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在2013年的一篇paper里就已經探討過這個問題。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wp-content/uploads/2016/12/vc13lan.pdf?

www.microsoft.com

數碼和膠片色彩的本質不同,在於記錄方式。數碼的記錄方式,是在sensor前放上三種濾光片,把濾光片所對應頻率的光強記錄到sensor的不同點上。在顯示的時候,把三個值分別用RGB表示出來。這裡,RGB之間是完全獨立的,沒有重合的部分。

膠片是用材料感光的方法記錄三層,每一層對應一個頻譜映射函數。在需要顯示的時候,是用白光照上去,相當於是拿全光譜去點乘那個映射函數,得到RGB的顏色。在沖洗的過程中,也可以調整這個映射函數,達到自己的要求。

而人眼看東西的原理,用的也是類似膠片那樣的頻譜映射函數:

很明顯可以看出,RGB之間不是完全分開的,R和G有很大的重合,甚至R和B也有一些重合。人眼看到的R或者G或者B,是全光譜點乘人眼頻譜映射函數得到的。

有了這個原理基礎,就可以考慮如何用數碼的方式「完美」重現膠片了。

首先,只有RGB三個通道不行。需要採集全光譜。我們的實驗是採集了400nm到1000nm這個波長範圍內的50個不同頻率下物體的黑白圖像。所以這裡涉及到了窄帶濾鏡和黑白數碼監控攝像頭。因為在不同波長下,光的折射程度有所不同。我們在更換了窄帶濾鏡後,都需要重新對焦才能很好地拍攝。我們沒做自動系統,全是手工操作,所以這樣一組圖往往要花費幾十分鐘才能拍好。把這50張圖都採集到之後,就可以插值出全光譜的響應了。同個物體在不同頻率下長得很不一樣。

有了全光譜的圖像,我們就可以在顯示過程中任意的修改映射函數,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如果把膠片的映射函數得到,就能很好地恢復出膠片的效果。

最後放一個美顏相機都做不好的能力:任意調節不同年齡的膚質。不同頻率的光能深入皮膚的不同層面,反射出來的也不同。所以通過全頻譜拍攝,就能選擇某一波長的圖像為亮度,把普通拍攝出來的RGB圖像的色度結合進去,得到粗糙或者細嫩地皮膚效果。


10.26補充

沒想到會有很多大神翻牌子,之前的答案語言有些激烈,想再做個補充。4個月過去了,對膠片的特性有了些新的、定量上的理解。還是堅定地認為數字與膠片的差異不是廠商技術問題,而是設計上的差異。也相信如果方法得當,在對畫質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兩種材料的色彩表現可以近似匹配。

這個問題提出的心理本身就很有趣,有點像在問」數字真的這麼萬能嗎「。它更像是對」後期萬能論「的懷疑,或者是對數字技術的懷疑。這個問題確實需要腦洞、知識、理論討論和真正的事實,證實或證偽這些懷疑。所以,數字技術才是問題的主角,我在這種問題下面說實際的流程、實際設備的性價比,確實有點耍流氓。

膠片的質感哪裡來?或進一步問:攝影圖像的質感從哪裡來?當下主要有三大類猜測。

  • 材料精確性帶來質感:主要是說解析度、採樣精度、數據處理的」正確性「——簡而言之,圖像只要更窮盡真實、失真度更低,就會更有質感。
  • 材料傾向性帶來質感:主要是以某種奇怪的方式的偏色,或某種奇怪的曝光特性,或者幾種傾向性以某種奇怪的方式融合起來,帶來了所謂」質感「。材料的傾向性會減弱某些」差異性「,帶來相對固定的圖像風格,這種說法也很有市場。
  • 流程的缺陷帶來質感:這其實是說精確性的缺失帶來了傾向性。而且這種精確性的缺失不是攝影材料帶來的,而是流行的處理流程帶來的。

只說數字與膠片的對比,據我所知是這樣:

