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下:你步行穿越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你一路遇到的飯店,全是國內的某一菜系。不要說喫國外美食,就是國內其他菜系都沒有,你是否覺得奇怪,彷彿你不是出國遊,而是在國內某省轉來轉去。

這種情況,出現在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路上。

唐僧西行的背景是唐朝貞觀年間。唐僧還在大唐國內行走的時候,獵戶劉伯欽把唐僧從虎口中救下。劉伯欽請唐僧喫的,除了老虎肉,還有煎炒烹炸的獐子肉,鹿肉、蛇肉。

之後,唐僧(帶徒弟)西行後,所喫的齋飯,經過彙總,都指向了國內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

淮揚菜興起於江蘇省淮安府、揚州府一帶,也就是蘇中地區。淮揚菜的整體味覺偏於清淡,偏於甜、淡。你再看唐僧一路喫的,多是淮揚菜。比如在五莊觀,清風、明月奉師命,給唐僧師徒上的菜,有醃萵苣、綽芥菜、醋豆角等。

醃萵苣(書中作“窩蕖”)是典型的揚州菜風格。到現在,揚州還有很多人有醃萵苣的習慣,醃100斤萵苣,需要用鹽4斤。唐僧喫的其他幾道菜,都是以清淡風格爲主,鮮見烈火爆炒。

除了妖怪請唐僧喫的,只要在正經的莊園,包括女兒國,唐僧喫的多是淮揚菜。即使是白骨精,化爲人形後,請唐僧喫的,也是“香米飯”和“炒麪筋”。

女兒國王宴請唐僧,菜品非常豐盛,計有“玉屑米飯、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筍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頭、蘿菔、山藥、黃精。”不過,這些美食多數都進了豬八戒這個“饢糠”的肚皮。

請記住這些菜,在《西遊記》以後的章節中經常串場,比如在駝羅莊、朱紫國、小兒國,是當地土豪宴請唐僧團隊的主打菜。

唐僧是河南人,在國內主要活動於河南、陝西(長安),然後就是途經甘肅(河西走廊),出國到了中亞和南亞。唐僧沒有去過江淮地區,可他喫的菜,卻少有河南菜或陝西菜,多是江淮菜。

答案其實非常簡單:作者吳承恩(主流觀點)是江淮地區的淮安府人。

吳承恩從小生活在江淮地區,他對江淮地區的飲食更爲熟悉。

吳承恩寫《西遊記》的年代,交通非常不便利,他曾當過河南新野縣的知縣,距離淮安已有上千裏之遙。讓他寫千里之外的河南、陝西、甘肅菜,有些強人所難。不像現在,聯個網,南極洲企鵝們喫什麼菜,都能扒個底朝天。吳承恩寫《西遊記》,不可能像徐霞客那樣來到西北,甚至跑趟印度,品嚐印度飛餅,手抓飯。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吳承恩只能根據自己熟悉的環境去寫。

同爲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也有類似情況。比如地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錯誤連篇,南轅北轍,來回轉圈。這是可以理解的,除非你穿越回去,給施耐庵、羅貫中、吳承恩送去互聯網,還得給他們交相關費用。

另外,《西遊記》作者本身有爭議,不是所有人都認爲該書作者是吳承恩。《西遊記》作者除了吳承恩,還有一個人非常“可疑”,就是李春芳。

李春芳是嘉靖朝重臣,中過狀元的他當過禮部尚書、太子太保。隆慶帝即位後,李春芳任內閣首輔,太子太師。李春芳自號華陽洞天主人,而《西遊記》萬曆刊本,就題“華陽洞天主人校”。《西遊記》作者爲吳承恩,主要是民國以來的考證,遂成主流。但在明朝和清朝,更多人傾向於作者是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

不過,就算是《西遊記》的作者是李春芳,他在寫作時,同樣會“主打”江淮的淮揚菜系。答案同樣簡單:李春芳是揚州府興化人……

《西遊記》最有可能的兩個作者,一個是淮安府人(佔“淮”字),一個是揚州府人(佔“揚”字)。兜兜轉轉,《西遊記》的飲食,始終跳不出淮揚菜。當然,如果李春芳是作者,鑑於他的高層社會地位,他更有條件熟悉其他菜系,甚至是國外菜。

《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還是李春芳,學界有激烈討論,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