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的情況就跟題主的情況一樣,平時要上班,不能在家帶孩子。但是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帶,有錯嗎?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畢竟我們大部分的家庭都不是那麼富裕,還是需要父母堅持工作養家,難免會出現帶娃還是上班的兩難選擇。但工作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優質的生活條件,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既然父母是出去工作,孩子自然無法顧及到,只能請爺爺奶奶幫忙照顧。

從本質上來看,這樣做並沒有錯。

上班時間無法帶孩子,那下班時間呢?

在我下班回家後,或在週末節假日等不用上班的時間,孩子就會從爺爺奶奶手中交還給我。我並沒有把孩子完全丟下不管,我同樣也有盡到教養孩子的職責。

排除父母異地工作外,我認為父母在下班的時間應該接手帶孩子的工作,或騰出一小段時間,可以是1個小時2個小時不等,父母放下其他的事務,全身心地陪伴孩子。

只要父母是在合理的情況下短時間地離開孩子,沒有完全棄孩子於不顧,我認為這樣做沒有錯對可言,父母不用因此感到自責。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始終要盡到做父母該有的職責。


(圖片來源於網路,向拍攝者致謝)


如今這個念頭,感覺人忙壓力大錢又難賺,到了合適的年齡也不能憋著,又不是孩子的錯,該讓他出來也不能老放在肚子裡面吧。那問題來了,夫妻兩口子都有自己的工作,都在為了養家餬口或者更好的生活質量去打拚,可能很多父母也想犧牲一個人,主要是媽媽了,去全職或者花主要精力照顧孩子,另一個人帶著雙倍的壓力更努力地去打拚。

但絕大多數還是把這個責任全權交給爺爺奶奶了,人到中年的人父母剛退休,年紀也不是太大,精力還算充沛,很多老人也喜歡幫著照顧自己的孫子孫女,也算是一種老有所樂的陪伴吧。

至於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帶,這樣做到底錯誤與否,還得就具體情況來說,不能一棍子打死,畢竟每個家庭都有它特殊的地方,時勢造英雄,時勢也會呀的人喘不過氣來。細想一下,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吧。

1.單親或者一方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作為僅存的你沒得選擇,父母年紀大了,作為這個家庭的支柱,必須一人扛起來,對孩子的陪伴就會很稀缺。2.夫妻兩地分居的家庭,註定了孩子要麼跟著父母一方,要麼直接呆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直到上學的年齡再說,不管跟著誰,孩子的陪伴也就跟著分割減少了。3.家庭條件還達不到自己預期的家庭,父母有著高質量的生活要求,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盡量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兩口子也只能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了。4.還有一部分家庭就是父母自身的問題了,這裡爸爸居多,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不喜歡自己帶孩子,不想被孩子束縛在家裡,搞的想看個電影都很難得。

孩子是愛情走向婚姻自然而然的果實,需要精心孕育和栽培,不能當成你傳宗接代、防老養老的寄託,忙也好、累也罷,這都不能算是不陪伴孩子的理由,生而不養,這是父母職責的缺失。作為父母,辛勤的努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還是家庭和孩子,孩子沒有陪伴教育好的話,那你的努力還有意義嗎?


很多職場媽媽,做不到全職帶娃,孩子只能丟給長輩帶,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也是這樣的,身邊的很多女同事也都是這樣的。而且職場媽媽很辛苦,要兼顧工作和家庭。

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老人可以幫忙養孩子,教的責任還是在父母身上的。

「教」和「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家裡的老人可以幫忙帶孩子,但是沒有教育孩子的義務。

父母要對孩子的「教」負責,不要完全把孩子就扔給老人了。

有些父母,下班回來就玩手機、看電視,不陪孩子,把孩子所有的事情全都都交給家裡老人,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職場媽媽白天上班,孩子不得不交給家裡老人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職場媽媽也不能忽略給孩子的陪伴,而且要高質量的陪伴。

職場媽媽下班回到家後,盡量少玩手機。多多孩子看書、做遊戲,或者帶孩子出去運動運動。週末的時候,要多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帶孩子去圖書館、科技館之類的地方。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給孩子良好的教育和影響!