  • 材料精確性上(也就是本回答主要討論的問題),有:
    • 負片的優勢是對場景作低反差複製,(極大)方便數字採樣;
    • 負片是模擬信號,但如果不彩放,終將逃不過數字採集。
    • 數碼的優勢是信噪比高、雜訊更小,同畫幅解析度更高。
    • 數碼的數據處理流程被廠家固定,很難犯錯,人為誤差更少。
    • 數碼有馬賽克,帶來信息的相對缺失
    • 數碼有Raw的壓縮
  • 材料傾向性上,主要有:
    • 光譜特性的差異使膠片色彩分離度高,但極大降低了不同光源下的色彩一致性,在劣質光源下幾乎沒有保真度。這可能正是數碼設計得極其中性的目的
    • 膠片為了校正相紙的跨通道採樣引入了色罩,它本質上是作用在減色法上的」色彩矩陣「(我曾經數學上推導證實,小範圍公布過),或者是一種非線性的」指定色彩空間「的操作。
    • 膠片為了進一步校正色罩未校正的中灰灰階偏色,引入了三個色層Gamma的差異,你可以看到一些低端膠片的特性曲線三個層幾乎是平行的,而專業底片是不同的。
    • 膠片的曝光特性有肩部和趾部。
    • 色罩等校色方案與曝光曲線同時作用,形成了一些極其非線性的高光和暗部特性。
    • 數字也有傾向性,主要是消Bayer演算法的問題。但個人覺得這主要來源於大眾對它的不信任。
  • 流程缺陷上,主要有
    • 數碼上流行一些很破壞物理連續性的修圖方法,突破了人對不真實性的判斷閾值,使得不專業的數碼作品相對讓人難受;
    • 數碼和膠片的高感都無法獲得高質量圖像。
    • 膠片掃描時使用寬光譜特性的掃描儀,會增加跨通道採樣。而這正是色罩想要消除的因素,是傳統彩放流程極力避免的事情。
    • 膠片校色時,不消除中灰灰階的偏色,也就是保留高光和暗部的偏色,聲稱偏色是膠片的質感。我的方法可以有效校正中灰偏色。
    • 膠片校色時不匹配場景反差,一味地拉大反差。

我堅信膠片或數碼都沒有玄學,只要實事求是地窮盡了差異,就絕對可以模擬,而且是無法分辨的模擬。但是,膠片是拿來就用的方案,而數字需要不斷地窮盡...這時,關鍵問題在於,個人用家只能做」流程缺陷「的模擬和部分」材料傾向性「的模擬;其餘的材料差異必須交給廠商去做

這時,關鍵問題就是性價比:

6.10補充

看到有人在吵,我也是服了,情緒上不得不吹一波膠片。先說句得罪膠片黨的話,如果只在用屏幕復現影像這個前提下說,真當科技不進步了?數字當然能模擬膠片啊,黑洞都拍下來了,這點事兒人類還搞不定?膠片拍的科幻電影特效都是電腦做的,真當膠片感是玄學?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真當科技進步還免費給啊...

先說結論,在惡劣的各類自然光條件下用一塊不變的攝影材料拍照,想達到類似的質感表現,膠片比數碼便宜,而且膠片還不是「不變」的攝影材料,它的iso是可以挑選的!(數碼有analog gain,但那並不算是真的改了iso,頂多算提高採樣效果的技巧,於是出現了iso越低寬容度越大的奇葩特性)

個人覺得膠片沒什麼好吹的,膠片質感雖然有偏色、色相的總體旋轉和顆粒的貢獻,但你不太能說這些都是好的貢獻;個人認為,膠片的優秀的顏色質感本質上是影調總體上無損地壓縮並固定到一個密度區間內,從而降低了數字採樣的難度。而且只有三個染料層,也就是光譜分布極其簡單啊!!哈蘇x5聲稱Dmax為4.9,也就是說這玩意兒有16.3檔的動態範圍!最怕的是膠片本身就好採樣,而且人家掃描儀還比你相機好,唯一可惜的是掃描儀感測器和膠片染料的對應關係一直沒人做標準化。

數字採樣的最大問題是採樣的工況實在太惡劣了!這種情況下還想要連拍!?好端端的兩千萬像素14bit被壓到不到50m的文件里...而且真的好好拍的話,數字一點也不比膠片快,也不比膠片方便。能極大批量生產的相機製造商就沒太把質感放在第一位,便宜沒好貨。

怎麼才能追得上?那當然是反差、曝光精確控制的大量人工光打上去,然後用各種提高採樣效率的trick,研究顏色、影調在數字上的操縱方法而不是堆個想當然的演算法,這就是好萊塢可以輕易模擬膠片質感的秘訣。別的都不說,AdobeRGB就是敲錯鍵盤意外做出來的,你真當民用攝影用的東西都是好東西?

