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流氓才子,有陣子沒更新了,近期國內耳機圈最大的盛事,就是上周末的北京耳機展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部分內容。字多,圖也不少。不過按照慣例,俺依舊是小夥伴裡面發稿最晚的,不過應該也是碼字最多的吧:)

寫在前面:本文同步發佈於耳機大家壇、新浪微博(@流氓才子Ferry)、微信公眾號(才子伴樂談),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9年5月18/19號,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耳機展在亞洲大酒店舉辦,才子作為組委會醬油成員全程參與,並且在19號配合鬼鬼版主完成了盲聽大賽。本次展會共設置展會或展廳74個,121多個品牌參加,規模在近三年的北京耳機展上可謂最盛,看點也頗為豐富,除卻盲聽大賽,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看展的時間大概是一天多一點點,因此和3月份上海展一樣,並沒有辦法覆蓋全部的展位,只能挑自己重點的大概三分之一展位去分享一下觀感。

在具體分享之前,還是想先談談一些宏觀上的感覺,也算是對本文標題的一個解釋。當下是高速發展之下的數字時代,我們既可以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便利地獲取音樂資源和器材資訊,也要面對隨之而來的信息爆炸和時間分配的碎片化。種種因素讓生活的節奏變得異常快速,HIFI也隨著時代的指南針,向著輕便、精緻和快餐化的方向發展,這些年新興的一些品牌,基本都是以便攜類產品起步,現場的燒友觀眾,也是以年輕一族為主,在這個大趨勢下,便攜領域的產品和人氣可謂蒸蒸日上,而傳統的分體台式系統玩法,因為體積不佔優勢,在中低端市場進一步受到小型一體機、便攜器材的不少排擠,客觀上被迫逐步向著中高端化、精品化的方向邁進。

雖然當下的經濟形勢並非樂觀,但是站在風口的便攜市場卻幾乎看不出流量衰退的現象,代表性廠商的天域聯達,甚至包下了整整一列7個展位進行宣傳,而他們家的展位也幾乎和走精品台式系統路線的麥斯數碼並列為全場人氣最佳。目前這種便攜產品包圍和取代中低端桌面產品的格局,短期內還將延續。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中低端便攜產品在將來會不會被同樣後來居上的手機所取代,我們不得而知,至少,此次展會上,已經出現了不少搭配手機使用的小型解碼耳放一體機或者藍牙類產品,未來會有什麼改變,我們可以拭目以待。其實不難發現,同樣的劇情,在相機類市場上,也同樣存在。

才子是一個寫稿很慢的音響評論員,在本文動筆之時,媒體圈的小夥伴們已經有很多人發表了各自的報道和聽感,我們從眼下已有的這些評論當中,同樣可以看到前文所述的那些趨勢,那就是便攜類產品會被更多地提及和討論,作為相對保守和傳統的玩家,我則試圖本文能盡量少有一些領域的側重,下面正文開始,以首字母為序,談談自己的一些觀展印象。有些展位,自己在前幾次的報道中已經反覆提及,且這次沒有新品亮相的,比方說飛傲(3月發布會、3月耳機展、4月SIAV都見到了),此次就暫時略過不提了。

1、安潤

安潤此次在F區有一個大型的展位,帶來的品牌主要有歌德、谷津、原創、聲韻和UM。

才子是老歌德的粉絲,雖然粉了很多年了,但一直不是歌德的老粉絲,原因在於,從歌德推出E後綴的一系列耳機和各種花里胡哨的限量版之後,這個品牌就在心中漸行漸遠了。E系列的歌德耳機,在驅動性上進行了妥協,乍一看是容易出好聲,但其實是降低了耳機的音質上限,也改變了風味,再也找不到當年RS1時代的醇厚濃郁的美感了。自己聽了新的幾款GS/PS系列耳機,聲音普遍比老版薄、亮,顯得解析力很高的樣子,正聽得惋惜連連的時候,竟然看到一位大神自帶了最早的神器HP1來試耳放,HP1國內數量極少,自己上一次蹭聽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於是恭恭敬敬找老先生借來聽了一耳朵,一開聲,剛剛手邊那些E系列的GS/PS耳機,統統成了紙老虎。不禁感嘆,你大爺終究是你大爺。當然,對於歌德的心灰意冷,並非沒有替代的選擇,此處賣個關子,各位過一個月就知道了。

展台上看到了上個月評測過的原創OPA-4A和5A,從3月份亮相、4月份初評到5月份正式出展,原創其實一直在完善自己的這兩款中價耳放/功放一體機,在3、4月評測樣機的時候,我提出過接低阻高敏的耳機,會有部分底噪,廠家接受了反饋並進行了線路優化,此次在展會上聽到的兩台正式版,已經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我用現場提供的歌德耳機試聽,並沒有聽到底噪,兩台機器作為功放的功率略有差別,但是哪怕是小功率的4A,在耳機驅動上的控制力依舊非常強大。個人對於這兩台機器的理解依舊是:適用於不追求頂級耳機和箱子的兼修用家,有時候,一個中階耳機+一對中階書架箱,未必貴過一個頂級耳機,而前者帶來的更換樂趣則是雙倍的。

