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次和大人在一起看電視劇,最常問的問題就是: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呀?那時候,我們所認知的世界非黑即白,好人壞人都有固定的形象,不知道有絕大多數人還是處在灰色地帶的。

人性善惡的問題,古今中外我們都在討論。孟子曰:“人皆可以爲堯舜。”相反,人也可以在一瞬間成爲惡魔。

HBO和公視合作推出的最新高分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討論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

這部劇是《誰先愛上他的》編劇新作,演員陣容方面不但有15年後迴歸臺劇的賈靜雯、還有“口碑保障”吳慷仁,以及金鐘獎最佳新人的陳妤。劇情以新聞媒體的視角展開,圍繞着重大的社會案件講述了幾個家庭之間,不同立場、不同參與者的故事,一共十集。

播出兩集後,豆瓣評分就已達到9.3,這個成績是很亮眼的。

故事從一起隨機殺人案講起,殺人犯李曉明對着觀影人羣掃射,造成了九死二十一傷的悲劇。李曉明被關押,然而李曉明的家人、死傷者家屬,還有爲李曉明辯護的律師,卻要面對着天翻地覆的生活。

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在面對記者採訪時,突然被受害者家屬潑糞。

回到家裏,王赦面對老婆和岳父岳母很羞愧,但他還是要堅持做這樣的工作,好在老婆和岳母都理解支持他。

但是王赦終究要被世人側目看待,在大家心中他和李曉明是一夥的。

王赦還被網絡暴力,面對侮辱惡搞他的網友,王赦很看得開。

同時他的當事人李曉明也不配合他。

面對種種壓力,王赦都扛了過來,他想查出事情真相,警醒世人,而不是爲了泄憤快速把李曉明處死。

另外一方面,李曉明的家人也承受着巨大的壓力,經歷了這種事,他們在社會上也無法立足。

一家人出門要帶口罩。

來到受害人的靈堂前不敢進去,受害者那麼多人根本道歉賠償不過來,夫婦倆在門口下跪。

家裏的麪館被人破壞,爸爸要賣房賣店來賠償受害者家屬。

家裏來的電話都是大衆的謾罵,還有人在門口守着砸門。

全家人一蹶不振。

李曉明父母被警察傳喚,結果被各家媒體圍攻質問。

李家的女兒李曉文後來也改名叫李大芝。

媽媽告訴她以後誰在問她家人的情況,就讓她說都死光了。

媽媽不願意拉女兒下水,毀了女兒的未來。

一個人生活的李大芝經常披頭散髮,性格孤僻了起來。

想念媽媽的時候只能發信息,但是從來沒有迴應。

在電視臺實習好不容易嶄露頭角,最後她發現上司宋喬安就是哥哥李曉明施暴的受害者家屬。一邊是新聞理想,一邊是道德枷鎖,這讓李大芝陷入困局。

其實,哪位父母希望教育出來一個殺人犯孩子,我們爲什麼要把家屬逼向絕路?這早已不是滅族連坐的時代,爲何大家還會有這樣的思想?

受害者家屬方面的情況以宋喬安劉昭國一家爲代表。宋喬安是新聞臺主管,劉昭國是網絡先驅報的創辦人,兩人工作上理念不同加上兒子意外被李曉明槍殺,導致夫妻關係破裂。

宋喬安也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兩人僅剩的女兒也因爲家庭關係不和,而過早成熟,失去了童年的歡樂。

夫婦兩人都是受害者,但其實他們自身也有着問題。

作爲媽媽,宋喬安不夠關心女兒,連女兒的生日都能忘。

經常酗酒,成爲一個酒鬼媽媽。

因爲兒子被殺害,宋喬安性情大變,被人在背後說是壓榨員工。女員工破水了還要戰鬥在一線,宋喬安對此只是埋怨她爲什麼不算好生產時間,導致耽誤了工作。

爸爸劉昭國有過外遇。

作爲媒體人,同時又是受害者家屬,劉昭國起初無法公正的去做新聞策劃,他是帶着私心的。

圍繞着這起案件,幾條主線穿插進行,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當事件發生後,所有人的反應。

無論是加害者,或是因他而飽受折磨的關係者,他們都不是絕對的善,也不是絕對的惡,社會上對他的評價也不一定是真相。

就連李曉明,他是殘暴的殺人犯,但同時他也是有擔當,不願意連累家人的人。

王赦律師就是想調查李曉明背後的故事,從而對類似事件加以預防,這關乎到每個人的生存,然而公衆卻只想用李曉明的死來泄憤。

這部劇不止講了李曉明案件,同時還牽扯了其他的事件,從而表現出人性的可怕。

第二集中就引申出了關於精神病患者在社會的生存問題與偏見。

政府要建立康復之家,其中會有很多精神病患者入駐,這引得民衆遊行反對,大家對精神病患者的社會危害性存在誤解。

在YouTube的評論看起來對精神病患者也充滿着敵意,爭做鍵盤俠,維護心中的正義。

接着就出了一起幼稚園發生疑似精神病患劫持幼童事件。消息還沒經確實,媒體就報道幼兒園的孩子們被挾持,而且一口咬定挾持者是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被污名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媒體的錯誤宣揚。