所以捨不得買16bit中畫幅,想要極佳的質感,還想拍自然光的,老老實實用膠片吧。

原:

數據上能不能?能做到近似,你把膠片特性曲線、三個色層感光和染料的顏色偏移測量一下應用到數碼上,大差不差可以獲得和膠片掃描檔差不多的文件。也就是在屏幕上看可以做到差不多,再細緻一點的話兩個材料不同的光譜反應是大硬傷。

輸出上能不能?不能。

個人意見:有兩種材料可以選擇本身就是我們這代人的幸運,為什麼還要互相模仿呢?第一選擇當然是愛用什麼用什麼,喜歡什麼風格就用什麼材料呀,膠片機又不貴


數碼膠片雙修用戶路過感興趣,先概括回答再來細講。

  1. 如果有科學的方法,其實數碼是可以十分接近到膠片感覺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完全可以忽略差異。
  2. 因為科學的方法真的很難掌握,這是世界級難題。不要太看得起消費級相機廠家的實力。也不要覺得消費級相機的感測器有多優秀。
  3. 不願意花錢買高端感測器的話,沒有簡易的方法。
  4. 無關於數碼或者膠片,不同廠家可以說都有不同追求。大家追求的都是視覺上的美感,但每一家的理解都不一樣。
  5. 2019年的話,目前來看最合適的是阿萊電影攝像機。

首先先提出一個很多非專業人士不知道的事實,人眼以及膠片對光強的感知和數字元件有很大區別。很多人知道現在好一點的視頻相機支持Log格式記錄,實際上Log正式模擬膠片乃至人眼的感光模式。在數字信號的世界,光強一倍數據量也就增大一倍,一級比一級來的誇張,但對於人眼來說,光強每一倍提升只是同樣的感知變化。很奇妙的是,膠片這種化學感光材質,和人眼保持了一樣的感受,即Log記錄。這其實是膠片的一個優勢。

但話說回來,Log和Linear之間是可以函數換算的。所以從原理上講數字元件的信號讀取完全可以轉換到Log形式。但問題恰恰在這裡,目前所有消費級RAW解碼軟體和相機直出JPG都不走這一流程,而是Gamma2.2(也有1.8的)轉換。這個轉換是為了顯示器顯示畫面優化的一種記錄格式,其實並不等同於人眼的感知特性。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只要稍微想後期下或者做膠片模擬這樣的操作,數據就會被錯誤修改。因為人眼和膠片的感知又不是Gamma系統。所以合理的流程應該是直接把Linear轉換到Log模式再做調色。然而我上面提到,現在消費級軟體並不支持,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做到這一點。甚至連反運算也不行,因為所有的這些RAW軟體和相機JPG直出都加了很多味精,比如色域壓縮,額外的對比度曲線,風格化LUT轉換等,作為普通消費者根本沒有辦法避免。即使是純Gamma轉換,也需要知道轉換時的Slope和Offset信息,反正我查了很久也沒有辦法得知。在本身就被調過色轉換過數據格式的基礎上想做膠片模擬,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那麼如果我們得到了Log化的數碼數據,可以繼續做模擬嗎?我個人的結論是:只要感測器性能足夠好,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我們看動態範圍,有人說雖然現在專業負片的動態也就14EV,數碼也不是做不到。這話沒錯,負片的線性響應區確實也就14EV。但你不要忘了膠片還有個特性叫肩部趾部,人話說就是膠片天生有一個壓縮高光和陰影的特性。如果你要用數碼感測器去模擬,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要超越這個14EV更多檔才行,然後把超過的部分也做壓縮就可以了。那麼目前來說單次成像,數碼確實還是差一點的。不過看科技發展速度,很快就可以追上,時間問題而已。

