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資料表明,一對正常育齡夫婦,婚後同居能從事正常性生活的婦女,在不採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一個月內約有20%的女子受孕;三個月內約有60%-70%的女子受孕;六個月內約有75%-80%的女子受孕;一年內受孕率在85%以上。因此,如果夫婦婚後同居一年而沒有受孕,則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並應進行必要及合理的諮詢及檢查,以儘早了解男女雙方生育能力的情況。

  人們常常將不孕和不育兩個詞相混淆,其實它們有各自的含義。嚴格地講,不孕是指不能受孕,一般認為凡育齡夫婦同居兩年以上,並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從未受孕者,稱之為原發性不孕;對於曾有過受孕史或生育史而後連續同居二年以上,不避孕而未再受孕者,則稱之為繼發性不孕。而不育是指能受孕,但不能生出正常活胎,在受孕後胚胎不能正常發育而流產或停孕。所謂不孕是由於精子與卵子結合發生障礙,不能形成受精卵而使女方無法受孕。而不育則是由於胚胎或胎兒在發育中發生障礙,雖然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但沒能使胚胎在女子體內發育成熟。以上造成不孕或不育的原因可能來自男方,也可來自女方,或是男女雙方的共同原因。一般情況認為,男方原因約佔 25%-40%,女0.000方原因約佔40%-45%,雙方共同原因約佔10%-15%, 還有15%-20%原因不明。

  如果根據不孕發生原因來劃分,可將不孕分為「相對性不孕」和「絕對性不孕」兩種。相對性不孕:是指夫婦一方或雙方由於某種因素阻礙受孕,或生育力下降引起暫時性不孕,經過恰當處理或治療後仍不能懷孕者,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極度前屈、後傾或後屈、內分泌失調等、男方少精症(精子計數小於2千萬/ 毫升)、弱精症(活動率較低)及男女雙方的免疫因素等所致的不孕。絕對性不孕:是指夫婦一方或雙方先天或後天有嚴重的解剖或生理方面的缺陷,無法糾正,或經過治療後仍不能受孕者。先天性疾患,如女方的子宮或卵巢等先天缺如。睾丸先天發育不良;後天性疾患,如生殖器結核或腫瘤均可嚴重破壞生育能力,而導致絕對性不孕。

  隨著醫學的發展,試管嬰兒技術發展開來,對於那些不孕的患者是可以通過試管嬰兒的技術去實現生兒育女的願望的。但是相當對於不育的患者就沒那麼好運了。但是也不能說放棄,要本著相信科學,用科學的檢查、檢測手段,用準確的實驗數據來說明問題,盡量查找不育的原因,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症治療,還是有機會達到受孕的目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