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直白的歌詞傾訴愛意,背後唱的是越戰背景之下,時時刻刻都將在戰場上的情人掛在心上的擔憂。完美詮釋這首時代之歌的美國「靈魂樂歌后」(Queen of Soul)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16日因胰臟癌病逝於底特律家中,享年76歲。

「Forever, and ever/ You’ll stay in my heart/ And I will love you/ Forever and forever, we never will part 永永遠遠,你都會在我心上,我會愛你,一生一世永不分離。」

~《I Say A Little Prayer》(我做了一個小小的禱告)

美國有3位民主黨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柯林頓(Bill Clinton)與歐巴馬(Barack Obama)都在艾瑞莎的歌聲之中就職,《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更稱艾瑞莎是「美國總統的配樂」(the soundtrack for presidents)。

「美國經驗」的詮釋者

在艾瑞莎歌聲中就職的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說:「艾瑞莎為我們寫下了美國經驗(American experience)。」

歐巴馬透過推特弔念自己的偶像:「在她的歌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歷史、所有層次的一切 —我們的力量和痛苦,我們的黑暗和光明,我們對救贖的探尋和得來不易的尊重。願靈魂樂歌后安息。」

Aretha helped define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her voice, we could feel our history, all of it and in every shade—our power and our pain, our darkness and our light, our quest for redemption and our hard-won respect. May the Queen of Soul rest in eternal peace. pic.twitter.com/bfASqKlLc5

— Barack Obama (@BarackObama) 2018年8月16日

從福音歌手到「靈魂樂歌后」

艾瑞莎1942年3月25日生於美國田納西州,一生之中共獲得19座葛萊美獎的榮耀。她的歌唱生涯啟蒙於擔任浸信會牧師的父親和福音歌手的母親,從小參加教會的唱詩班,小小年紀就展露無窮潛力,並於14歲時出道,發行首張專輯《信仰之歌》(Songs of Faith)。

艾瑞莎於1960年、18歲時被曾發掘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和「搖滾詩人」巴布狄倫(Bob Dylan)的製作人哈蒙德(John Hammond)相中,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Columbia Records)簽約,正式踏入商業歌壇,但成績並未特別亮眼。

1966年艾瑞莎轉與大西洋(Atlantic)唱片公司合作,正式開始她的黃金年代。艾瑞莎不走全方位藝人路線,轉為藍調靈魂樂歌手,透過不同的樂曲編排方式,讓艾瑞莎的歌聲中的靈魂大爆發,聲音獲得舒展。

經歷黑人的苦痛 艾瑞莎歌聲富有生命厚度

1967年艾瑞莎唱紅雷丁(Otis Redding)的《Respect》,登上美國告示牌(Billboard)排行榜冠軍,不僅成為她個人的代表作,唱出黑人民權運動和女性主義的精神,是當時社會運動的戰曲,也曾在非裔人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前獻唱此曲。

富蘭克林家族在聲明中表示:「艾瑞莎的天賦之所以偉大,在於活出她所唱的歌。」家人認為艾瑞莎的音樂具有深度,與她成長於父親的教會、經歷非裔美國人的苦痛與光明有關。

更多上報內容:

美中國軍力報告:解放軍欲阻止美國幹預 為武統臺灣作準備

【影片】美傳奇「靈魂樂歌后」 艾瑞莎弗蘭克林病逝享壽76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