不過這裡還有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就是消費級靜態相機的ISO定義。我們知道無論動態多好的靜態相機,它們高光的動態範圍都差不多,一般是4EV左右,好的感測器優勢都在暗部。那麼問題來了,你要怎麼發揮這暗部優勢呢?欠曝拍後期回拉?對,這就是目前唯一解。只有這樣才能模擬出負片超強的高光動態信息。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拍攝體驗問題。現在消費級相機你前期欠曝拍,它不會監看的時候給你補償,你看到的取景畫面都是一團黑,所以這條路是可以的,但其實根本沒法投入實踐中去,因為體驗太差了。更多時候你也只能按照默認的4EV高光動態去拍,所以想模擬膠片的柔順高光其實是很蹩腳的事兒。

這一點,電影攝像機解決的很好。各種Log格式,都是考慮到負片的高光動態而優化的,像Slog2 高光就有6EV,Arri Log-C甚至有8EV,RED IPP2則更暴力達到10EV(現階段是不完全記錄)。而且監看時允許載入自定義LUT補償亮度,這就讓你能夠隨意控制高光和陰影的動態排布。據我所知消費級靜態相機現在沒有一個可以做到。

而且電影攝像機一般都支持Log輸出,後期調色時就更加容易實現膠片的影調和色彩變化了。當然具體效果好不好,還要看調色師的水平了。

說了這麼多只是影調的問題。另外的問題還有色彩。色彩這個就更有意思了,可以說消費級靜態相機的感測器本身就有很大缺陷。如果有朋友了解過飛思的Trichromatic技術,應該知道,大部分消費級相機感測器都是為了最大化光強收集而優化,其對RGB三原色的光譜讀取並不純凈,串擾較大。所以CFA濾鏡的質量也是很關鍵的因素,甚至有時候決定了你畫面後期的餘地。試想,如果對光譜的讀取不完全,不準確,後期如何校正得回來?就好比說紅外攝影吧,如果不做去紅外的修改,根本收不到紅外信號,你後期怎麼變出紅外信號?這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數碼相機的感測器讀不到正確的光譜信息,和膠片的特性不一樣,想要模擬它,那就成了幾乎不可能的完成的事。

說了半天還是回來吹一波Arri,Arri的攝像機從感測器設計到後期處理都是有很厲害的科學家參與的,它們的色彩科學甚至可以說是看家本事。畢竟現在主流拍電影的標配Alexa都不能實現真4K解析度,為啥那麼多導演還指名道姓要它?色彩好啊!RED 8K 96fps 16.5EV再強也比不上Arri的色彩好吸引人。不過RED近年也在努力改進,IPP2升級以後已經改善很多,期待以後的表現。

所以講了這麼多,我就是想告訴大家,要用數碼模擬膠片,消費級機器有本質的缺陷。這不是後期水平的問題,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要麼好好拍膠片,要麼等未來科技發展,啥時候消費級相機也能體驗頂尖的色彩科學了,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不過我覺得吧,現在可換鏡頭相機總體市場都在走下坡路,這樣的美好願景估計也等不到了。。。華為南步旺!!


我不知道能不能完全模擬~不過,在寬容度之內,非陽光、非逆光的情況下,應該是比較可能模擬的。

所以~我和鴨哥一商量,讓大家猜猜試試。單純的猜也沒勁,所以搞了個獎池,不多,但本著求真的態度,來玩。主要目的還是希望把這個搞的有趣一些。

大家來猜猜吧。

是的,有坑。

至於是否答非所問,沒必要來把我批判一番,去猜吧

如果你都知道膠片和數碼的奧秘?那就算考試吧,看看能滿分不?

@grapeot

數碼真的能模擬膠片嗎??

www.zhihu.com圖標

1 在全畫幅數碼素質全面超過135膠片的今天,為何仍然不能在官感上達到135膠片的效果?

這個說法是錯的

2 如果可以,那麼為何現在(2019.5)的機內濾鏡模擬膠片(如富士)仍然達不到自家膠片的效果?

