,這是一個船新的上下文,因此我特意用一個新圖片去描述它:

首先這個memory我加了個local前綴,表面當前存儲的都是此上下文中的變數數據。無論是上述的global memory,亦或是現在、或未來的local memory,我們可以用一個更為專業的術語variable envirnoment去描述這種存儲環境。

此外,這個黑箭頭我特意畫了個拐角,意味它是從全局上下文進來的,local memory首先會分配內存給變數input,它在調用時就被2賦值了,緊接著又創建了一個output標籤並把計算結果3賦值給它。最後,當線程遇到離開上下文的標識——return,便離開上下文,並把ouput的結果一併返回出去。

此時,這個上下文就沒用了(被執行完了),於是乎垃圾回收便盯上了它,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把裡面的local memory刪光光。

這時候有同學會問道:你這個只是普通場景,那閉包怎麼解釋呢?

其實閉包是個比較大的話題,這裡也可以簡單描述下:return的是一個函數的話,它返回的不僅是函數本身,還會把local memory中被引用的變數作為此函數的附加屬性一併返回出去,這就好比印魚喜歡吸附在鯊魚身上一般,鱔魚無論去哪都帶著它,因此,無論這個函數在哪裡被調用,它都能在它本身附帶的local memory中找到那個變數。如果你把返回的函數console.log出來,也是能夠找到它的,這裡就不詳說,關於閉包的更多概念(包括在函數式編程中的使用),有興趣的童鞋可以看看這篇文章:Partial & Curry - 函數式編程

go on,回到了global execution contextresult不再孤零零地undefined,而是拿到了可愛的3:

到這裡,我們的線程就完成了所有工作,可以歇息了,等等.....好像漏了什麼沒講.....對,就是Call Stack

剛剛我們全篇在講解thread of exection多麼努力地一行行解析執行代碼,variable envirnoment多麼勤快地存儲變數,那call stack幹了什麼?是在偷懶嗎?

其實並不是,call stack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有了它,線程隨時可以知道自己目前處於哪個上下文。

試想一下,我們在寫代碼的過程中往往喜歡在各種函數內穿插著各種子函數,比如遞歸,因此勤勞的線程就得不斷地進入上下文、退出上下文、再進入、再進入、再退出、再進入,久而久之線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處於哪個上下文中,也不知道應該在哪個memory中取數據,全都亂套了,因此必須通過一種方式去跟蹤、記錄目前線程所處的環境。

call stack就是一種數據結構,用於「存儲」上下文,通過不斷推入push、推出pop上下文的方式,跟蹤線程目前所處的環境——線程無需刻意記住自己身處何方,只要永遠處於最頂層執行上下文,就是當前函數執行的正確位置

程序一開始運行的時候,call stack先會pushglobal execution context:

接著我們在上述代碼第三行調用了addOnecall stack立刻將addOne的上下文push進去,待執行到return標識後,再pop出來:

同樣的,即使在複雜的情況,只要遵循pushpop以及時刻處於最頂層上下文的原則,線程就可以一直保持在正確的位置上:

值得一提的是,call stack層數是有上限的,因此稍加不注意,你寫的遞歸可能會造成棧溢出了。

總結

簡單來說,上下文就是個可以用於執行代碼的環境,與它相關的有三個重要的概念:

  • thread of exection(執行線程) 它的主要職責是,從上到下,一行一行地解析和執行代碼,不會同時多處執行,也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js 是單線程的啦」
  • variable envirnoment(變數環境) 活躍的用於存儲數據的內存
  • call stack(調用棧) 一種用於存儲上下文,跟蹤當前線程所屬的上下文位置的數據結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