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北京出奇的冷,人郵社的編輯老師興沖沖地把樣書交到我手上。書沉沉的,心裡卻有些忐忑,不知道是一種怎樣的感受——溫熱的陽光飄進窗戶,灑在書面上,給平淡冗長的日子帶來些許新意。望著這本差點夭折的書,我努力平復自己,第一次體會到「百感交集」這個小學學的成語,沉靜,激動,忽冷忽熱,交織著,活像是個傻瓜,我有些得意忘形。一本書,一本正式的書籍。

說來慚愧,我做UI設計的,出紙質的書,是矛盾的,有太多的不擅長和妥協。現在,它已經出來了,總會高興,至少內容不虛,有很多無限接近設計師真實工作的案例和技巧。坦白說,能讓讀者少走二里地的彎路,我和書就很滿足。

本來想分享一下寫書的過程,寫了很長,拖拖踏踏像是流水,想想對大家用處不大,丟垃圾桶了。因為書就在那,好不好讀者能判斷,與其自誇,還不如聊聊這幾年一些自己關乎設計的事,說說我一直想回答大家的問題。蹉跎的那幾年

幾年前,那篇《九零後設計師成長記事錄》,讓圈裡圈外不少人認識了我,說實話有些震驚。(現在讀來,感覺自己激情少了太多。)

確實沒想到那篇文章,會意外得到圈裡那麼多的認可,從那天起,自己的生活軌跡有了變化,也正是那段時間,生活裏多了更多的人,更多的事。

不止一次,設計圈的朋友勸我「你有這麼多的關注,而且講的東西還不錯,為什麼不做培訓呢,開輔導班……」

「做培訓?」最開始有些錯愕,我對輔導班還受寫生階段的影響,「寫寫東西都得熬夜,輔導班,真有點難為情,就我這水平,比我好的人多了,我這些有價值嗎?」

「有沒有價值,看結果就好了。」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猶豫,「可以先做做,下了班我們可以幫你,你只要做好內容就好了……」

也或許是那年,知春路房租漲價給了我壓力,生活是現實的,我接受了。從幕後到對著學員說話,從最開始臉紅心跳,到後來的有些不捨,發現自己真的不去經歷一些窘迫,就很難挖掘出未知的力量。

很難相信,我的口裡也能輕鬆自然地說出一些老師們的話術,每次回看自己的視頻,聲音都怪怪的,有點陌生。在知識付費的大潮裏,自己儼然成了一葉扁舟。

就這樣,斷斷續續,幾十期輔導班,每次雖說常講常新,但還是有些機械,我有點拿捏不住學生們的反應,不夠自信,很怕誤人子弟,辜負大家的信任,又加上自己很難平衡與工作的關係,就慢慢淡了下去,但看到同學們學到實用的東西,還是挺好的。

當時上課的課件

隨著講課多了,我漸漸發現,報班因人而異,盲從是浪費,很多人真的是僅僅是為了報班而報班。可以說,有的同學,如果很希望有所提高,但意志力又不太強的話,可以適當報一下班,因為羣體壓力能幫助改善拖延症。一個人是容易得過且過的,兩個人是找不到方向的,而一班級的人在一起可以真切的感受壓力,當然也與多年的應試教育有關,塑造了我們的學習習慣。

而有的同學,純屬隨大流,目標性不強的話,真心沒必要花錢報班,父母給的或者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可以用到更有價值的地方。我以前去外面上課,都是省下來的錢,一定要花的對得起自己。所以,我覺得有些人的困惑,不是報個班就能解決的。

2017年,那一年錄製了300多集視頻教程,包括了UI設計及設計師必備的軟體課程,希望大家能用最少的錢學到最多的知識。

我接觸的設計圈

記得大概是8年前,自己開始在設計網站上看一些作品和體會,才發現UI設計圈子有那麼多的大牛,山外山,樓外樓,完全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也幸好來的晚,要不我可能會懷疑自己。互聯網給了大家海量的信息,但卻更加劇了信息的不對稱和碎片化,看的太多太雜,反而會讓人靜不下來。

剛學設計時候的手稿

2011年加入騰訊

2013年進入360的一些作品

細想一下,更本質的是這個圈子存在技能壁壘。

撇開審美,單從技能方面,入行早的確實有著一些優勢,而這些,往往被後來的人給無意間放大,徒增了煩惱。其實,僅僅是「聞道有先後」,他們來得早罷了。早晚其實不要緊,不要被那些先掌握技能的人唬了,多說無用,會就是牛,不會什麼也不是。

後來真正工作了,更越發明白:知道-會-熟手,完全是三個世界。要從學生模樣,轉變為職業UI設計師,真的要專註地去練習,如果只是在門外兜圈子,習慣於仰視別人,時間很快就流掉了,「不行」說一萬遍也沒用。

2014年加入今日頭條,成為284號員工

大家不需要導師,需要解決方案

這個時代催生了知識焦慮、技能焦慮,而靠販賣情懷,兜售焦慮成了當下的百試不爽的策略(當然我也沒免俗)。但是畫個大餅作用真的有用嗎,我倒覺得很多人不缺少奮鬥的想法,而是缺少真正可以操作和執行的具體方案。