相機廠商玩命把畫質弄上去不是為了拿來埋汰的。

4 如果可以,那麼我們如何快速簡易的達到類似效果?

沒有特別簡單的辦法

3 數碼廠商與膠片廠商所追求的表達效果是相同的嗎?

不是

4 哪一家的數碼調教更適合模擬出膠片的效果

每一家

PS:題主您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


數碼目前確實難以模擬膠片,別的答主說了。

但是我說一下目前一些膠片玩家存在的問題。

掃描儀選擇了富士sp或者諾日士(特別是sp3000),出來的照片經過了一堆亂七八糟的預設,變得不倫不類(數碼不數碼膠片不膠片,高檔低檔膠片色彩都一個樣子了,我剛入的時候不懂掃sp3000,ektar100和c200愣是成了一個調子)。結果反倒成了膠片模擬數碼,還弄的大家認為富士sp的垃圾色彩就是膠片風。

現在我搞了個v850,感覺好多了,至少色彩還原好了不少。

建議膠片玩家選擇掃描最起碼是愛普生v750/v850/這個級別的掃描儀,至少還原的比較真實。再好一點可以選擇尼康5000/8000/9000ed,頂級哈蘇x5。(不用自己買,很多店裡面有,閑魚也有個人提供掃描)


1. 在全畫幅數碼素質全面超過135膠片的今天,為何仍然不能在官感上達到135膠片的效果?

很奇怪的問題,意思是為何當下感測器紙面參數可以碾壓膠捲了,為何在感官上似乎數碼不如135底片?

首先,我姑且認為你說的全畫幅數碼素質是基於數碼感測器的RAW被解釋再修飾後的數字圖片來評判的。那麼底片如果不過掃描儀,直接用暗房工藝放大,它確實可以現實一些「數碼上無法解釋和存在的色彩」。從某種意義上說,模擬記錄的信息量一定超越數碼化的,只不過人眼是否能辨別,是個問題。

這裡有個有趣的事。如果我們觀察底片(比如反轉片),或者觀察最後的放大相片,和一般意義上的觀察數碼照片(通過屏幕觀察數字圖片)相比,這本質上就是一種關公戰秦瓊。但如果我們把數碼照片優化、並且「模擬膠片」後再輸出至模擬介質上(比如列印),那這種比較在一些雙盲實驗里,已經可以達到不可辨。

其次,如果你是拿135底片掃描後的結果(實際上也是個RAW,一樣需要解釋並修飾成為數字圖片才能被人類所感知),拿來和屏幕上回放的,由RAW解釋後並優化的數字圖像比,事實上已經不存在明顯的觀感差別。已經有很多網路的雙盲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2. 如果可以,那麼為何現在(2019.5)的機內濾鏡模擬膠片(如富士)仍然達不到自家膠片的效果?

首先,機內濾鏡的效果目前還是比較粗糙的,這受限於演算法和相機內的處理能力限制。

如果是按照回答1里的數碼稿對數碼稿的比較來說,經過優秀後期處理/優化的數碼照片,完全可以在觀感上接近膠片掃描稿。

具體的參考回答1最後提及的雙盲實驗,那些就是模擬的好例子,不過目前這種模擬離不開人眼的觀察和人腦的最後調整。

3. 如果可以,那麼我們如何快速簡易的達到類似效果?

目前不可以快速簡易地達到類似效果,請期待AI技術。

但如果你的目的並不是為蒙蔽從業者,其實包括VSCO在內的一系列App,甚至包括一些AI後期演算法,已經可以滿足需要。

4. 數碼廠商與膠片廠商所追求的表達效果是相同的嗎?