上班時間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並沒有什麼錯,孟非說的話也有片面性,沒必要為此自責。

首先,職場媽媽也可以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陪伴孩子並不需要媽媽全天候的在孩子身邊,生活上的照料可以交給老人或者保姆,只要每天抽出一個小時或更多時間,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做遊戲,講故事,讀繪本,和孩子互動,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滿滿的愛。

如果忙於看手機,也不能及時回應孩子,即使不上班自己帶孩子,給孩子的也不是高質量的陪伴。

看過一個家庭教師的回憶,寫她在香港一個富人家裡幫忙照顧兩個孩子,事業有成的媽媽和爸爸雖然工作特別忙,但每天一定回家陪孩子喫晚飯,晚上陪孩子閱讀和練習音樂繪畫。兩個孩子也都很優秀。

其次,每天固定時間陪伴,就不會造成孩子安全感缺失。

有些職場媽媽擔心孩子給爺爺奶奶帶,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事實並非如此。研究發現,只要每天給孩子固定時間的陪伴,哪怕30分鐘,孩子會依然和父母建立和保持親密關係,並不會影響安全感。

而且孩子也會明白,媽媽上班後還會回家,並不是一直消失。

所以,只要不是把孩子長時間的留給爺爺奶奶,不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媽媽每天能夠在下班後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加強和孩子的互動,就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因為工作或者現實因素,很多女性不能辭職做全職媽媽,但她們依然有做母親的權利,所以孟非的話有失偏頗。


我也是上班族,白天由婆婆幫忙帶孩子,晚上及週末休息自己帶孩子。雖然沒有全職媽媽那樣能一直陪著孩子,能見證防子的成長任何瞬間,但也是利用業餘時間,好好地教育及陪孩子。

孟非說自己的孩子應該自己撫養,沒條件的話就不適合要孩子。孟非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必全信。按他這個要求,也只有富人能生孩子,一般的上班族都不適合要孩子了。有錢人家的女性可以不用上班,自己生養孩子。而沒錢人家的女性,生活壓力之大,不可能為了生個孩子而不去上班。如果去上班,就不能全職帶孩子。

中國大部分家庭,都夫妻雙方上班。公婆或者自己爸媽幫忙帶孩子,晚上和業餘時間自己帶。雖然老人沒有帶孩子的義務,但他們為了減輕自己子女的壓力,大部分還是很樂意幫忙帶孩子,讓年輕人出去上班掙錢養家。

雖然有老人幫忙帶孩子,職場媽媽也應該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利用業餘時間多陪陪孩子,多教育孩子。畢竟自己的孩子還需要自己帶自己養,而且老人精力有限,也需要我們分擔家務及教育陪伴孩子。平衡好兩者,我相信既不會影響職業發展,也不會影響孩子的教育及陪伴。


你好!我是孩子王育兒顧問,我覺得這個問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大多數年輕的職場媽媽,平時都要上班,一般會請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幫著帶,等下班回家後或者週末時間,孩子就由自己來帶。這是目前比較普遍的現象。

如果是說,孩子完全丟給爺爺奶奶帶,平時和週末自己都不管,我覺得這對孩子的成長不負責任了。畢竟,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特別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關鍵的幾年,更是需要父母多抽時間與孩子互動,陪伴,交流。父母再忙再累,都不應該是不陪伴孩子的理由。

再說了,爺爺奶奶他們的帶娃方式或管教方式,不一定能跟上現代的節奏,隔代教育往往會溺愛孩子,嬌寵孩子,這種情況下,如果爸爸媽媽完全不參與孩子的管教,會容易給孩子帶來驕橫無恐等一些不好的影響。等這些壞習慣養成了,長大後會給孩子的發展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你不能到那時候,再回過頭來說,爺爺奶奶沒給帶好吧?

再說了,有句老話常說,做父母的,生而不養是失職,養而不教,同樣也是失職啊。作為父母,我們努力工作的目的,不還是為了家庭和孩子嗎?如果孩子因為父母陪伴的缺失而沒有教育好的話,那你工作做的再出色,孩子成長出了問題,也會是人生的一大缺憾,你說呢?