現場我看到了聲韻G2系列的三件套,但是並沒有剛剛慕尼黑展會發布的升頻器,略有遺憾,聲韻的產品自成體系,西裝搭配方有最大化的發揮,但是唯獨這個升頻器,是可以無縫融入其它品牌搭配的。我在上個月SIAV上已經得到了消息,但是至今實物還沒有見到,希望今年晚些時候可以一睹真容。

UM作為老牌的國內高端耳塞品牌,雖然不算高調,但是聲音品質一直很穩,自己當年曾經對MASON讚譽有加,幾年未見,都已經到V3了,我聽了一下,走的依舊是中正耐聽的路線,官方擺了一個金屬腔體的模型在展台上秀做工,遮住了價格去看實物,真的賞心悅目。說遮住價格其實有點誇張,但UM是這次展會上自己看到的第一個便攜耳塞品牌,當我一路看下去之後再回頭,覺得UM的價格實在也很低調了。

2、拜雅

依舊是帝捷科技帶來拜雅展台,好吧我還是覺得喊了多年的拜亞動力更順口一點,雖然此次的新品看點是無線版的榭藍圖,但是自己的眼球還是被兩台碩大的台機所吸引,一台是LINN,一台是MBL,肯把MBL這樣的重型台機帶到會場進行展示的品牌不多,帝捷用這樣實誠的方式告訴我們:除了榭藍圖,拜雅還是深耕桌面和台式領域的,雖然新品更新不算快,但是以T1mk2、1990為代表的現役產品,已經足夠玩家去挖掘各自的潛力了。

3、cayin

凱音此次帶來了剛剛發布的N6mk2便攜播放器,這台播放器在上個月SIAV的報道中,曾經有過提及,可以說在聲音上是旗艦N8的精簡版,但操作上是N8的升級版。但是寫SIAV報道的時候,N6mk2一系列官方信息沒有公布,因此我當時並沒有提及這台機器可更換DAC+模擬放大的設計特點。而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因此現場凱音的展位一直水泄不通,很多玩家,包括旗艦N8的玩家,都來展台上一探究竟。目前可更換背板只有A01這麼一款,搭配的是AKM的方案,因此以A開頭,如果將來採用ESS的方案,可能背板的型號就是E01了,此外,鋼板梁還帶了一個配置了3.5pro平衡口的A01,雖然N6mk2這台機器我已經比較熟悉了,但是拆開看背板內部,還是第一次。

從圖上不難看出,因為包含了解碼晶元和耳放線路,所以背板整體體積不算小,這也難怪N6mk2會是一個厚厚的小胖子一般的身材,而且這個內部空間應該是預留一些餘量的,因為誰都不確定將來會不會和N8一樣,做一個帶電子管的背板進去,不過從個人角度說,才子覺得這樣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即便採用小型電子管,空間和散熱都顯得局促了一點。現場我和鋼板梁開玩笑說,N6mk2這樣的背板設計,讓我想起中學時代瘋玩的掌機GAMEBOY,凱音以後可以考慮出個遊戲背板,聽膩了換個卡插上就能玩。老梁聽完毫無表情地說:請你圓潤地離開。。。

好吧離開之前還要說一句,凱音竟然開始出耳塞了,不得不說現在便攜市場實在是火熱,前有飛傲,中有山靈,後有凱音,眾多播放器起家的品牌都想在耳塞這一塊分一杯羹,給予玩家更多選擇是好事情,但是我個人還是對這種忽然的百花齊放持謹慎態度,其實本次展會也看到了不少從前沒有聽說過的耳塞品牌,有的聲音不錯,有的則有南郭先生之嫌。總之一句話,等當下這陣便攜的大浪退去之後,我們才能看得清誰在裸泳。

4、達音科

本以為,此次達音科展台會和SIAV一樣,4001旗艦坐鎮,T6花旦搭台。但在距離展會還有2、3天的時候,達音科忽然在微博上宣布旗下新品3001pro的誕生,於是展會上,我也直奔著這款新品而去。

達音科麾下亞洲動圈第一人趙工早早就在展台恭候著各位燒友的光臨,我去的時候已經有好幾位燒友在排隊等候臨幸3001pro了,趁著等待的時間,我也問起這3001pro和前旗艦3001有何關係,結果趙工告訴我,兩者並無關聯,3001pro可以理解為是4001的技術下放版本,同樣是4動鐵1動圈的配置,比3001還多出一個動鐵單元,同時3001pro身上這顆動圈和4001採用的那個動圈一樣採用了雙面鍍鈹的技術,但是和4001不同之處在於,4001採用的是雙分頻,而3001pro則採用了三分頻。

