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蒟蒻肥皂店「蒟蒻しゃぼん」。(圖/記者陳睿中攝)

文/特約撰述 福澤喬

現在對年輕人說「茶摳」或是「雪文」他們應該很難想像是什麼東西吧?這些都是「肥皂」的別名。臺灣大概從 70 年代開始,就進入了「洗髮精」與「沐浴乳」液狀沐浴清潔用品的年代,小時候一塊肥皂快用完之後,還要加點水黏在新的肥皂上的儀式,幾乎看不到了。這種塊狀肥皂在沒落了將近三十幾年後,最近卻又重新活了過來,到底為什麼?

塊狀肥皂的歷史至少有 5,000 年以上,不過這幾十年,液狀沐浴清潔用品的發達。讓使用塊狀肥皂顯得有點老氣,不過,最近的潮流卻出現轉變,許多二、三十歲的年輕女士們,他們放棄液狀的沐浴清潔用品,改用塊狀肥皂。探究原因,除了這些消費者他們沒有經歷塊狀肥皂鼎盛的年代,所以相對於液狀沐浴清潔用品而言,塊狀肥皂多了一些新鮮感,而且這些塊狀肥皂在使用說明上,還會強調必須要更有耐心,慢慢摩擦出細緻的泡沫更有美容效果,這也都增加了這些女士們在洗澡時的樂趣。

「戀するおしり(最愛戀的屁屁)」這一塊心型的肥皂莫名其妙的在社羣網站紅了起來。2016 年日本這家做了七十年肥皂的鵜鶘石鹼剛推出這款專門給女士用來洗屁屁的肥皂時,完全沒想過一紅就是兩年多,而且還因此發展出了其他提供給女士們清洗身體不同部位的肥皂。「當時是感覺現在的粉領族一到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內褲以及褲襪的摩擦造成屁屁很重的負擔,屁屁不但容易累積黑色素還會變得粗糙。所以當時我們幾個女同事就跟上司申請開發這一款專門提供給女性洗屁屁的肥皂。」負責整個「愛戀屁屁專案」的負責人山口未央小姐,自己也是一個愛美的上班族。

愛戀屁屁肥皂一推出之後,透過社羣媒體的推波助瀾,不但一舉登上日本 2017 年最人氣沐浴清潔用品的第一名,還同時帶動了其他部位專用肥皂的人氣。從二頭肌專用肥皂、背部專用肥皂甚至還有鼻頭專用肥皂。讓這些專用肥皂帶動塊狀肥皂市場起死回生的原動力,還是這一羣娘子軍,他們從商品企劃、開發、命名到行銷一手包辦,從女性的角度去思考商品需求,「只要能透過肥皂就能解決的女性煩惱,我們都希望解決掉。」這就是他們開發商品時所秉持的理念。

另外一家已經有 90 年歷史的日本老牌肥皂牛乳石鹼,則是打出他們家喻戶曉的紅色包裝「赤箱」,除了在網路上投放「赤箱女子」的關鍵字,擴大粉絲人數之外,還成功的把牛乳石鹼從過去只能用來洗澡的形象轉換成了高級洗面皂。同時選擇在文青商店「中川政七商店」上架銷售,順利的把牛乳石鹼的形象從藥妝用品類提升出來。





除了年輕女性族羣的支持之外,另一個支持塊狀肥皂的族羣則是已經進入高齡化的族羣,這些老人家們從小對於塊狀肥皂就不陌生,加上塊狀肥皂成分的均質分佈優過液體沐浴劑,所以每次只要 1/3 的用量,就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這對於講究 CP 值的老人家們來說,便宜好用絕對是一個關鍵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