所以說,如果爸爸媽媽都是全職,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幫著帶沒毛病,但是完全甩給爺爺奶奶來帶,那就有問題了。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首先,問題中說的孩子都是丟給爺爺奶奶帶,我感覺這個問題就不合適,應該說成是爺爺奶奶幫著帶,我感覺這樣做並沒有錯。

有時候媽媽出去工作,是家庭的需要,這個家庭需要父母一起來維持家庭的經濟收入,奶奶爺爺願意帶孩子的,就可以交給爺爺奶奶帶。

不能說自己不帶孩子,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媽媽。孩子雖然交給爺爺奶奶帶,但是在工作之餘,只要有時間,就去看孩子,與孩子擁有高質量的親子時光,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就不能說她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媽媽。


你好,寶媽不要太自責。自己的孩子自己帶確實沒錯,全職媽媽有全職媽媽的難處,職場媽媽有職場媽媽的不易。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你平日裏要上班,孩子讓爺爺奶奶幫忙帶也號啊,畢竟是孩子的親人幫忙。但是你把孩子給孩子爺爺奶奶帶,只是幫忙養育,你和孩子爸爸纔是孩子的監護人,對孩子的教育養育起重要作用。作為職場媽媽不能像全職媽媽那樣全天陪伴,你下班和週末休息時間要和孩子多溝通,多陪伴孩子。親子閱讀,親子遊戲,親子游,孩子的活動多多參與。多多的瞭解,關心孩子,讓孩子覺得媽媽的愛沒有減少,和媽媽的親密鏈接很親密。做到這些你依然是個好媽媽。

孟非說的是有些父母,孩子生了之後直接給老人帶,自己不管不顧。孩子交給老人帶。老人負責養育孫輩,不僅管孩子的起居日常,還要負擔起小孩的教育責任。而孩子的父母生了孩子,確是有孩子和沒孩子沒啥區別的那種父母。那樣的父母對孩子生而不養,真的不如不生。你不必太自責,對孩子多關心,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是生而不養。


錯當然沒有啊,畢竟要去上班,爺爺奶奶又有時間帶。但是不能丟給爺爺奶奶就什麼都不管了,主要的家庭教育還是父母去做。

畢竟爺奶和爸媽的教育理念不太一樣,中

國又有傳統的隔代親。在家庭教育理念上,一定要和老人溝通好,盡量形成統一的思想。

作為父母,盡量每天下班後把時間都留給孩子,父母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大的教育。千萬不要丟給爺奶奶後,什麼都不管。


作為職場媽媽,確實精力有限,孩子丟給長輩帶確實是有不得已之處。題主沒必要因此說自己是個不負責任的媽媽。

但是說到父母對孩子的責任,目前社會的種種現象確實表明很多人做的是有所缺失的。從某個角度出發,孟非說的也沒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子不教父之過」,自古以來,撫養並教育下一代本來就是做父母的責任。

抱子弄孫,這種中國現象由來已久,很多父母無論是忙於工作無暇兼顧家庭還是外出打工一年回一次家,小孩子無疑都是家庭最大的犧牲品。

現在年輕父母從見識、知識、思想方面與父輩人的差異已經很明顯了,這就是代溝。父子之間尚且有代溝,更不要說爺孫之間了,況且小孩子在思想成熟期。更有甚者,很多長輩習慣於寵著家裡的寶貝,孩子們長期習慣地過著不思進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也許只有等到小孩子做了壞事,學習一塌糊塗,家長才逐漸領悟到對孩子教育的缺失。

當然,家庭經濟能力,國家福利待遇等也是現存的種種矛盾所在。不出去掙錢怎麼養家,靠什麼生活?大家都在拚命生活,都在和社會抗爭,我們都很累,但又沒什麼成就,這也是很多人的普遍現狀。

如果我們想要教育好孩子又想實現自我價值。那麼在孩子到來之前,盡量做好準備工作,包括資金、家庭支持等,更重要的是父母首先應樹立良好的人生觀,教人先教己。總之不要讓孩子的教育遲到,不要得不償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