輪到我試聽的時候,我拿出自用大半年的4001,和3001pro進行對比,兩者的整體音色是相似的,區別在於,3001pro聲音的臨場感更強,收縮了一部分聲場,換來更有感染力的中頻密度,這樣微微的改動,讓3001pro的風格更加趨向於流行人聲,對前端的寬容度也進一步增強,先前對4001頗為兩極化的評論,在3001pro身上應該很難見到了。

作為動圈titan系列老旗艦T5的資深玩家,手邊這條T5已經陪伴了自己4年多,如今依然老驥伏櫪在辦公室裡面任勞任怨地服役。該系列新旗艦T6在SIAV和上海耳機展上都已經見到和聽到,和4年前T5不一樣的是,T6採用的是鍍鈹的振膜,不是T5的鈦振膜,因此振膜的韌性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實際聽感就是有一種非常討喜的活力,和去年的「隼」一樣,單圈的T6可以展現出很流動的樂感。當然,我是在聽完3001pro之後再聽T6的,兩相對比,會覺得T6的結像還不夠精緻,但是音色中撲面而來的鮮活,則是正兒八經的4001所給不了的。T6同樣延續了Titan系列性價比的特徵,並不到900元,所以如果千元內挑選流行人聲走向的耳塞,T6必有一席。

5、DITA

DITA展位除了一眾經典的動圈塞之外,更是看到了尚在最後調試階段,快要定型發布的動圈旗艦DREAM XLS。

才子對DITA的塞子了解不多,因為臉盲,覺得他們家的塞子長相都差不多,唯獨對project71這個外觀上更有特點的產品有比較深的印象,此次又重溫蹭聽了一番,project 71搭配cayin的N6mk2,比較溫潤細膩,聽聽老爵士很有停不下來的意味,聽著聽著,旁邊一位試聽很久的燒友終於讓出了XLS,於是趕緊換上試了試,一耳朵,很健康有力度的聲底,可能是新塞,聆聽古典的時候,略顯凌厲,彷彿展會那兩天北京大風的天氣,但是那種不拖泥帶水的爽快還是讓我折服的。摘下來,再換回project 71,覺得後者未免有些儒雅了。

聽雪梨姐姐說,XLS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目前還是在定型的過程中,我不知道最終正式版會是什麼聲音,但是可以確定的是,XLS最終售價應該會非常克制,可能僅僅比上一代旗艦貴幾百而已,對於動圈塞的愛好者來說,這是不能錯過的好消息。

6、歌詩德

有這麼一個展位,三月上海展的時候,主事人泡著功夫茶刷手機,和隔壁的鈺龍談笑風生,本次北京展的時候,這位佛系主事人乾脆讓燒友一切自己動手試聽,自己丟下一堆器材和高端耳機跑到場外喝茶去了,沒錯我說的就是歌詩德和它的主事人老黃。

老黃和才子是同齡人,倆人都是想啥說啥的性情中人,區別則在於老黃的發量遜於才子不少,大概是天天忙於設計所致。前陣子寫歌詩德X26和鈺龍DA10對談那篇評測的時候,我不知道有沒有提及一點,就是X26解碼中進行數字濾波的過程,是老黃自己寫的演算法和程序,並且通過FPGA予以實現的。對一個需要客串碼農的設計師來說,這確實是一件容易掉頭髮的事情,對了,鈺龍DA10也是這麼個架構,所以歌詩德展位對面隔壁再拐彎的鈺龍那邊,小龍先生的發量也很感人……

對於這麼一個佛系品牌,他的新品更新速度必然是快不起來的,3月份上海展就是這麼一套,5月份北京還是這麼一套,區別在於提供試聽的耳機多了幾個,我依舊看到了U16界面下面連接著那個不知道啥時候才會公布發售的時鐘,前陣子上海燒友聚會,對比10W內的解碼,這台時鐘據說有客串出場,至於參數和售價,反正老黃不告訴我,我也不主動問。答案和功夫茶一樣,總會有的。

多扯幾句,歌詩德的聲音路線一直是比較樸素甚至有些寡淡的音色,加上豐富的細節和充沛的能量,這種特點架構讓它在搭配中,不太需要考慮解析力的問題,而是要考慮音色中和的問題,人的耳朵都是有喜好的,水至清則無魚,太中性的聲音也未必耐聽,老黃在展會上採用了品牌西裝的搭配無可厚非,作為用家,個人的建議是,可以在系統搭配的一個或者若干環境上,採用一些味道不一樣的器材,讓這些個性的聲音和歌詩德的清淡互相中和一下,新手玩家玩器材,入門玩家講搭配,就是這麼個道理。

7、海貝

相信此次展會,路過海貝的燒友們一定會被他們吸引了眼球。SIAV上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藍牙小跳彈W5此番榮耀登場,海貝很誇張地用一個充滿水的透明瓶子將W5泡在裡面,經過2天的展示後拿出來,依然正常使用,這個防水級別,這個造型,還帶振動功能,我覺得真的可以不吝惜任何邪惡的想像力了。所以,才子帶著一絲絲不好意思的臉紅,找海貝申請了一個小跳彈,準備回家插在陌生人妻上面試試……

