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必修 / 选修 / 通识?

1. 必修:

一定要修过才能毕业的课,以政大会计为例: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审计学、财报分析…

2. 选修:

        (1)   必选修:一定要X选1才可以毕业的课,以政大会计为例:行销管理、作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四选一。

        (2)   一般选修:自由选读本系、同院、不同院开的专业课程,只要有达到毕业应修学分门槛,被当也不会影响毕业

3. 通识:专业科目外的通才、全能教育,一般与所学专业无关、难度较简单,甚至还会被挡修,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类型的通识课可以选,依学校有的资源而异。EX:政大商学院的学生不能修通识课「生活中的经济学」,因为必修已经有专业的「经济学」。

 

二.四年怎排课?

1. 有双主修、辅系、转系计划的同学:

由于双主修、辅系、转系的申请通常在下学期,门槛往往是申请前所有学期的平均成绩(一下申请看一上成绩,二下申请看一年级、二上的成绩),因此大一上建议多选老师给分比较高的「甜课」

 

2. 一般同学:

大一都是较简单的入门课,所以虽然大一必修学分多,但其实读起来不份量不会很重,因此建议一定要多选一点通识课来修!通常二三年级的必修难度会越来越重,所以虽然大三必修看起来不多,但其实要花不少空堂的时间写作业、报告、考试,所以一定要先修完通识课!

 

通识大一二先修完的好处:

  (1)  实习机会多:大三大四很多人会选择学期间去公司实习,有些公司会规定你一周要来2、3甚至4天,所以如果只剩下必修跟少量选修要修的话,会有比较多实习机会可以选,好的实习经验对毕业找工作很有帮助!

  (2)  交换学生好好玩:大三大四很多人会选择去国外交换,剩少少学分就可以有比较多时间体验国外生活,不会被当地课业绑住!

  (3)  专心在专业科目上:很多系毕业后要考证照、国考,或是自己有计划要读研究所,冲刺阶段可以专心在证照、入学考试的专业科目上,对考试比较有帮助!

 

所以大一必修+选修+通识学分至少要选到 20 以上,这样以后比较轻松喔!

 不过也要注意有些校系会有学分下限(一学期要至少修X学分),所以安排修课计划也要先查查看学校网站,才不会最后不小心为了满足每学期学分下限,要多修一些不必要的课!

 

三.选课该问谁?

每个学校都会有不同的选课方式(EX:政大采取志愿序与机率分配的点数系统),所以最好的方法除了上学校网站查,或是问问学长姐、上Dcard或PTT的自己大学版,有哪些给分较甜的甜课、报告考试比较少的凉课、爱当人的亡牌教授、认真和善的好老师!

 

最后小编也要提醒,通识课选凉、甜的都没关系,但专业科目(必修选修)最好都要选上课扎实、认真教学的老师,千万不要念了四年连专业科目都打混著过,这样毕业绝对失业,到时候不要怨叹大学教不好!

 

P.S. 当然最完美的课就是:上课上得好、考试又不会刁难学生的教授。但通常都会非常抢手,能不能选到就从现在开始烧香拜佛吧X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