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個盛產詩人的時代,李白、杜甫、杜牧等等。這次小編和大家一起討論杜牧,作爲晚唐詩人中的佼佼者,杜牧擅長七言絕句,內容則是詠史抒懷爲主,他創造了晚唐詩歌的另一個高峯。然而在官場上面,杜牧並不得意,他多次進諫,然而並不被採納,多次被流放。今天的主題《初冬夜飲》,就是他在失意的時候創作的經典作品。

  這首詩主要是描寫了在一個初冬的寒夜,杜牧自斟自飲,一個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此詩抒發了他官場失意的惆悵以及無人相伴的落寞。全詩的格調都是悽婉動人的。這簡單的二十八個字,美的讓人窒息。

  “淮陽多病偶求歡”是第一句,全詩的情感基調靠此句奠定。杜牧引用典故來表現自己的現狀,暗示自己不順,因爲進諫多就被趕出京城。“歡”是指待酒,面對失意,杜牧只能借酒消愁,通過酒尋求安慰。

  “客袖侵霜與燭盤”,次句的大致意思是:如今的我在他鄉做客,和燈燭做夥伴。袖子上早就結滿了清霜。“客袖”無疑是在表達在他鄉的失意;“侵霜”也是重在表達自己漂泊無定之苦;“燭盤”和題目中的“夜飲”對應。至此,這自飲自酌的失意苦悶形象已經表達的淋漓盡致了。

  “砌下梨花一堆雪”,前兩句算是對室內飲酒的描寫,畫面一轉,到了室外的景色。根據詩的意境,我們能夠想象到,這杜牧雖然在借酒消愁,然而心中的惆悵依然存在,並沒有消除。所以憑欄而立,看見屋外的雪紛紛落下,臺階下的雪景像極了一堆潔白的梨花。從字面看,我們都覺得詩美,意境好,但是想到杜牧那時候的處境,這種美頓時令人心碎。

  最後一句是“明年誰此憑闌幹?”言外之意就是,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又將會在哪裏呢?一句反問的話,杜牧就將自己漂泊不定的苦楚,把官場失意的那種惆悵,把對故鄉深深的思念融合在了這簡單的七個字當中。簡單,但是令人深思。

  我們縱觀一下杜牧的這個作品,可以看得出他命運非常悲慘,藝術感染力十足,讀此詩的人都讚歎作者。至於最後的問句,詩人在尋求答案,不知道各位覺得哪個答案最合適呢?歡迎大家以詩做回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