海貝另外一個新品是R6pro和R6的下級機種:R5,和R6一樣採用的是安卓系統搭配海貝自家的軟體,雖然不知道具體的硬體配置,但是實際上手試了一下,流暢度還是非常贊的,軟體方面,作為國內的翹楚,海貝一向都會給我們驚喜。預計過不了多久,R5就會定型並和玩家們見面了,我們拭目以待。

8、iBasso

這幾年耳機展會上,因為ACG元素的加入,我們既可以看到可人的模特小姐姐,也會看到走動漫風的cosplay,但是cos這種事情,拿捏分寸很重要,就和設計者調聲是一樣一樣的。這屆北京展會也不乏cosplay,但是有一家的coser值得吐槽,那就是iBasso,別的不想說,總之這位小姐姐的扮相有點嚇著我了。

但是好友音迷大大此前一直建議我去試聽一下新品DX220,於是我便持續徘徊在距離iBasso展台周圍,心中想靠近,身體卻在誠實地疏離,最後坐在距離cosplay小姐姐不到3米的DITA展台,硬生生等到小姐姐下班閃人之後,才放心跑去蹭聽DX220。DX220也是安卓機,屏幕做得很鮮活,但是蹭聽沒幾分鐘,當天的展會也要打烊了,所以後續準備向官方申請一台,做一個詳細的試聽之後再予以分享。

9、金波

前面說了,肯費大力氣把大台機大系統搬到展會上來的品牌,並不多。拜亞算一個,另一個,就是鐵騎八旗鴿子王金波大神了。拜亞選擇MBL和LINN這兩台偏陰柔的音源,是出於搭配的考慮,讓旗下偏直白凌厲的拜亞耳機不容易高頻發飆,這算是個聰明討巧的方案。當我路過金波的展台時,桌上也有一台LINN,便沒有興趣繼續研究了,但是忽然之間,眼角餘光瞟到LINN旁邊竟然有一台STUDERD730,賓士的腳步便生生剎住,再也走不動了,心裡說:選了這台機器來秀實力,高手,這是高手啊。

一代名機STUDERD730可能比這次展會裡一小半燒友的年紀都大,這是當年STUDER的高級機種,採用不死的飛利浦轉盤,定位於錄音棚和廣播的專業領域,沒記錯的話,STUDER早在幾十年前就為之搭配了外置時鐘口,而時鐘對數字信號的影響力和作用直到這幾年才慢慢被更多發燒友所接受和認可,相比而言這是一個多麼超前的配置。D730的聲音也反映了當時那個年代的審美,樸素直白的音色,高頻暗,中頻密,低頻穩,介乎金字塔和紡錘形之間的能量分布。

選D730作為展會演示用機,容錯度其實遠不如LINN,需要搭配實力和音色兼備的器材才會好聽,金波先生用來搭配自家的旗艦耳放GAX,現場試聽了一番,音色直白,氣勢也很磅礴,一定程度上彌補了D730老機動態不夠足的弱點。很多聽慣便攜放的玩家,咋一聽到GAX,可能會有不適應的感覺,因為隨身放推耳塞,首先要把聲音的線條描繪好,否則螺螄殼裡做道場就會亂成一鍋粥,而突出線條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做減法,剪掉影響定位判斷的中低頻,所以我們聽到很多中低端的便攜放,都是有骨感缺肉感的,很多中檔桌面耳放,也存在這個問題。而GAX定位驅動高端大耳,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不必刻意做加減法,只要條理明晰地將各個聲音元素梳理好提供給耳機就成,所以聽起來既有骨架,也有肌肉,這一點上,和我很欣賞的另一台放大器,方程式是很像的,以後若有機會,我也會談談兩者音色上的區別。

10、曠世

曠世這個品牌在我印象里,一直走的是高冷路線,這次展會上,曠世也一如這般人設,專門申請一整間的展廳,並宣布旗下最新便攜旗艦QPM的誕生。

雖然便攜和台式器材均有涉獵,但曠世整體的產品線並不長,就說這QPM吧,也是這麼多年來旗下的第三款DAP,造型和先前的QP1R、QP2R很相似,右上方有點類似酒壺的音量旋鈕很有品牌代表性,雖然採用的依舊不是安卓系統,沒那麼多的開放型,但是聲音上依舊有其獨到之處,粗聽了一會,細膩通透是QPM給我最大的印象,QPM整體的音色和cayin N6mk2那種偏復古的風格不太一樣,走得是快速,偏中性的素質流。當我取出自帶的tf卡準備插到QPM裡面試聽一下自己熟悉的曲子時,才發現這台QPM因為不是最終版,tf卡槽那裡只能進不能出,於是只得放棄,等以後量產了再有機會去申請細聽一番。

曠世廠方擺出來QPM的拆解展示,包括品牌獨家專利的放大驅動模塊,實物是一個平方毫米級別的小顆粒,但是集成程度卻遠超一般人想像,簡單來說就是曠世已經把這個專利放大線路做到了晶元大小,這是含金量很高的。於是我問主事人,是否今後考慮將其封裝之後作為晶元單獨銷售,得到的答案是暫時沒有這個想法。

