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動, 但又很失望...

這就像我之前看"基努李維"演的"佛陀"一樣...

是部香蕉片, 外表看起來劇名聽起來像是, 

實際剝開來是白的...(美國人的觀點)

正常我們看傳記電影, 開頭或結尾都會有一句"依真實故事改編"

告訴你, 劇情不是全部來真的~

看這片...開頭註明"故事靈感來自真實事件",

呃...好像是來真的耶!!! 我喜歡~

當初我還真的用來真的看了這部戲...

害我老淚縱橫, 但越看越覺得不太對勁...

幹...假的...

 

首先這部戲由四個真實故事所拚湊,

第一個故事"江南案",

被殺的人竟不是用真名"劉宜良"?

現在還有白色恐怖嗎???

還有"竹虎幫"...讓我差點瞎了眼...

而劉先生還變成了"大學教授",

這...這...害我白哭了~

當然接下去的劇情也超扯...

很多人有提過扯的地方,
我提一個沒人提過但真的看不過去的橋段,

劇中"溫明華"(劉宜良)被殺前有寄一個錄音帶回臺灣給

黃澧培(陳文成)..., 先談電影裡的劇情, 一個知道會被暗殺的人,

竟然會把重要自白寄回去還在獨裁政府中生活的朋友,

這是想害死他朋友嗎?

 

真實裡這兩人也八竿子打不著也串不在一起,

兩人唯一能串在一起的關係是死亡都和國民黨脫不了關係,

這樣亂串搞不好有很多人會把這劇情全都當真,

當然這種串聯是很煽情, 讓人很悲憤,

但是讓不同時間軸的故事硬要串在一起,

會讓人只記得仇恨而忘掉真實的歷史,

其實這四個故事裡, 我覺得"明"(林義雄)

與拍照學生(馬英九)那段纔是最值得拍成一部電影的故事。

 

這部片把出資人拿來做故事中的主角名字,

像有文章提及黃澧培就是用出資最多的贊助者吳澧培的名,

這讓我想起吳先生的好朋友"明"是不是也是贊助者,

其實是有點不敬, 但長住美國的贊助者不忌諱這種事,

在結尾名單看到了一位熟識的老長者和他太太的名字,

就不怪這電影拍成這樣...哎~出錢的最大~

 

現實中的"明"(出資者), 是我個人打從心中尊敬的長者,

不過出錢拍了這片我真的不敢恭維他的"凱",

MING是個老好人, 無論別人怎麼傷害他, 欺騙他他都不在意,

他人生中最痛恨的只有一個人,

那個人叫"馬英九",

因為這個人讓他成為了黑名單20幾年回不了臺灣,

只因為他出席了一場聽證會...

那時美國政府調查在美是否美國大學有臺灣特務的聽證會,

他出席作證, 結果被當年的政治學生舉報回臺,

當然我有問過他是不是馬英九, 他也不確定,

但是就是這些政治學生的迫害讓他無法回臺灣這個故鄉。

嗯~要是我也無法原諒這種"抓耙子",

但我希望他能忘記這個仇恨,

因為當年如果他順利回臺, 現在也肯定會成領18%的退休公務員,

那個年代留學回來很少不做高官的,

但他留在美國這20多年所創造出來的財富, 還比回臺灣更為優渥,

他並沒反駁我, 也沒怪我扭曲了他的想法,

MING知道我只是開玩笑, 只是他心中真的委曲還是沒告訴我, 

但我知道...不能回來與親人在一起, 不能見親人最後一面...離鄉背景在異地活了20多年...

這種苦, 而回來後似曾相似的臺灣, 早已不復存在, 這種感覺沒經歷過的人怎麼能感覺?

故鄉已不再是故鄉了...失去了根~

在他黑名單的若干年, 發生了林宅血案,

他與在美的僑胞一起出錢出力幫助保護著素未逢面的林義雄唯一骨肉,

防止國民黨再次斬草除根的追殺, 在當年白色恐怖的年代, 這麼做誰曉得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江南"?

MING並沒有小孩, 他把一生全都奉獻給了臺灣, 但他只會當永遠的綠葉, 把風采留給其他人。

 

你覺得那種粗糙不實的好萊塢劇本, 會比真實的故事來得令人感動嗎???

我只能說MING這老好人又亂花錢了...

但我同意影片中的一點, 臺灣被美國出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