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王。今天,我來和大家分析下劉表和劉備的這個問題。

劉表對於劉備,肯定有防備。但最主要的還是利用劉備,而不是殺了劉備。畢竟在漢末三國亂世,各個諸侯都是求賢若渴的時候。曹操都不敢殺劉備,怕影響自己招賢納士的形象,更何況劉表。劉表不殺劉備的原因,下面我詳細分析下。

第一,劉表在荊州過得也不容易,荊州內部矛盾重重。劉表的統治權威,一直在受到各方勢力挑戰。而,此時同是劉氏宗親的劉備到來,劉表可以借用劉備這樣的人才來平衡內部矛盾。

劉表得荊州靠的是荊州幾大士族,蔡、蒯、向、黃。這四大家族牢牢的把控著荊州的權力,幾大家族不僅互相爭權奪利而且排斥外來人才。尤其是蔡瑁和蒯越為首的蔡、蒯兩個家族,把持了荊州主要實權。蔡瑁還參與荊州繼承權的爭鬥,更是劉表的心頭大患。所以,黃忠、魏延、甘寧等人,雖然都是難得的人才,但是劉表也沒法重用他們。

事實上,劉備和當地士族的關係也不好。蔡瑁還設計殺劉備,幸好的盧馬救主,要不就沒有後來的三分天下了。劉備大難不死,也不找蔡瑁報仇。證明劉備也知道荊州各個勢力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成大事者,必須能屈能伸。

劉備不是袁尚,出了名的仁義之人。劉備到荊州以後,果然一直在支持劉表。

第二,劉備在當時名聲很好,又是皇叔。如果劉備對自己沒有直接威脅,沒有諸侯會殺劉備。而劉備當時,被曹操趕到荊州以後,可以說沒有實力和劉表掙荊州,劉表的威脅還是在荊州內部。

我分析,劉備從201年被曹操趕出汝南,到208年赤壁之戰,在荊州養膘八年!可能此間,劉備已經沒有爭霸天下的豪氣了。幸好,這八年劉備沒被蔡瑁等人弄死,還等來了諸葛亮和赤壁之戰。

劉備在這八年間,也是人窮志不斷。劉備見劉表時,說過「髀肉復生」的事,說自在荊州太安逸了,沒有作為。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

這樣的劉備,實在是對於劉表沒有威脅。

第三,劉表年老,沒有稱霸天下的志向了。已經不是那個單騎平定荊州的劉表了。當時的荊州,除了蔡瑁等人,還有很多人並不全在劉表控制之下。南陽郡在袁術手中;長沙在太守蘇代手中;華容縣的貝羽擁兵自重,根本不聽指揮;襄陽城裡的張虎、陳生等地方實力派他指揮不動,等等。

劉表喜迎劉備來幫自己站台還來不及,怎麼會想殺劉備?劉表覺得劉備仁義,臨死時託孤劉備,也是希望劉備能幫助自己,別讓荊州改了姓。


以劉表的高姿態,他不會拒絕劉備來荊州,但也不會重用劉備。荊州不是沒有人才,諸葛亮、黃忠、魏延、甘寧等人,在荊州都得不到重用。

這種局面,首先是劉表自己的問題,作為父母官他是個好人,但在亂世並不積極進取,只想保住荊州。曹操與袁紹對陣多年,他既不幫曹操、也不幫袁紹。劉備建議趁機襲擊許都,被劉表拒絕。

第二,劉表對劉備不信任。劉備一直在荊州獨立發展,劉表對其「陰御之」。劉備在新野幾年,劉表就不放心了,讓他駐紮樊城,就在劉表眼皮底下,方便控制。劉備後來奪取益州,劉璋跟劉表與劉備關係一樣,也是漢室宗親,看來劉備還真的不可靠。不讓劉備掌握重兵,是因為害怕後院起火。

從能力來看,劉備「四失妻子五易其主」,一直換主子、一直打敗仗,不管換誰,恐怕都不敢重用。

劉表的家庭也是一個因素。劉表最寵愛的小老婆蔡氏是荊州人,家族實力雄厚,宗族子弟蔡瑁等人有一定能力,他們都支持劉表的小兒子劉琮。當時的局面下,劉表甚至連立儲都無法作主,若要重用劉備,更不被蔡氏家族容許。


我們知道劉備因為根基的問題,先後投奔了以下勢力,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劉璋(後面這個是去幫忙),不僅沒有被殺害,而且還受到了極高的禮遇,從總的原因來說有三點。

第一,劉備這個人有仁義,名聲極好。第二,劉備是個英雄,過來是能幫忙的。第三,劉備在落難的時候來投奔,如果殺了,就會讓其他人不趕來。當然在以上各個勢力裡面,情況還會有些不一樣,比如在曹操那裡就沒有第二個原因。

那我們再來看看劉備與劉表的情況又是怎麼樣呢?我們逐一來分析。

第一,荊州內部總的來說,劉表並不能完全掌控整個荊州,而是與荊州四大家庭蒯氏,蔡氏,黃氏,龐氏共同控制荊州的,劉表本來是單槍匹馬入荊州的,正是在蒯氏與蔡氏的幫助下除掉了荊州的其他勢力,才當上荊州牧的。