既然是獨立展廳,那麼光有QPM是撐不住場子的,曠世另一個看點就是自家的5G無線數字傳輸技術,這又是一個黑科技。現場採用一台叫做超級訊源SHB2的機器,從QP2R處取得音頻的數字信號,再通過背面的5G模塊,無線無損地發射到旁邊的兩台CMA12一體機進行解碼放大驅動耳機。這台SHB2配置了DAP供電和讀取音頻文件的基座,旗下三款便攜播放器都可以插入(這也可以側面解釋為什麼曠世的便攜播放器基本都是差不多的造型),SHB2本身也帶有解碼和前級輸出功能,但是沒有配置耳機口。我理解這一套的使用場景應該是在多房間家庭中:在外時間有便攜播放器陪伴,回到聽音室,將便攜播放器插入SHB2,SHB2作為解碼前級輸出給有源音箱系統,同時可以將數字音頻無線發射到書房或者卧室的CMA12一體機,實現家裡的音樂全覆蓋。據曠世官方介紹,一台超級訊源SHB2可以同時連接12台CMA12作為接收端,而且傳輸距離可以達到幾十米,甚至可以滿足別野玩家的需求。才子問了一下售價,QPM、SHB2和CMA12都是一萬到兩萬區間內,如果不考慮組網,單房間使用的話,QPM外加任意一台一體機都是夠用的了。

11、老人家

老人家展位最大看點就是新出的山鸝了,山鸝我在3月就聽過,延續的是除了銀黃鸝之外其他鳥塞一貫的風格,適合人聲、流行,適當兼顧小編製的器樂。就和很多UP主小姐姐一樣,明明你知道會有那麼一點點化妝和染色,但架不住就是好這一口子。試聽當中我也感覺到,山鸝這個塞子很敏感,對前端、底噪和搭配都很敏感,現在應該有不少大神們在研究搭配方案,據說換線以後也能很通吃不少古典音樂,俺在便攜這塊研究不深,就等著大神分享之後照貓畫虎坐享其成了。

另一個吸引眼球的是一副滅霸手套,這是老人家自己用黃銅1:1復刻出來的HUGO外殼,金燦燦的十分拉風,我特別想帶著它打個響指看看能不能中個500w。

12、麥斯數碼

麥斯數碼,可以說是全場和天域聯達並列最豪華的展台了,STAX、AURENDER、CHORD、CTM、MrSpeakers、Crosszone、HeadAmp。SONOMA等一眾大咖品牌齊齊亮相。讓人眼花繚亂,因此排隊試聽的小夥伴們也特別多,自己也只能匆匆蹭幾耳朵,留一個簡單的印象。

首先說說大魔王Aurender,作為韓國NO.1世界NO.2的數播品牌,此次旗艦A30也選擇北京展進行首秀,與才子前陣子評測的可抓軌數字轉盤ACS10不一樣,A30除了包括抓軌功能,還擁有完整的數模轉換和模擬輸出,不需要外接任何解碼或者耳放即可開聲,大屏幕,大容量,大塊頭,在展台上十分顯眼,當然,價格方面亦然,售價18w,非一般燒友可以輕易承擔。

另一套組合就是GSX mk2耳放和MrSpeakers ETHER C FLOW平板耳機,雖然是封閉式耳機,但是實際聽來,並沒有沉悶的感覺,聲音中有一種比較跳躍的活力,這種活力和A30身上那種流暢不太一樣,雖然沒有A30那麼細膩,但是熱情方面則是交足了功課。更適合去聽流行搖滾類的曲子。

最後一對組合來自和弦的BLUMK2+DAVE組合,轉盤解碼的飯盒官配,因為才子自己用的主力音源也是這套,所以非常熟悉了,和弦自有的數字濾波稱之為WTA,其中一個重要參數叫做TAP。這個數值越高,模擬還原的效果就越好,2015年發布的DAVE,TAP值是16萬多,號稱當時跑分最高超過小米,兩年以後的BLU MK2轉盤,內置FPGA的TAP值突破了百萬,從理論上說,如果是CD用家的話,百萬級別tap基本就到頭了,對於和我同樣情況的CD玩家,這麼一套轉盤加解碼的退燒組合是很值得推崇的,對於PCHIFI玩家來說,用不上BLU MK2的轉盤部分,則可以選擇便宜一些的M SCALER,後者相當於BLU MK2減掉轉盤之後的純FPGA處理器,搭配DAVE使用,效果不俗,有機會我會另行開貼詳細分享一下這一對組合。

13、奧思特銳

和三月份上海展一樣,奧斯特銳的展台上沒有什麼變化,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一對桌面平板號角和奧斯特銳自己開發的平板耳機。但是現場得到的消息還是有些沮喪的,這個完成度已經很高的平板耳機依舊沒有正式上市的計劃,完美主義的主事人正在為其定製對應的耳放,我想說,再不上市,真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了。

