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一束光

看向3月電影市場,正是文藝電影的春潮盪漾時。本週五《過春天》和《陽臺上》兩部影片一起上映,下週還有王小帥新作《地久天長》,婁燁的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也定檔在4月4日。

從近兩年的市場發展態勢來看,國產文藝片市場正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同時文藝片背後的參與方、資本局等也呈現出新的變化,對此,電影情報處(ID:dianyingqingbaochu)主要針對市場上文藝電影成績優秀的代表公司進行梳理,並將這些公司大致分為創作者導向公司、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型公司以及傳統民營公司這三類。

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崛起,深度綁定導演漸成趨勢 娛樂 第1張

(本文中主要作為探討的文藝片並不作嚴格定義,選取的大多數為文藝色彩濃厚的影片)

創作者導向公司入局漸成主力 賈樟柯、王小帥等創作型公司風生水起

以賈樟柯、王小帥以及曹保平等導演為代表的創作者導向公司雖然入局文藝片的新戰場的時間較晚,但其個人公司在作品中已成核心主力,其主體地位仍在不斷提升。

早年賈樟柯拍片苦哈哈,不過從海外國際電影節上揚名立萬之後,賈樟柯創作當中的資本苦惱也隨之減弱,例如法國MK2電影公司以及日本北野事務所一直是其影片投資的主要對象;而在票房回收上,很多影片在海外的收益也非常樂觀,像《三峽好人》和《東》海外版權就賣到了4000萬元。

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崛起,深度綁定導演漸成趨勢 娛樂 第2張

不過在藝術創作之外,賈樟柯認為成立公司實現商業上賺錢和拍攝影片這二者並不沖突,2006年他成立了北京西河星匯影業有限公司。正如此前他曾向媒體透露的,做拍電影之外的副業可以讓他較早的實現財務獨立,可以拍想拍的電影。而成立公司,就可以讓賈樟柯以公司的形式參與到自己作品的海外版權分賬中,收益上也更大。

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崛起,深度綁定導演漸成趨勢 娛樂 第3張

而成立後的北京西河星匯影業有限公司不僅主出品賈樟柯《山河故人》《江湖兒女》等影片,而且還分別投資了韓傑的《Hello!樹先生》與新人導演權聆的《忘了去懂你》等文藝片。

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崛起,深度綁定導演漸成趨勢 娛樂 第4張

此外,賈樟柯還在2015年與好友成立暖流文化,主打商業片的開發、電影教育、電影生態開發,2016年相繼成立了汾陽市種子影院有限公司、汾陽市賈樟柯藝術中心有限公司、平遙電影展有限公司等,2017年,歡喜傳媒也和西河星匯進行了深度綁定。隨着賈樟柯在電影領域的公司佈局成立,賈樟柯的事業版圖也隨之更上一層樓。

同時,成名於國際電影節的王小帥亦是如此,一方面其導演的影片在海外獲益不錯,另一方面擁有公司也可以更好地打開內地資本的大門,北京冬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成立如今看來並不意外。

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崛起,深度綁定導演漸成趨勢 娛樂 第5張

當然成立影視公司,還能為新人導演做更多的事,比如公司也會找一些不錯的項目,推出一些新人導演的商業影片,王小帥還會在影片中擔當監制和製片人。

而成立後的北京冬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投資運作了王小帥的導演的《我11》《闖入者》等多部作品以及即將上映的《地久天長》等影片之外,也成了《老獸》的背後推動者。

諸如曹保平旗下的北京標準映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全程參與了《狗十三》的製作與投資,婁燁的上海依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在2017年成立後便開始投資運作其新作《蘭心大劇院》的文藝片當中。

此外,還有陳可辛的我們製作有限公司、畢贛和單佐龍盪麥影業(上海)有限公司、萬瑪才旦的青海嘛呢石影業有限公司、張猛的上海樂不思蜀影視有限公司以及劉傑的北京華文經典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公司屬性看,當前文藝片創作者成立公司參與影片已成為當下的趨勢,而且公司創立的時間節點也在不斷前置,比如導演畢贛與製片人單佐龍的盪麥影業(上海)有限公司早在二人合作的首部長片《路邊野餐》開始就介入其項目當中。

