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們爲我們犧牲;今天,請爲他們做一件事”,近日,退役軍人事務部開啓“傳承·2019清明祭英烈”活動,人民日報新媒體共同發起#尋找英雄#媒體行動,向全社會徵集24位英烈的親人信息助力英雄回家。祭忠魂、存浩氣,擦亮的是初心和使命,照亮的是逐夢前行的路。

  英烈是民族之根,是國家之魂,他們讓我們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習近平總書記探訪英烈的腳步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他身體力行表達對英烈的緬懷、對歷史的敬畏,他強調:“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鐫刻着初心使命,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身體堵槍眼、谷文昌“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樵夫”廖俊波、守島英雄王繼纔等英烈的精神在黨的歷史長河裏被不斷沉澱、接續、傳承。尊崇英烈,就是要把英烈精神注入血脈、融入靈魂,築牢信仰的基石,挺起精神的脊樑。捍衛英烈聲譽,不僅是對英雄的尊重,也是對英烈精神、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英烈是價值標杆,更是精神脊樑,致敬英烈,唱響吾輩當自強的時代最強音,纔是對他們最好的禮讚。曾被毛澤東同志稱讚“以身殉志,不亦偉乎”的人民英雄方誌敏,在獄中寫下《可愛的中國》:“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今天,歷史足以告慰英烈,現實正照亮夢想,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紀念,是爲了更好的前行。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爲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依循先輩足跡、傳承英烈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鬥、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引領承載着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行,讓中國夢在接續奮鬥中變爲現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