14、乾龍盛

又一次看到了臨近開發尾聲的「乾一萬」一體機。在3月上海展上,因為沒帶SD卡,所以當時只聽了機器內置的一些試音曲,這次自己有備而來,帶了SD卡,因此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曲目測試一下,乾一萬的聲音比較樸素直白,整體沒啥特別的修飾,換句話說,所謂的貴氣也和它沒啥關係,我對乾一萬的理解,其實有點點類似於歌詩德,器材本身味道不重,用家可以通過周邊搭配,調和出自己想要的音色,我至今沒想好乾一萬應該當作什麼定位的機器來看,如果作為大號便攜播放器,那麼乾一萬的能量感在一眾DAP中算很好的,如果作為小型台式一體機,那麼乾一萬的底氣還是有提升空間的。也許走中間路線的體積、定位和聲音,正是主事人老陳的初衷吧。

15、七彩虹

七彩虹U8是今年以來的大熱機型,而在此次展會上,官方宣布了其下級機種U6的誕生。U6從體積上和U8接近,聽了幾首內置的曲目,流行人聲都很OK,走得依舊是細膩和動態兼顧的路線。當然這並不是我最關心的,因為七彩虹做播放器,音質水準從來就不是問題,問題其實大家都知道:操作系統好不好用?待機和續航時間夠不夠?這個答案我們等到U6正式上市之後,自見分曉。

16、瑞弦

瑞弦是本次展會上唯一一個召開新品發布會的,旗下醞釀許久的旗艦級入耳陶瓷動圈塞VR1正式亮相。

2018年,瑞弦的兩款平頭塞D2+和D3收穫了許多關注的目光,並且在論壇年度評選中摘獲平頭組的桂冠。才子個人是D2+的用戶,也曾經評論過這款耳塞,採用毫不起眼的公模外殼,卻能達到一個逼近大耳聽感的效果,在安靜的環境下聆聽古典非常適合。而後續的D3,雖然單元素質更強,但是在我看來,並不是D2+風格的延續,而是犧牲了一部分聲場,換來更強的密度和更紮實的中頻,從一款古典塞變成更加適合聽流行老歌的塞子,因此從個人口味來講,D2+明顯是更加適合自己的。

此次發布的新品旗艦VR1,其試做機在2018年下半年曾經聽過,在當下被多動鐵或者圈鐵壟斷的高端耳塞市場上,單動圈算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尤其是VR1的價格遠高於同為單動圈的IE800S和謝蘭圖。VR1主要的優勢在於它是我個人所知的第一款陶瓷振膜耳機,陶瓷單元常常見於高端音箱,可能瑞弦的主事人也是這樣考慮,用製作音箱的思路去製作耳塞,不知道採用陶瓷單位的VR1,會成為耳塞當中的馬田亦或XTZ亦或GAUDER AKUSTIK嗎?據說過陣子VR1將會量產出貨,屆時我們應該有機會領略一下售價15k的風采。

17、潤影音/乂度

以黑猩猩為品牌吉祥物的潤影音,此次攜旗下代理的天龍、乂度雙品牌雙展位參加。現場展出了乂度正在開發尚未完工的TA30電子管一體機。搭配一眾天龍耳機,效果竟然相當不俗,暖而不糊,力度和動態也都可圈可點。我問了一下,這款TA30的定價將一如既往地走性價比路線,但是我估計,用家換管子幾乎是必然的投入。

前陣子鬼鬼版主在瘋狂折騰乂度的TA20,並且專門發文討論。這是一款採用了一對12AU7電子管的一體機,鬼鬼大約換了6、7對管子,因為TA20電路架構不複雜,換管之後的變化也比較明顯,特別適合折騰黨,我個人則是更加青睞TA20的下級機種TA10,這台入門機種只使用了一根12AU7的管子作為放大,避開了信號管需要兩兩配對的麻煩,可以用更加精簡和節約的成本去體驗換管的樂趣。我想過陣子,能和大伙兒分享一點TA10的把玩心得,這台味道機確實是適合在很多嚴肅的聆聽之後,讓耳朵徹底放鬆的。

18、森海

森海此番依舊是獨享一間大展廳,除了做公開展示外,還有緊俏得不行的大奧2預約試聽。新品看點則是無線的IE60,只是排隊聆聽人數太多,我只能看到,卻沒機會聽到。

大耳方面依舊是森海自家耳放搭配HD820,其實在我看來,HD820兩側兩塊玻璃的存在,就是森海秀實力的,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在那個位置放置玻璃對於聲音將是負面影響,但是也只有森海敢這麼做,就是因為他們有底氣將這種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因此也有玩家在玻璃處加塞阻尼物質,聲學效果當然會更好,但是視覺效果,就不如原版了。

19、山靈

悶頭鑽研音樂搭載的山靈,暗暗地在內容服務這塊發力。在展示出的M5S身上,我們已經看到國內外若干無損音樂app,包括tidal和酷狗音樂這樣的巨頭,不知道實際使用中,Tidal在國內的登陸速度是否盡如人意。