另外從劉琦的例子也很好的說明這一點,就是劉琦是劉表的長子,個性長相呀很像劉表,劉表其實是很喜歡他的,但是他的次子劉琮後來娶了蔡氏的侄女,那麼蔡氏就很喜歡劉琮,劉表也不得不喜歡這個劉琮了。劉琦為了避禍,不得不到江夏去當太守。

另外得說明的一點,劉琮劉琦都不是蔡氏的兒子,都是前妻所生的。這一點三國演義是不符合歷史的。

第二,劉表與劉備的關係是一種合作又是競爭的關係,劉表的荊州主要有兩個敵人,一個北面的曹操,一個是東面的東吳。那麼劉表需要劉備一起共同對抗,所以劉備就駐守在荊州的北部新野。

而劉備畢竟是個天下聞名的英雄,劉備收買人心也很厲害,劉備在荊州的這段時間內,沒收去跟地方的士族,豪強接觸,以擴大自己在荊州的影響力,(這套方法在劉璋那裡也用)所以劉表表面對劉備十分的客氣,但私下還是十分防劉備的。

第三,劉表對劉備沒殺心,但是蒯越與蔡瑁有殺心,有一次劉表宴請劉備,藐越和蔡瑁就想趁此機會拿下劉備,被劉備發覺,劉備假裝上廁所就騎著的盧馬跑了,一直跑到城西的檀溪水邊,然後的盧馬一躍三丈,就跳到河對岸去了。

的盧救馬的故事,不僅僅是三國演義的,而是歷史。


為什麼不能殺劉備?為什麼劉備即使在袁紹、劉表處也不是下屬?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基本上沒有人答到點子上。

兩方面原因:

1、劉備本身能力強大,劉關張在當時都是屬於能戰之人。別看劉備好像被曹操打得四處亂串,但別忘了他也是領軍滅了袁術。因此各諸侯都希望能借劉備之力征戰。

2、但第一點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第二點。劉備反曹操,而且有反曹操的大義名分。收留了劉備,就可以名正言順與曹操打仗了。

可能說到第二點大家覺得很不能理解,但實際就是如此。劉備有雙重身份都是很有用的。

1、皇叔:比曹丞相更親近皇帝。

2、衣帶召:很多人不關心政治,實際上政治是需要大義名分的。而衣帶召給了劉備討伐曹操的名分。(不管是不是偽造的)

因此,只要是對天下有想法之人,都不能輕易殺劉備。而只能和他結盟,等到人心不思漢後才能稱帝。(孫權就是這麼乾的)

這裡說一下東吳的問題,東吳從200年評定江東後,208年赤壁之戰,期間幾乎沒有軍事行動。這除了跟孫權新君初立有關之外,更重要的是東吳沒有很好的大義名分來征討劉表,曹操。此時孫權的身份是吳侯,屬於漢臣,劉表也是漢臣。對荊州用兵必將引起荊州軍民的強力抵抗。事實上也是如此。

為什麼劉備能入川,而周瑜不能。除了周瑜早亡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劉備有大義名分,劉備取代劉璋,蜀人的抵抗沒那麼強(也折了龐統),至少有一半的帶路黨。而周瑜入蜀就不一樣了。


1.劉備是劉表邀請來的客人,一般情況下誰會對客人下手。

2.劉備和劉表無冤無仇,而且是同宗。

3.形勢不允許,劉備投靠劉表時,曹操已經打敗袁紹,下一個對象就是劉表的荊州。劉表的情況是兵足將少,荊州兵有十多萬,將只有蔡瑁張允之流,魏延黃忠只是劉表手下太守的一個偏將,連獨擋一面的大將沒有,如果曹操攻打荊州時劉表還在世,劉備絕對是劉表的左右手,這種情況下誰會自斷雙臂。

4.劉備對劉表沒威脅,從劉備投靠劉表前的經歷來說,劉備的人品很好,值得信賴,連徐州都能讓可以看出,而且而且無兵。

5.劉表投靠劉表前,劉表方是蔡家一家獨大,劉表也希望劉備能制衡蔡家,上位者都不希望一家獨大造成對自己有威脅的。


謝邀,劉表沒有殺掉劉備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

就像題主所說,

劉備無一兵一馬,那殺了他有何用?並且這可是劉皇叔,殺了以後恐怕自己的荊州亂的更快!

劉表看似是荊州之主,但我們都知道,四大家族各有其勢,僅憑劉表一人是無法坐穩這個位子的,當時又趕上劉表下位,誰繼位的問題,各個家族的干預導致劉表將要控制不了局面,所以劉表內心的希望是劉備來幫他的,給他出謀劃策,管理好荊州。

當時劉備無一兵一馬,殺了則不仁不義,不殺還可用之,兩全其美的事,作為荊州之主肯定能想的到!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


都是漢高祖的後人,大漢宗親,非旁人可比,當時曹操已基本上統一北方,曹操的野心,路人皆知,遲早會進攻荊州,外有曹操大敵,內有蔡氏兄弟把持,劉備的到來,外可以,抵禦曹操,內可以制約蔡氏兄弟,重用劉備,比殺劉備,要好的多,劉備的戰將,也不是吃素的,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