是也不是。

首先,你說canon是不是數碼廠商呢?顯然是,那huawei是不是?我也可以說是,因為他們也生產相機(比如p30),他們的相機比較之下,所追求的成像表達完全不同。甚至大家都知道,如果均以機器內生成的jpg來比較,canon、nikon、sony這三家目前的傾向都不太相同。

而數碼一側,RAW的生成關係最大的是感測器。這本質上是個電子科技問題。作為圖像感測器,他是個SoC產品。那麼它們是有性能指標的。以前我們考慮的是絕對解析度、信噪比、大小、功率、讀取速度,現在還要考慮PDAF性能等,這個是半導體設計問題,它們有理性的硬參數——實際情況是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設計重點,索尼大量的感測器同時在售,就是為了面對不同的產品需求。

再說RAW數據解釋為數碼圖像的解釋引擎,這裡最有趣的就是ACR和CaptureOne之爭,如你所見,即使一樣的RAW,在送進ACR和CaputreOne之後,各自所得出的數字圖片的觀感各不相同,更不用說還有後期、工作流程、色彩空間等一堆可能會影響的軟體變數了。

數碼廠商追求的表達效果,這就是一個偽命題:假設數碼相機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誕生優秀的可回放的數碼圖片,那幾遍我都用a7r3+fe55,以CaputreOne工作流程出來的默認參數片放在windows上看和以Adobe工作流程出來的默認參數片在osx上看都不是一樣的。大家的追求的表達效果……倒不如問你後期追求的表達效果——因為那至少是可控的,是你主觀的,可感知的。

膠片廠商也一樣,不同用途的膠片所追求的影調和感光特性都會不同,比如KodakVision2和KodakVision3的電影卷技術指標就有了區別。而它們最終追求的表達效果,又和民用的Gold200不同,和自己的TriX,Tmax又會完全不同。

不同的膠捲間,所追求的表達效果即有了區別;數碼那邊不同相機廠家、不同軟體廠家追求的表達效果也不盡相同。

我猜你想問的是,是不是數碼想做成膠捲那種色彩?回答是只要有這個需求的人多,就會有廠家去做;而膠片時代膠片的終極目標是不是想誕生出像當下的RAW解碼出的那種高解析度、色彩豐富平實的照片?回答是有,但並非所有膠捲都朝著那個目標去設計。在當下,如果你精心拍攝RDP3,以哈蘇掃描之,並嚴格校色,可能最後的風格會很像你用數碼相機拍出來的「機內直出」。

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認為,膠捲和數碼感測器的設計都是盡量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的需求的。

如果你的需求是「色彩艷麗、細節豐富、暗調發藍、高調發紅的照片」,並且你這樣的人足夠多,聲音夠大,購買力夠強,也會有針對你們的產品出現,而無論是膠片還是數碼,只是基於當時的技術和成本、便利性綜合考量的結果。

5. 哪一家的數碼調教更適合模擬出膠片的效果?

如果你說的是ACR或CaptureOne的工作流程下的內容,那是每一家都可以模擬好「膠片經過數碼化後的色偏」的。

如果你不允許使用電腦,僅限於拍完機器內生成的jpg直傳到手機,或者直接相機屏幕回放的話,那富士、奧巴、理光三家在這方面有投入了一些開發力量並且有一些成果。

但如果只是要模擬膠片,你也可以把安裝了VSCO,購買了VSCO X會員服務的iPhone認為是一台相機——那麼這也算是很不錯的「更適合模擬出效果的數碼調教」了。


數碼照片無非是矩陣,沒什麼不可能的。

黃局回答的很細緻了,我認為如果有接近好萊塢電影工業的調色水平,數碼調成膠片質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

但是咱們沒這個水平,就只好用膠片糊弄妹子了。


1. 在全畫幅數碼素質全面超過135膠片的今天,為何仍然不能在官感上達到135膠片的效果?

觀感上達到是沒有問題的。但由於材質性能不同,又不能自動轉換,耗費大力氣去干數碼不擅長的事情,在膠片成本不高的當下,可以,但沒必要。

2. 如果可以,那麼為何現在(2019.5)的機內濾鏡模擬膠片(如富士)仍然達不到自家膠片的效果?

有人用富士數碼相機得出了和膠片很近似的效果,也有人用LUT模擬出機內濾鏡模擬膠片的效果。

所以這個機內膠片濾鏡,可能只適應某些色溫下的場景。就算是一些大色塊上和膠片有相近傾向,也很容易從色彩過渡暴露其數碼相機的本質。

3. 如果可以,那麼我們如何快速簡易的達到類似效果?