此外這次還在山靈展台聽到了一款尚在調試中的入耳塞子,定位中高端,可能會是ME系列的年度旗艦,具體信息,還以官方的通知為準。我簡單聽了一下,是比較復古懷舊的走向,聆聽古典和不那麼快的流行老歌很適合。

20、水月雨/天使吉米

把這兩個耳塞品牌放在一起寫,原因只有一個,感覺他們品牌的宣傳做得都比較ACG,大展板上的形象都是動漫少女。作為一個曾經的動漫愛好者,走過路過還是沒錯過蹭一耳朵。

水月雨KXXS佩戴還算比較舒服的,聲音潤而細膩,是這兩個品牌裡面給我感覺均衡度做得較好的,而且以前看很多人吐槽水月雨沒有低頻,在我聽來,至少這一款來說,低頻量感還是可以的。

天使吉米的氧氣是去年下半年的朋友圈爆款,最近一陣子又熱起來了,這塞子一如其名,聲音比較乾淨利落,走得小清新路線,屬於聽著不算累的類型,底盤不算厚實,因此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它適應的曲目。另外天使吉米給我最大的感覺是,耳塞的包裝普遍很精緻,光看包裝,都覺得值回票價。

21、聽寶

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黃燜雞米飯?這是在很多城市都開了分店的快餐,這家店的特點就是:進店不點菜,一個固定的套餐包打天下。

在北京展會上,也有這麼一家只憑一個耳機產品就來參展的,它的名字叫聽寶,來自上海,旗下目前只有一款單動鐵入耳塞子,叫做aurora(歐若拉),是不是有點像張韶涵曾經唱過的那首歌?印象里確實就是這麼拼寫的,英文「極光」的意思。塞如其名,歐若拉提供了非常多顏色和風格的面板可供用家選擇,即便旗下當前只有這一款耳塞產品,也能通過面板,玩出很多花樣。

這款歐若拉我在3月上海展之後就聽到了,這年頭還在做單鐵的廠子並不多,而且基本走的是中低價位的,歐若拉則一反常態,喊到了2K級別的價位,也是聽寶對於自己實力的信心體現。歐若拉採用的是聲揚的全頻單元,從DETAX醫用樹脂的透明機身中可以看到,這個全頻單元的個頭不算小,聲音方面,它的三頻分布是偏金字塔形狀的,中低頻的底盤比較穩固,高頻不出彩不刺激,走的是耐聽的路線。因為不是近聲場風格,所以聽聽流行人聲和小編製並沒有壓迫感,倒也舒服,得益於單單元的一致性,歐若拉整體樂感是流暢的,結像定位都偏小。但是別用大動態和動次打次去考驗它,刺激性和磅礴不是它的強項。

聽寶除了歐若拉,其實還有一個可定製產品,叫做半膜,製作流程和定製耳機幾乎一樣,區別在於半膜並不涉及耳塞腔體,僅僅是取到耳道那一截,製作成型後當做入耳膠套來使用,因此原則上是可以適配任何一個入耳塞子。才子在展會上好奇訂做了一對,不過現在還沒收到,以後收到了會分享一下使用感受。

22、天域聯達

既然是北京的展會,那麼不能不提主場作戰的天域聯達,天域聯達這次展會定了7個展位,品牌包括:飛朵、AKG、Faudio、JVC、拉赫曼尼、Widing、Westone等,陣容強大。

飛朵出了12345,太搶手了,自己連拍張照片的機會都沒有,不過也不要緊,網上已經有很多大佬提及了,我個人對飛朵的了解不多,也不濫竽充數了。

想重點說的有倆,第一是我見到了拉赫曼尼的奧斯卡,搭配樂彼的LP6金(樂彼官方此次並沒有來參展),拿來聽了一會兒器樂,覺得聽感還可以,細節交代放在便攜裡面算是不錯的水準了,難怪那麼多大佬爭先推薦呢,但是想想這耳塞+播放器要5-6萬,實在有點不親民了,還沒來得及開口,然後旁邊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連接耳塞和播放器的這根紫色的耳機線,是5萬價位的。我木然了,手裡捧著一輛普通家用小汽車的聽感,原來是這樣子的。這種感覺讓我想到3月份蹭聽大奧2時候的評價:聲音很好,能讓人耐下去慢慢欣賞,但是一旦告訴我價位,我怕自己會跳起來。

另一個想說的是牙仔,也就是Widing的主事人,牙仔是行業里的老專家了,平時多有交流,但是線下我們卻是第一次見面,他向我介紹的,不僅是Widing剛出的幾款新塞子,更重要的是,Widing打算在TWS領域有所發力,嘗試定製耳機與TWS的融合,TWS是時下的大熱點,但是一直和音質沒法直接掛鉤,而牙仔正在試圖將兩者的長處合二為一,效果如何,這裡先賣個關子,將來我們就會知道。