旁觀者沒有搞清事實,就開始宣揚精神病患者對正常人有多大危險,造成民衆恐慌。

新聞媒體爲博噱頭,爲收視率,不顧職業道德,宣揚這種輿論。

好在宋喬安有着很好的新聞素養,在所有媒體報道是精神病挾持幼稚園時,她沒有急着跟。

而是趕快選擇做新聞專題報道,連線康復之家,搜尋以往精神病患者的報道,最後找精神科專家解讀。

這樣的反應是專業且沒有漏洞的,不會產生虛假新聞。在此之前,喬安就跌了這樣一次跟斗。有一次新聞直播時,有一則普吉島酒店爆炸的突發新聞,很多電視臺都報道了。

但是喬安按兵不動,因爲沒有任何覈實的證據,她要先抓緊時間調查。結果被上級領導催,領導說“要贏就是要快”,沒辦法喬安只能先報道這則新聞。

結果報道完後來了消息,證實這件事是假的。

媒體作爲引導輿論的一方,承擔着重大的社會責任,而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卻成爲了傳謠鏈的上游。

僅是開頭,這部劇就已經引出了法律道德的拉扯、媒體亂象、精神病患者的污名化,家庭關係的話題,讓觀衆反思了關於善惡的分界。

“不要挑戰人性”是李大芝老師對她的忠告,同時也是這部劇的主題。

人性是多面的,好人壞人站在不同立場來看結果可能也不同。而我們判斷善惡有時只憑個人感受,這種情況下很容易一葉障目,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從而產生了偏頗,做出極端行爲。

這就是劇名“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本意,善惡在一念之間,我們與惡可能也有一步之遙,殊不知一進一退之間,我們就可能成爲了“惡”的幫兇。

就如《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目書中所寫的:我們對善惡的沉迷,對惡的着迷與追打,是疏離社會的附魔羣像。我們與惡的距離比你想象的近,因爲我們往往假善惡之名,行自我證明之實。只要是快意恩仇都是充滿了一念無明,哪裏來的善惡。

有人認爲這部劇是在爲殺人犯開脫,是一個聖母劇。但其實這是編劇在直面公正地告訴觀衆有這樣的社會問題存在,提供了另一種思考的可能性。

就如東野圭吾在《虛無的十字架》裏給讀者拋出的問題:

如果你的家人被殘酷地奪走,你希望該如何處置犯人?

如果犯人並未把死刑視爲懲罰,至死仍未反省,死刑又有何作用?

《我們與惡的距離》的觀衆也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加害者一面瘋狂殺戮一面擔心家庭,加害者家庭一面備受譴責一面無辜牽連,受害者家庭一面承受失親之痛一面有着道德缺陷。

在人人喊殺的社會反響下,這部劇很理智地去剖析各個羣體的心理,這樣做還是蠻大膽的。以往社會案件被報道後,大家只是在當下產生討論,但沒有多少人能關注到後續發展,而導演就是把目光關注到案件過後所帶來的一系列動盪上,包括與之有關聯的人會產生的心理創傷。

除了立意之外,這部劇的製作也很用心,每一集的片頭都是YouTube上鍵盤俠的評論,每個字一點點漂浮起來,最終匯聚出片名。這樣的處理十分有衝擊感,讓觀衆真切的感受到,在網絡世界不明就裏就去發表評論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而且這部劇每一集都圍繞着李曉明殺人案展開,中間則會引申出別的事件來爲主線故事去推進,但最終結尾都會留下個懸疑點。

比如第一集李大芝得知上司宋喬安的兒子是哥哥殺的後,她回憶起當初事發後一家人生活的窘迫。面對宋喬安,她還能否繼續待在公司裏,結尾給我們留下了懸念。

第二集挾持幼兒園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在挾持,是不是有精神問題,我們都不知道,需要等到第三集來揭祕。

這麼做的目的是讓觀衆產生好奇去追。目前所有的疑惑還沒有得到解釋,可能是後面埋的伏筆,所以每一處細節都不能忽視。

當然演員的表現力夠強也是吸引大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賈靜雯,雖然15年沒有拍過臺劇,但演技還是上乘。

賈靜雯在劇裏演的冷酷職場女強人很恰當,她有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場。

公司裏雷厲風行的她,回到家裏卻是最軟弱的,女兒排斥她。

和老公無休止的爭吵,幾乎都耗盡了她的全部精力。

但是當她把所有防備卸下,敞開心扉“示弱”的時候,她又是那麼想讓人呵護。

爲數不多的落淚,足夠打動人。而且賈靜雯設置的很巧妙,先是輕微的挑眉,然後隨着話的說出,眼淚像掐着點一樣從眼眶滑落。

和丈夫關係緩和後,賈靜雯轉過頭衝着丈夫苦笑後迅速回頭,面對丈夫還是有一點尷尬。

宋喬安也在裏面誕生很多金句。

最討厭抱歉,有本事不要犯錯。

面對李大芝的新聞理想,她拋出了橄欖枝:敢不敢踏進現實的世界。

宋喬安對於社會的認知,句句扎心,但又是血淋淋的事實。

賈靜雯的出色發揮無疑是爲這部劇錦上添花,很難想象還有哪個演員可以把堅強和柔弱合爲一體,每一個單拿出來都不覺得有違和感。

裘裘始終認爲一部劇的成功不止應該體現在劇本身,還應該讓觀衆發散思維,產生一些反思,甚至有可能會推動社會的發展。這樣的劇不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可以稱之爲一部有意義的好作品。很欣慰,《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這樣一部好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