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在主業上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的一種狀態,也許只需再堅持幾年努力,就成功了,而且雷總好幾次公開宣講過小米不會這麼快上市的,為何又操之過急了呢(現在明顯不是上市好時機)?


因為手機市場冬天已經到了,整個行業要大清洗一波

就小米賬上2000萬現金的資金鏈,不上市怕不是要餓死在冬天


題主憑什麼覺得上市不是為了做大做強呢?

「搞埋地產喇笨!」


首先要活下去,然後才能變得強大

現在小米為什麼備貨不足,研發不力,歸根結底,就是沒錢。

都說華為捨得花錢研發,這也是建立在華為強大的通信領域的實力所帶來的利潤。小米才8年,幾乎沒有靠譜的利潤來源,況且小米的定價策略也導致了它很難像其他廠商那樣通過硬體直接獲得利潤。性價比既是小米的優勢,也是小米的劣勢。

都說華為重研發,小米重營銷,但查一下相關數據,華為在營銷費用上投的錢幾乎甩小米二十條街,差距大的就像華為的研發投入和小米的研發投入一樣。

總之,小米上市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缺錢了,

如果再沒錢續上,松果晶元可能一世而亡,陶瓷外殼可能沒法延續,MIUI更新不再那麼頻繁,也許啥黑科技都木有了…


就是要還沒做大做強纔要上市,如果一個公司財務良好,利潤豐厚,大而強的時候,那麼這家公司為什麼要上市,小米上市的目的有兩點

1.為公司募集資本搞下一步戰略升級

2幫助之前的投資者套現


我就這麼說吧,鉤直餌鹹


小米模式,新龐氏和傳統互聯網模式的相結合

——最有意思的就是這裡,有可能給虧損的小米估值到天價的資本方,在二級市場上把該做的都做了之後或者失去耐心之後,它們會完全又按照另一個邏輯來給小米估值了,到時候利潤就是他們估值的最終依據,但是它估值這麼高了,需要多少的利潤來支撐的它的估值呢,那時候它的股價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了,最後又是誰來埋單呢。

小米能夠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與如此之高的市值,最本質是實際控制人在認知層面飛躍。

來看看小米的商業和資本模式,

一般公司的運作模式如下圖:

再看看小米的運作模式:

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傳統企業的核心元素利潤,在小米這裡沒有了,小米模式現階段其實根本完全不care利潤這個東西。

傳統企業,利潤是股東做企業的比較大的動力之一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是小米模式不需要,因為它用資本來替代了利潤的作用。也就是說它首先顛覆了傳統做企業的思維模式,它跟一般的企業就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競爭了,一般企業要考慮公司運營有沒有錢,有沒有利潤給自己,還有沒有錢去做研發、擴大規模等等。小米只用考慮,我怎麼樣給用戶最好的產品和服務且便宜。它之所以可以這樣做是因為在它的模式裏,資本代替了利潤的作用。

從用戶角度來說,小米用戶付給小米公司的錢不需要給股東提供利潤,不需要給公司日常運營,而全部都回到了自己所買的產品上,想想這個是什麼概念,全中國最聰明的一羣人組成的公司幾乎免費的給自己在做產品做服務(這個免費是指我買小米的硬體,在硬體上它不賺錢,相當於我買了原材料,它來免費並且高水準的加工),小米的用戶能不多,口碑能不好嗎?

從小米公司來講,它是一家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不可能免費給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但是它沒有利潤,錢從哪裡來,就是資本了,資本讓公司可以運作,讓公司可以研發、再生產、讓公司可以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所以其實是小米公司拿著投資方的錢,給小米用戶做產品、服務;而一般公司是收用戶的錢然後給用戶做產品、服務。這兩個產品、服務同等價位能是一個質量嗎?

再說說關鍵的資本方,資本方不是傻子,讓小米拿我的錢去做慈善,它們無非是覺得小米的估值會越來越高然後它們可以在比自己成本更高的價格變現,小米的估值現在是按什麼算呢?沒錯,就是用戶數量和口碑,而支持小米用戶數量和口碑是什麼呢,好的產品和服務。

所以小米現在有兩條比較好預見的路走:1、找到更多的資本來讓它提供更多的好產品和好服務;2、就是傳統的互聯網模式,找個別的什麼業務來賺錢。

為什麼現在又提到要賺錢了,因為企業最終還是為了賺錢,因為資本不會永無止境的投資虧損的企業。小米已經上市融資了一大筆錢,現在最健康也是小米最希望的就是通過上市融的資來支撐它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然後再通過它的生態、服務來賺錢。最後還是回到了利潤,想想現在誰最關心利潤?用戶永遠不會關心企業的利潤,小米該有的都有了也不會關心利潤。

最有意思的就是這裡,有可能給虧損的小米估值到天價的資本方,在二級市場上把該做的都做了之後或者失去耐心之後,它們會完全又按照另一個邏輯來給小米估值了,到時候利潤就是他們估值的最終依據,但是它估值這麼高了,需要多少的利潤來支撐的它的估值呢,那時候它的股價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了,最後又是誰來埋單呢。


什麼鬼腦殘問題,做大做強和上市是對立二選一個的嗎?不應是相互相承嗎。

走生態路線,多多少少和樂視有相似之處,之所以是小米和樂視,不是雷軍和賈躍亭,因為資本集團都是相互牽制,不是誰能獨善其身,誰能一語定局,是資本的推動,是資本獲取更大利潤的必然走向。以目前趨向飽和的手機市場,小米在手機業務方面能帶給資本的回報已經乏力,所以小米走向其他領域,但是任何一個領域,要想佔據一席之地,以目前的市場發展程度,都需要大量資金注入,另一方面小米已經八年,對於投資客來說,保證資本的流動增長是第一要職,上市可以套現,增加各個領域的投資,降低資金風險


因為想做更大 上市會幫助其發展

看看華為 並不缺錢 所以不上市 不成為資本家的玩具


我個人的看法是做低價,賣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這一步。。。

因為產品賺不到錢只能圈一波錢


小米手機難買不僅僅是飢餓營銷,更多的是供應鏈實力的不足!這是需要大量的現金支持的!小米不像某些公司有國家隊支持!只能靠上市!


題主可能是對上市這個概念理解有誤吧。上市是一種融資發展企業的工具。不是套現途徑,雖然有企業家這麼用。


沒有現金流怎麼做大???


美國貿易戰一打,有做大做強之信心的,只有房地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換成小米上市是為了什麼?小米可通過什麼方式做大做強?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