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乳粉境內分裝 新聞 第1張

6月3日,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健康委、商務部等七部委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要加強進口乳粉及跨境電商管理,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嚴禁進口未取得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的產品。未來我國將大力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提升、產業升級、品牌培育”行動計劃,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穩步增加,更好地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力爭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

該《方案》一出,即拉昇多隻乳業個股。業內分析人士表示,此《方案》有三大亮點:利好乳業集中趨勢、奶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充分公平的貿易和競爭。

新政

嚴禁境內分裝進口大包裝嬰幼兒乳粉

乳業個股紛紛上漲

6月3日,發改委印發《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方案要求力爭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力爭三年內實現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覆蓋60%以上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並與國家重要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對接;要促進行業兼並重組和提檔升級;加強進口乳粉及跨境電商管理。

隨着該消息的傳出,國內乳業股隨之異動。貝因美、西部牧業漲停,新乳業、科迪乳業等直線拉昇。

截至昨日收盤,新農開發、貝因美、西部牧業漲停,麥趣爾漲近7%。三元股份、科迪乳業、新乳業、天潤乳業、伊利股份等乳業個股均以漲報收。

亮點一

優勢向頭部企業集中

利於食品安全和市場競爭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此次發布的《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主要有三大亮點:它能夠進一步提升國內渠道商對於國產奶粉的信心;給予企業融資方面的支持;以及讓頭部企業做大做強、兼並重組,從而優化產能。

宋亮表示,目前國內乳業正處於集中度不斷提升的階段,並且是朝着向飛鶴、君樂寶這些頭部企業集中的階段。這種優勢集中最終的體現就是優化產能,兼並重組。

此次《方案》也對小規模養殖場明確了發展方向:引導中小規模養殖場以託管或入股等方式,將奶牛集中到專業化飼養企業、合作社養殖,提高原料奶質量。實現奶牛養殖與乳粉加工直接協作。

宋亮認為,隨着各種資源越來越向頭部企業集中,未來,嬰幼兒奶粉的企業數量會進一步減少。這種優勢集中對於食品安全以及市場競爭都有很大幫助。

亮點二

促進公平競爭

讓海淘奶粉監管跟上國產奶粉水平

此外,對於《方案》中對跨境電商的管理更為嚴格細致以及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等內容,被解讀為對進口奶粉政策趨嚴,宋亮有不同的看法。

宋亮認為,《方案》中對於跨境電商的要求多是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並不是對進口奶粉嚴格限制。“可以說是讓海淘奶粉的監管跟上國產奶粉的水平。”

對於大包乳粉禁止分裝的問題,宋亮表示,這在2014年就已經寫進《食品安全法》了,此次只是重申。從2016年開始,進口食品到國內分裝就已經是違法行為,因此此次《方案》重申此事,並不代表對進口乳粉更為嚴格。

宋亮認為本次《方案》另一個重大亮點就是促進貿易公平,充分競爭,公平競爭。

《方案》明確鼓勵國內外企業合作與公平競爭,支持國內企業在境外收購和建設奶源基地,降低原料成本。鼓勵有實力、信譽好的企業在國外設立加工廠,並將生產的產品以自有品牌原裝進口。

亮點三

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

國產奶粉正在奪回市場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國內奶粉市場上,呈現外資與內資激烈競爭的局面。而此次提出的“力爭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也被宋亮認為是《方案》的最大亮點。

宋亮表示,對於國產奶粉的定義不同,如果從資本角度看,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的比例約為55:45;如果從奶粉進口和國內生產的這個角度來說,那麼進口和國內的比例是65:35;如果從奶粉銷售量來看的話,那麼進口與國產的比例是6:4。“三年內要達到60%自給率,可能存在一定難度。”宋亮表示,畢竟消費者擁有購買的自主權,關鍵在於他們是否認可國產奶粉。

隨着國產奶粉合格率達到99.9%,國產奶粉正在努力奪回國內市場。根據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2018年國產奶粉市場佔有率達到了49%,而在2015年時佔比為31%,2008年時市場佔有率更低,為25%。

5月29日,天貓母嬰與君樂寶等國產奶粉企業共同舉辦的“國產奶粉品質盛典”披露了《2019線上國產奶粉行業發展趨勢》報告。該報告數據顯示,國產奶粉2018年線上市場中的消費規模貢獻已達70%。

君樂寶乳業副總裁、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表示,國產奶粉嚴把質量關,同時品牌知名度也在逐漸提升,這也為奶粉新格局奠定了基礎。

飛鶴乳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飛鶴已實現100%牧場新鮮生牛乳制粉,並在自有奶源地建設、奶源自給率等方面實現了《方案》要求。並於2018年公佈以“新鮮生牛乳一次成粉”為核心的飛鶴新鮮乳粉標準體系,以實際行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及中國奶業乳業高質量發展。

文/本報記者 張鑫 趙新培

統籌/餘美英 供圖/視覺中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