與明星公司經常出現在個人主演的商業片類似,藝人公司在文藝片當中出現也變得常見,比如周冬雨的周冬雨影視文化傳播新沂工作室首次投資了其主演的影片《陽臺上》,王景春的春凡藝術電影(上海)有限公司也出現在《地久天長》的出品公司名單當中。

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崛起 深度綁定導演漸成趨勢

對於很多影視公司而言,選擇比商業片成本更低的文藝片無論是在項目風險上還是票房回收上都更為現實,尤其是一些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文藝片通過海外版權也能得到很不錯的收益。

根據統計,目前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型公司大致可以分為下面三類:

一是綁定項目的影視類公司,從項目性質來看,這些公司既不乏商業類型片,也在文藝片上有不錯的成績,比如華策影業(天津)有限公司近幾年在《刺客聶隱娘》《地球最後的夜晚》等文藝片上的佈局就引起業內不小的關注,北京海潤影業有限公司深度參與《相愛相睇》《喊·山》,北京嘉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曾先後參與出品了《親愛的》《黃金時代》《八月》《嘉年華》《你好,之華》等文藝片,北京文化則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寶貝兒》的出品方。

二是深度綁定導演的影視公司。比如北京勞雷影業有限公司除了是《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百鳥朝鳳》等文藝片的出品方,公司更多次參與導演李玉的《蘋果》《紅顏》《觀音山》等文藝作品,同時李玉亦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不醜樣出二者密切的關系。

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崛起,深度綁定導演漸成趨勢 娛樂 第6張

其它諸如山東嘉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和和(上海)影業有限公司也有着類似屬性,山東嘉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個勺子》《長江圖》的出品方,其中陳建斌、蔣勤勤和王學兵等人亦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之一;和和(上海)影業有限公司是《黑處有什麼》《狗十三》《地久天長》等影片的出品方,其中導演曹保平、郝傑以及演員楊坤等明星均是其股東。

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崛起,深度綁定導演漸成趨勢 娛樂 第7張

第三類則是主做文藝片的影視公司,如天畫畫天(北京)影業有限公司出品了《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美姐》《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路邊野餐》《塔洛》幾部文藝片,北京天空之城影視有限公司旗下的馬燈電影在近幾年交出了《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等兩部作品,海寧黑鰭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參與了《路邊野餐》《清水裡的刀子》。

相對而言,通過吸引資深導演成為公司主要股東來綁定導演等主創人員、深度參與到導演的多部影片當中的合作方式,已經成為當下市場發展的主流趨勢之一。

傳統民營公司繼續佈局 強大的資本和宣發優勢為其助力

最後看向傳統民營公司,如華誼、萬達、博納、光線等幾家,隨着市場發展、觀眾成熟,文藝片市場也早早吸引了他們的關注。

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崛起,深度綁定導演漸成趨勢 娛樂 第8張

例如2007年博納就和北京其欣然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出品了《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不過相對而言,文藝片在博納項目數量中佔比並不多。近幾年,博納除了投資《桃姐》《Hello!樹先生》等國產文藝片,今年王小帥的《地久天長》亦是其文藝片佈局的重頭項目。

再如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很早就開始做文藝片戰略佈局,比如陸川執導的《可可西里》就是其出品的項目,近幾年公司一方面出品了《失孤》《三城記》《找到你》等文藝片,另一方面也深度綁定賈樟柯等導演,參與到《江湖兒女》的項目當中。

以賈樟柯的《江湖兒女》為例,這部影片雖然仍是文藝片,但高達8000萬的製作成本造價不菲,這類影片在和大公司合作,無論是在投資還是宣發上,都能為影片提供更多助力。

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在近兩年加快文藝片的佈局的步伐,公司繼舊年參與《找到你》之後,今年又推出了《過春天》。

此外,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也在《親愛的》《陽臺上》《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這幾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這幾部影片的主要出品方;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現樂創文娛)也先後參與了《歸來》《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等文藝片。

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崛起,深度綁定導演漸成趨勢 娛樂 第9張

綜上來看,近幾年文藝片市場正呈現出這樣的特點:創作者導向型公司、文藝片發展新勢力型公司成為當前的市場主力,同時影視公司與創作者的捆綁合作行為也越來越多。當市場成熟,發展進入到下一進程當中,文藝片正在成為市場上愈加受到關注的一個類型,同時也正在有更多的資本和勢力向此處步入,文藝片的盛夏,或許不遠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