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8 13:23

〔记者苏芳禾/台北报导〕美国传出防范中国的「千人计划」,本报14日报导,台湾有33人参加了千人计划,国民党立委许毓仁今天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员会质询教育部长叶俊荣是否掌握?对此,叶俊荣则表示,手中没有具体的数字,或是具体人名,但是中国百般强化,不排除有人参与;对立委质疑中国挖空台湾高教人才,叶俊荣则说,流动本来就是高教本质。

中共为吸引外籍或海外人才,2008年起推动招募人才「千人计划」,据外媒报导,美国FBI已将千人计划学者列调查重点。本报也于14日报导,台湾有33人参加了千人计划。

国民党立委许毓仁今天针对此议题质询教育部长叶俊荣,中国透过类似「千人计划」这类的方式搜刮各国精英、学术人才,据他所知,台湾有不少学者,参与中国千人计划,教育部要不要彻查?叶俊荣回应,可以用各种机制了解。

许毓仁进一步追问,是否有调查中国在一年内大量挖台湾教授?

叶俊荣回应,对于高教人才流动,教育部当然要做一些掌握、了解,到底背后基于什么原因,有调查,不过还在进行中。

许毓仁说,中国有系统挖角台湾高教人才,从年轻教授到资深教授,中国大量在挖空我们高等教育人才,从海外直接聘用拿到博士学位的年轻教授,到中国大学去任教,此外,中国还挖角台湾高阶人才,甚至参与他们国家科学发展计划、高阶研究计划,「这部分你没掌握我很讶异!」

叶俊荣回应,整个高教内涵一定要国际化,台湾人才不管从过去或现在都跟国际衔接,不管进或出,这事情本来就很正常,我们反而应重视我们的人才能不能在国际学术研究有一席之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高教人才也必须把手伸开,让外面的人才进来,这样的流动本来就是高教本质,但我们自己有相当程度信心。

对于联合报报导,108学年度有113个博士班的招生人数是0人或1人。叶俊荣今天在立法院受访表示,教育部对博士班就读人数都密切掌握,人才养成不易,不只有量的问题,质也很重要。

叶俊荣说,高教要协助国内各面向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等人才的养成不易,但也要合乎社会需求,绝对不是只有量的问题,质的部分也非常重要。

  • 教育部长叶俊荣出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记者陈志曲摄)

    教育部长叶俊荣出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记者陈志曲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