很多時候,挺為有的同學著急,也很多很多次收到大家的留言和私信,我只回了很少一部分,而絕大多數沒回。時間少是藉口,更多是覺得,回了可能是雞湯或者雞肋,大家需要雞湯嗎,需要安慰?因為我真的不瞭解你,我其實更想站在你的對立面,說一些難聽的話,但我又不能,乾脆不回。有時候也挺想讓有的同學生氣的,你生氣啊,化憤怒為拼啊,超過不理你的人啊,他們沒什麼了不起的,真的。

解決方案,得你自己找,誰也幫不了。

我能說的,就是幫你適當的梳理,具體怎麼做,還得靠自己。我舉個例子,我們都曾經歷高考,其實很多東西跟高考一樣。常聽有的人說,我數學不好,我小學數學就不好,所以我。這個,小學數學好不好與高考有什麼關係,閱卷的人會因為你小學數學不好就手下留情嗎。而且什麼叫做「不好」,能量化一下嗎,具體一些。

高考是什麼,高考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縮小差距的過程。這句話聽著像大道理,但真能理解「縮小差距」這四個字的人,又有多少。

再拉近一些,比如鋼筆工具的使用,難道大神們安裝的Photoshop版本有什麼特別?還不是他們練得多,熟啊。一個單詞,現在不知道真沒什麼,但3個月過去,還說不知道,那不是自己的問題,是什麼呢?

用準確的文字寫出自己的問題

我能想到的解決方案是,你把你目前的問題用準確的文字描述出來,把痛點和訴求說清楚,把你的現在困惑和窘迫,以及你期望的結果,都列出來。然後重要的是,你要把這起點和終點之間的東西量化,列出幾個等級和時間節點,比如你計劃兩周後的那天,你的哪一項技能達到什麼程度之類的,然後再細分時間,並定時定點地死磕它,雷打不動。解決一個就拿掉一個!

硬著頭皮上!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我的笨辦法,大家可以試試,叫「忽略自己」:簡單說,就是不把自己當回事,當做這些是給別人或者某人做的,無論什麼藉口都不要聽自己的,拒絕任何突發情況的幹擾,忽略現在的自己,硬著頭皮堅持去執行,哪怕質量差一些也無所謂。因為你缺的不是點滴的效果,是繼續做下去的動作。這個與毅力真沒什麼關係,沒什麼懶惰不懶惰的,誰都懶,只是有的人硬著頭皮去做了。把訓練當上班好了,執行執行再執行,就算是應付,也要堅持下去,這樣「應付」多了,你就習慣了。

另外,大家也可以相互建一些羣或者一對一之類的,甚至打手機相互提醒,不要笑話這些老土的形式,還是那句話,現在的狼狽不重要,有用就行。

我不敢說我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但我建議大家試試,真的去硬著頭皮堅持一段時間,不要做任何預判,執行,甚至堅持去「應付」。

今天是2019年1月1日,等到三個月後2019年3月30日的時候,你再看看現在,重要嗎?你回頭看看三個月以前的你。

我一直在給三個月後的「我」打工,給三年後的「我」打工。

時間不會因為任何人而變慢,2000年出生的人都上大學了,我們這些「90後」「80後」們也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時間不多,有所改變纔是。對了,忘了重點了,我的書,大家多看看介紹再下手,寧缺毋濫。還是那句話,看了這本書,大家能少走二里地彎路,我就知足。

在這本書中主要是分享了做設計的一些過程,其次也想通過這本書將自己真正積累了這麼多年的一些乾貨分享給大家,讓大家能夠獨立的去獲得更大的收穫。

前前後後,這本書差不多用了4年的時間才完全完成,這本書會帶你重新認識UI設計以及設計流程,每個章節也都會通過一些設計理論和設計案例,讓大家深入瞭解UI設計。

本書共9章內容,由淺入深的講解了移動應用UI設計的全面知識,其中包括界面類型、界面構圖、版面佈局、元素之道、「色誘」用戶、設計原則及規範、切圖與標註、圖標設計、高端藝術二維碼。書中每一個小結都講解的十分詳細,對於零基礎的UI設計者以及轉型設計師會有很大的幫助。

豐富的案例分析+案例實戰,涵蓋各種UI界面,讓你全面掌握UI界面設計。

詳細的設計分析引導你做出合理的設計,並且在設計思維與設計方法上深入進行剖析!

每章都安排了相應的案例供大家照著練習,達到活學活用~

教你打造出超高端藝術二維碼,多一項賺錢技巧!

最後,謝謝陪伴我4年不辭辛苦的編輯,以及幾位推薦人:抖音設計總監王運恢、360設計總監原雪梅、boss直聘設計總監蔡佳宏、UI中國聯合創始人朱君,謝謝直言不諱的建議,謝謝。也非常需要大家的批評和建議,我都會看到,都記在心裡了,雖然我沒回,真的謝謝大家了。

那這本書到底多少錢?

這本書完全是以公益行為去做,標價為79元,我不靠書賺錢!目前全網7折左右,不到60塊就可以買到,可以說超級划算!

噹噹、京東、天貓、淘寶都有出售。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情! 京東、噹噹自營有500本親手簽名版 重要事情說三遍! 只有500本!只有500本!只有500本!! 沒錯,看速度了~ 沒搶到別罵我!

最後的最後,感謝所有粉絲的一路陪伴,2019年我們會繼續努力,不忘初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