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律所管理諮詢公司Altman Weil在2017年對280位公司法務部門的主管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6%的公司法務主管在2017年增加了內部法務預算。在逐步提升的法務部門預算,向供應商採購的預算自2013年以來第一次實現了增長,與之相對應的是,聘請外部法務顧問的預算成為全部細分領域中唯一下降的部分。這表示,在企業願意投入更多成本來處理自己的法律事務的同時,公司法務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替代性的法律服務提供商,幫助自己提高效率。

湯森路透和喬治城大學在1月聯合發布的《2018年年度法律服務市場報告》中估計,當前國際法律服務市場的總規模約為7000億美元,其中美國律所的總收入為2750億美元,而替代性法律服務的市場規模為84億美元。儘管這一細分領域的數字目前在整個法律服務市場中仍然只是滄海一粟,但考慮到這一產業短暫的發展時間和驚人的發展速度,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替代性法律服務將成為法律服務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那麼,目前市場上有哪些替代性法律服務玩家呢?

虎視眈眈的四大

今年1月,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律部門從創新性法律服務提供商Axiom Global公司聘請了一位頂級執行官。去年年底,該部門已開始向客戶銷售自動化合同。這一系列動態,揭示了會計師事務所試圖壟斷企業法務服務而市場的野心。

部分人預測,現有法律服務市場將會被徹底顛覆。新型服務提供者躍躍欲試,企圖在傳統律所的服務領域佔據一席之地。目前,這些預言者對四大十分有信心。他們認為,基於四大在改變法律行業方面的雄心壯志,及其所可能面臨的阻礙,四大最有可能在法律服務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2017年7月,Dieter Wirth接管了瑞士普華永道的稅務與法律服務部門。在採訪中,Wirth提及,他的目標是使該部門在幾年內與瑞士年收入最高的十大律所比肩。

10月,隨著Partnervine公司的成立,Wirth計劃的第一部分曝光。該公司直接向企業法務部門銷售由普華永道律師製作的自動化公司合同,其創始人及CEO為瑞士私募股權投資公司Capital Dynamics前法務長Jordan Urstadt。該公司銷售的各類法律文書中,併購交易所需的保密協議價格為100美元,成立公司所需的各項文件價格共計700美元。

對於Wirth而言,自動化合同只是眾多降低法律服務成本的措施中的一項。不同於傳統律所,普華永道不會將創新(尤其是文件自動化生成方面的創新)視為對時薪制的威脅。

發展專利技術改變用人模式外包法律部門,是四大改變法律行業系列計劃中最明確的三大策略。

蒸蒸日上的「雲上律所」

在眾多替代性法律服務提供商中,雲上律師無疑是其中名氣最大、收益模式最明確的一種服務模式。

雲上律所向客戶提供律師而非法律服務。他們一般不在高大上的CBD地區設置洋氣的辦公樓去統一管理律師,而是採用人力派遣的方式將合適的律師送到客戶的門上。每當有客戶出現,雲上律所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和登記在冊的律師特點進行逐一匹配,然後和律師確認工作並將他們介紹到客戶那裡工作,完成企業內部的合同審查和證券合規等中間段的法律工作。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00年成立的Axiom。這種「雲上律所」的運營和管理方式,幫助Axiom節約了大量的租金、水電和人力成本,並使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完成了一些必要的法律工作。正是基於其清晰的商業模式專業化的運營手段,Axiom在短短十幾年中迅速成長起來,盈利規模也不斷擴大。五年前,曾有人預測,Axiom作為替代性法律服務提供者,將憑藉其低成本的用人模式、對技術的充分利用及高效滿足客戶需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法律服務提供商。截止至2016年,Axiom紐約公司年收入已達3億美元,超越了當年近100家律師事務所的年收入。

飛速發展的人工智慧律師

如果說四大和雲上律所是試圖攻佔原本屬於專業律所領地的替代性法律服務提供商,那麼,人工智慧律師則是通過前沿的科學技術解決律師和律所原本無法解決的問題。

不久之前,一條來自BBC的法律科技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該新聞稱,在一項研究中,一個使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在線合同審查的法律科技項目打敗了20位專業律師,在測試中體現出了更高的準確性。那麼,對於傳統的法律服務而言,人工智慧技術將如何提供無法取代的專業能力呢?

AI領域中的自然語言處理(NPL)技術將成為法律科技影響服務行業的關鍵。法律是一個重文本的專業領域,無論是合同、訴訟或是法律法規,其中都涉及了海量的自然語言。AI技術就是依靠專業的法律知識和前沿的科學技術,通過分析法律文本中不同語句的上下對應關係和情感狀態,為計算機建立相對科學的模型,使得計算機在經過機器學習後能夠判斷文本的內容、類型和狀態,從而實現自動識別有效語句所處的段落並根據已有信息對正在生成的文本進行判斷。與現在常見的智能問答式的人工智慧技術不同的是,在未來的法律領域,AI將為律師和法務起草合同提出及時的風險判斷,在法官作出判決前提供更加精準的類案,為公司的業務部門在進行產品研發時提供專利和合規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從而實現傳統法律服務不能實現的增值功能。

可以預見的是,法律服務正在朝著管理更加精細化技術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專業的律師服務先進的科學技術將是未來法律服務的兩大核心,而傳統時薪制的律所運營模式則可能迎來較大的改革和衝擊。律師和其他法律服務工作者應該敏銳地洞察變化,擁抱創新,在行業革新的潮流中積極地迎接改變。

文/莫里斯 & 萊荔 & 西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