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消防博物館。(市府提供)

2018-08-08 10:49

〔記者王駿杰/新竹報導〕新竹市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遺址、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議上週於文化局召開,而位於中山路鄰近中正路的「新竹市消防博物館」,經委員現勘及審議後,決議指定為市定古蹟,成為新竹市第33處市定古蹟。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林曉華表示,消防博物館是1936年(昭和11)年由新竹州營繕課所興建,建物包括六層樓高的瞭望鐘樓和二層樓高的辦公室;1937年(昭和12)年完工,是當時全新竹市區最高的建築。

只要站在建物頂樓,就可一覽竹市全貌,以利掌握火災發生位置與情況,並借由設置於牆內的傳聲筒,將火災資訊立即告知一樓值勤人員,以掌握最佳契機執行行動滅火。

林曉華指出,本次審議中,委員現勘後認為,「新竹市消防博物館」為日治時期消防設施,見證竹市街消防系統的發展歷史,高塔瞭望設施、現代設計造型、以及立面貼面磚裝飾皆具特色。而新竹市消防系統的發展歷史為日治時期公共設施的表徵,消防鐘樓為六層樓高的建築,可一覽當時竹市便於掌握火災發生處理位置,建物具稀少性,因此一致決議將「新竹市消防博物館」指定為市定古蹟。

林曉華表示,目前「新竹市消防博物館」現況保存良好,除作為消防博物館使用外,也為消防分隊使用,具教育推廣功能,已能積極活化再利用。之後將透過公告及宣導,讓民眾對轄內市定古蹟有更多的瞭解,並積極爭取經費,加強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

  • 新竹市消防博物館老照片。(市府提供)

    新竹市消防博物館老照片。(市府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