VSCO挺好的,但好像Lightroom的濾鏡已經不更新了?

NOMO後來新出的幾款濾鏡做得挺優秀的,比起它早期的濾鏡,對膠片的理解更深刻了。

這些快速簡易,更多觸碰到偏色帶來的膠片感,真的想模擬出膠片的魔力,還是離不開手動的。

4. 數碼廠商與膠片廠商所追求的表達效果是相同的嗎?

我認為不相同。

數碼廠商追求的是高保真下風格化。

膠片廠商追求的是高風格化下保真。

5. 哪一家的數碼調教更適合模擬出膠片的效果?

消費級數碼相機的話,估計都一樣。


蟹妖

一條一條來說

1 在全畫幅數碼素質全面超過135膠片的今天,為何仍然不能在官感上達到135膠片的效果?

全幅數碼現在堆像素的確可以在圖像尺寸和解析度上達到甚至超過135膠片。但是達不到135感官上的效果是因為色彩還跟膠片差太遠。

現在全畫幅的數碼色彩深度最深的是14bit,哈蘇X5掃描135底片可以掃出16bit的數碼文件,有心可以做個實驗對比一下,色深差兩個數量級在色彩上就已經可以看出碾壓的效果了。當然這個有門檻,膠片從拍攝到掃描中任何一個步驟出問題都會導致你最後得到的結果出問題。各種坑,沖卷找了不靠譜的店沒沖好怎麼辦?掃描找了不靠譜的店只給你掃8bit的文件怎麼辦?不給你掃3F怎麼辦?掃了3F你自己不會去色罩怎麼辦?

各種環節都不能出錯才行。

但別忘了這才到16bit的色深啊!

數碼的天花板把膠片數碼化的色彩邊界限制死了。

但是再往深說一點,膠片畢竟是 模擬攝影!

模擬其實就意味著信息是特喵的連續的啊,色彩是連續的,還扯什麼16bit的色深??有色彩深度這個概念其實就告訴你,數碼現在還是用採樣的方式來記錄信息的,什麼是採樣啊??

至少我是沒聽說過誰測出了膠片色深的上限,因為這玩意理論上就沒有色深上限啊。

這就好像你看一個有藍色漸變的天空,如果是透過數碼相機的即時取景看,那麼在數碼相機的內容漸變顏色是被分成一塊一塊的,換句話說就是平時說的色階。但是你現實中觀察天空難道肉眼能看個色階斷裂出來?或者你拿個望遠鏡就能看出個色階斷裂?開玩笑呢?

再抬個杠,加入我造了一個指示壓力的儀錶,一個是數碼的,一個是機械的(原理上類似模擬)。數碼的必然是跳數字啊,取決於表的精度,但是還是一個數字一個數字的跳,但是機械的從a值到b值難道是瞬移過去的嗎????

不過話說來,為什麼數碼今天是主流呢,還不是因為 夠 用 就 行

所以結論是,現在色彩技術還比較基礎,等什麼時候Photoshop能做32bit色深的運算,什麼時候數碼相機能拍32bit的照片,那才勉強看到數碼相機生成的照片在色彩上往膠片靠了一步,能不能達到膠片的那種感覺還不好說。

2 如果可以,那麼為何現在(2019.5)的機內濾鏡模擬膠片(如富士)仍然達不到自家膠片的效果?

上面已經說的比較清楚了,所以機內模擬濾鏡基本上可以算是個自欺欺人的坑爹玩意。

3 如果可以,那麼我們如何快速簡易的達到類似效果?

不可以。

4 數碼廠商與膠片廠商所追求的表達效果是相同的嗎?

這個如果搞明白了是個讓人攤手的問題。 數碼廠商採用的是數碼策略,膠片廠商是模擬策略。讓人攤手的原因就是,數碼策略下廠商在絞盡腦汁捕捉已知範圍內的信息,而模擬策略的廠商模擬了半天最後可能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模擬出了什麼。。。因為無法測量。。。

結果測不出來的東西就被當成玄學了。

有一類人就是,所有自己不懂的東西都是玄學,所有自己看不見的都是玄學,所有自己不信的也都是玄學,呃。

所以我就經常有種感覺,我覺得在人類科技樹上,模擬和數碼這兩種技術是點反了,明顯模擬比數碼更難搞啊。不僅是針對圖像的膠片如此,針對音頻的黑膠唱片也是一樣。還有,說個可能反常識的事情,CRT顯示器(就是那種中古時期的大包顯示器)在色彩上要比液晶顯示器好太多了...