23、享聲

享聲在SIAV上發布的A1多功能播放器,此番在北京展上繼續亮相,對於A1這款產品的意義,我在4月SIAV報道中已經詳盡描述,不多贅言。能否為HIFI玩家群體貢獻新的血液,就看A1本身的實力了

在我看來,本屆北京展會,像A1這樣的跨界HIFI產品,另一個就是前文所述的海貝W5。一個跨界產品優秀不優秀,首先取決於這個產品是否有趣,很明顯,海貝W5用它的造型和UTA寬頻傳輸吸引了用家的注意,A1在這方面也做得可圈可點,大屏幕多功能小體積,讓新手也能方便使用的低門檻。除此以外,前段時間公開徵集的限定色生產也為它增加了不少顏值上的噱頭,我記得微博上面有個模仿遊戲機的紅藍配色,著實可愛。此次展會上,享聲給兩台A1樣機貼上了動漫貼紙,讓紅色那台更加有可口可樂的既視感,這些裝飾,咋一看和核心的音質並無直接關係,但其實都是為了拉攏對HIFI有興趣的新人入坑而作的,新人不入坑,誰還在乎你的音質做得好不好呢?

P.S.時代變了,新人入坑的方式也在變化,但有趣和實用這兩個核心,都是不會變化的。

24、小不點

此次北京展安排在周末,人氣雖然給力,奈何天氣並不給力,大風和強對流天氣讓很多參展商的航班晚點甚至取消。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小不點的楊老師了,老人家原定周五晚上到達的飛機,硬生生延遲到周六夜裡才到達北京,等於說小不點品牌也只參加了一天的展會,對粉絲和廠家來說都著實有點鬱悶。

不過此次楊老師帶來的則是實打實的乾貨,新品LD-A2耳放,脫胎自眾籌的一體機LD-A1的耳放部分,採用的是2A3的管子,搭配最新的DAC6(也是LD-A1的解碼部分單獨提取出來),驅動HD800耳機,非常順滑細膩,味道也很濃郁,讓乾巴巴的HD800也能聽出更多弦外之音。從配置上看,A2耳放應該是和原創OPA-2A對標的作品,另外增加了藍牙功能應該能為產品額外增色不少。

25、鈺龍

鈺龍展位的主角自然是前陣子自己評測過的DA10一體機了,有人對DA10的總結叫做:小龍師傅在當下7K的預算中,做出了最不妥協的一體機,這話我覺得是有道理的,雖然這些年一體機的潮流漸盛,配置和價位也水漲船高,但是國產一體機的核心價位還是在5K-1W這個區間,這個價位對用戶來說是從入門到進階的分水嶺,對商家來說也是預算成本上可以在音質上有不少挖掘空間。當玩家普遍默認在5K價位以下的一體機都有各自較大的妥協面(聽個響)之後,中高端一體機的價值才會逐步顯現,從這個意義上說,DA10選擇在這個時候發布,也是廠家和用戶一通成長的必然結果。如果廠家步子邁得太大,照顧不到用戶的消費能力,即使產品本身很優秀,也會出現曲高和寡的脫節。(你還記得N年前大明湖畔的高端一體機HA5050h嗎?

在鈺龍的展台上,除了紅色顯眼的DA10,還有一台小小的可移動一體機,是還在開發中的金絲雀2代,據說快要定型完工了,我拿來和DA10對比了一下,整體的音色是接近的,走的都是中頻為王的正統路線,比較直白也比較厚實,不出妖聲也不秀花活兒。小龍師傅在DA8這款產品之後,似乎漸漸明確了他的調音方向:求穩,不當陳獨秀的好處也就是少犯錯,世界上並沒有一步HIEND捷徑,但是少犯錯就是最大的捷徑。

你看到金絲雀2代旁邊,有一副內部塞了餐巾紙的HD820嗎?回溯前面評價森海的話,我們都知道HD820的玻璃處加塞聲學阻尼,聲音會更好,但也只有森海一個人能做得到完全只靠玻璃就能獲得不錯的曲線,這就是實力。

26、澤鋒

澤鋒和隔壁的奧思特銳一樣,展出的產品和3月上海沒有太大變化,似乎沒有新品可以不提及,但是本次展會,大家壇官方著力倡導的國產3.5pro平衡介面的普及,可能要以澤鋒為起點了。展會上我們看到飛朵、飛傲、cayin、老人家等播放器或者耳塞廠商推出了對應的3.5pro埠播放器或者播放模塊亦或是轉接線,但是尚有大批玩家手裡的平衡線還是2.5或者4.4的,未來平衡插口花落誰家還未見分曉,但是據說大家壇和澤鋒將開展新一輪的活動,為廣大玩家低償更換平衡介面。是否國產標準能最終統一江湖,我們且行且觀察。

27、結語

2019年北京耳機展只有短短兩天時間,但展會上的人流量和參展商帶來的新品信息量也是很大的,這篇觀展手記也只覆蓋到了一小部分的展台,7月成都站,我們不見不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