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前,曾經沐浴在唐風宋雨中筆耕不輟的詩詞創作人,是最值得敬佩的藝術締造者。他們有如賈島一樣能爲一句詩苦冥數月,他們有如杜甫一般爲搜尋素材而廢寢忘食,更有甚者,不惜犧牲大好前程去換一個並不響亮的詩名。想那唐宋幾千名詩詞人,能夠被後世記住的有幾多?

  然而這些懷揣夢想的少年卻仍舊握筆前行,在滿是荊棘的路上踩下一朵朵斑斕,灑下一片片星輝。正因爲如此,現今我們才能讀到那麼多“無名詩人”的經典作品:詩紅人不紅,詩歌遠比詩人更有名。今天小解爲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首由非著名詩人創作的名詩。

  古來相思最難忘,難忘教人直斷腸。相思題材的詩詞不乏其例,每一首都有固定的主題思想,有丈夫思念妻子的,有妻子思念丈夫的,有多情種子思念美人的,還有深閨女子思念心上人的。但這首奇詩卻打破了這一定律,竟將兩種完全不同的感情蘊含在同一首詩裏,讀來令人驚歎。

  《兩相思》宋·李禺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李禺這位詩人不能算是非著名,應該算作無名,因爲除了這首詩與之關聯外,其餘從史料中再難找到他的痕跡。但不得不說,此詩寫得相當有大師風範,“枯眼”、“幾心知”、“怕酌”、“訊音無雁寄回遲”等等短語佳句層出不窮,將一位身在他鄉的過客因思念妻子而坐立不安、輾轉反側的情態展現得淋漓盡致。

  讀着詩人綿延無盡的哀愁與悲傷,雖然能看出來詩旨是思念,但思念的對象並未表明,直到最後一句“夫憶妻兮父憶兒”,詩人才最終將答案講出。然後再根據答案反溯回去,便可以發現前面每一句都形容得如此貼切,真實。

  然而這還沒有結束,這首詩之所以被稱爲奇詩,因爲它還是一首出色的迴文詩。迴文,即首尾迴環,將字句顛倒過來吟讀同樣通順。按照這個規則,我們將這首詩重置如下:

  《兩相思》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迴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虛。

  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倒過來的詩就比較長刀直入了,開篇即點明主旨“兒憶父兮妻憶夫”,兒子和妻子都在思念丈夫,很顯然丈夫應該是出門在外無法歸家。其後連接的詩句皆是描述在家中癡望丈夫的妻子,她幾乎和上詩中的丈夫如出一轍:雁書寄信遲迴,下筆難成詩調,害怕飲酒催淚,望斷山水的眼淚都枯了!

  順讀夫思妻,倒讀妻思夫,順逆皆成章句,正倒均可淚目。這首詩在迴文詩領域非常出名,畢竟以不同方向引導不同情感這種思路的作品不多,而恰恰這首又是蕩氣迴腸的難得佳作。至此,我們纔讀懂詩題《兩相思》究竟爲何意。所以男人來讀這首詩應該順着讀,女人來讀這首詩應該倒着讀,如此這般,那綿延無盡的思念才能爬上心頭,縈繞在耳邊,不停擊打我們的耳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