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脚屋的兴建方式是以减少对大自然的大肆滥垦滥伐开发为主,不管在海上、山林、平地或河谷皆因为不需过度整地开发,只需简易搭建即可。建材从稻草、竹子、木头、钢骨、H型钢...都有

H型钢

(上图)这是典型的昆士兰屋,有点像东南亚的高脚屋不同的是在东南亚屋子的一楼是放养动物等,但昆士兰屋的屋子会架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天气热可以通风,并且很有趣的是昆士兰屋搬家才叫真的搬家,因为它是整栋屋子放在托车上可以从甲地搬到乙地喔!

台湾原住民当中,泰雅族也有兴建高脚屋的习俗,不过传统泰雅族人真正住在高脚屋上的人不多。 传统的泰雅族高脚屋,主要是为了永久保存族人的粮食。过去泰雅族人多以旱田耕种为主,收成不多,谷仓的建筑大约只有1坪~5坪左右。高脚屋的设计也是为了防止老鼠及其他动物爬上谷仓偷食,此外还在高脚处加设防鼠板,达到真正杜绝老鼠的目的。 (真的很聪明)

 

现代化的高脚屋,饭店旅馆都采用高脚屋的建筑方式,非常有异国风

有一种“干栏式”民居(俗称“高脚屋”)一般的高脚屋不是多层楼房,只是分上下两层。

从第一代高脚屋到第三代高脚屋,现在南沙群岛主要是较为先进高脚屋的第三代高脚屋。

高脚屋-特征

自古以来,高脚屋就是气候湿润,雨量充足的亚热带地区一种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

一般的高脚屋不是多层楼房,只是分上下两层。最初,高脚屋用竹子盖建,后来逐渐发展为以木材为主。

屋的上层住人,下层无墙,只有数根木桩,用于放置家具和其他物品。

水上Villa 峇里岛风的高脚屋散发浓浓的异国风情

马来西亚地区的高脚屋,通风又安全,而且挑高视野非常好ㄡ

东南亚国家由于地势不平、容易淹水或沼气湿重,为因应地理环境的因素,发展出了深具特色的建筑:高脚屋。
传统的泰式高脚屋,最早是用竹子和茅草搭建而成的,到后来才演变成为由坚固的木头兴建,以避免动物、洪水等灾害。而在泰北的高脚屋,除了实用的功能外,更多了象征牛角的V型的屋顶招财装饰!所以,住在高脚屋里,是件愉快幸福的好事!
贴心的小提醒就是:
寮国、泰国、缅甸地区的高脚屋,大都有脱鞋子的习俗,请尊重主人的规定,脱鞋进入,放缓脚步,轻声慢走

  

为了重塑高脚屋在泰雅族里的历史,苗栗县马达拉观光产业协会理事长黄文志发起重建高脚屋的计划,

运用自然工法在苗栗县泰安乡的士林村、象鼻村和梅园村兴建四十多座高脚屋。

 

  

一进到房里,你会感觉好像走进位于热带雨林深处的渡假小屋一般,

 

高级马来高脚屋内外干净整洁 楼梯间美化舒适

高脚屋下是左右邻居交谊厅、也是停车场,有没有像早期日式房屋?只不过桩脚较长

 

高脚屋的兴建方式是以减少对自然的开发为主,低干扰,不破坏水保为前提。

有没有像水笔仔,露出脚来?

20110619341.jpg  (照片提供:凌云山庄)

哇!在苗栗狮潭也有类似的高脚屋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绿建材H型钢,很环保.

 

 

 

 相关照片、资料来源:雅虎、google网站、凌云山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