5 哪一家的數碼調教更適合模擬出膠片的效果?

如果你要強行用數碼模擬膠片,135的機器里尼康,當然能考慮中畫幅更好,16bit的中畫幅感受一下。


鑒於有的人語文理解能力為負,那我就寫出我的觀點,不能,模仿不來,兩者各有優勢。

數碼和膠捲都是在模仿被拍攝物體,在被拍攝時的狀態,數碼一般比膠捲模仿的好。因此數碼和膠捲不是模仿與被模仿的關係,而是並列關係。

富士那個濾鏡除了誤導人壓縮畫質之外,沒什麼用。

另外數碼直出好看是個偽命題。


最大問題是寬容度不夠。。。

只是色調的話,問題不太大。現在大部分人追求的膠片味不過是「富士激光數碼彩擴機機內預設味」,花大價錢買來設備走傻瓜機流程出片,跟膠捲真正的顏色沒太大關係,既然沖掃時可以套預設,ps里一樣可以。

然而負片那種風騷的高光目前的數碼是真搞不定,極限狀態下信息丟丟丟,顏色偏偏偏,強行拉回來也是非常非常怪異的感覺,想靠數碼的機器拍完調成膠捲那樣子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但是工程量恐怕。。。


盲猜那幾個,你們不是在搞笑?你為啥不把鏡頭蓋蓋上讓我猜純黑?

特意設計過的場景、光線,同一構圖、嚴格限定沖印條件、觀看條件下,才有可能看出差別。在很極端條件下,才會知道數碼膠片的鴻溝不可跨越。要不然你很有可能連iPhone也辨別不出來。

不能

單從曝光來說,真實世界的照度是對數遞增的,人的感覺也是對數遞增的,膠片曝光和密度也是對數遞增的。對數懂吧?12bit?16bit?差得太遠了。

數碼才是真正在努力的「模擬」。

色彩上,銀鹽極其靈敏,對紅外、紫外、x光甚至溫度都有反應的。數碼相機還做不到,也沒必要。

數碼有自己的質感,只是大家覺得不夠美。徹底的模仿膠片是不可能的,也沒必要。


用數字模擬模擬材料,我覺得挺扯的,更何況大部分工藝都沒落了。今後也很難能再做出艾格斯頓或者弗孔那種質量的照片了,還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超越」膠片,做出膠片難及的效果,而非一味「模擬」。


1,影調感受和風格可以的。請關注xpro2。我記得砸場子有對xpro2膠片acros模擬的對比。

其實最終呈現的東西並沒有那麼難達到。膠片雖然說沒hifi那麼玄學,但很多情況下都是特別偏頗的利益相關描述和對比,這些利益相關描述和對比可以包括我寫的。

2,其實是達到了的,至少在我看來xpro2上的幾個黑白卷模擬的差球不多。

3,如果真是追求類似效果其實就認認真真琢磨一下調色就行了。但我遇到的情況多數是單純追求牛逼但實際上分辨不出來。一般來說需求都非常直接純粹而且剛,就類似於題主想快速簡易,其他玩家還會加上便宜,頂級之類的,至少在我看來大多數的需求都是不明確的。

畢竟多快好省這麼屌,那還有啥研究意義和附加價值嘛。

4,廠商不追求表達效果,廠商追求附加價值。要點臉的廠家會考慮從實際使用的角度出發實現這個附加價值比如說所有的實際成像效果。而且不同廠不同產品線的痛點也不一樣,攝影類廠商對產品的傳統定義多數情況下是工具性大於創作和娛樂,表達效果是創作者去考慮的事情。

5,這個問題按我的理解是後期空間越大越適合,而且問的就一家的話那就飛思iq3或者iq4唄。

附砸場子那篇對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690388/answer/98886131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