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馬上就要滿月了,最近喫奶總是吐奶。按照醫生說的,每次喂完奶我都把她抱起來拍拍背,經常都會有一兩個嗝,但吐奶情況沒有改善。有時候喫完奶已經睡了一會兒了,突然好像很用力那樣,小臉憋得通紅,緊接著就會吐出像豆腐花樣的奶。看著寶寶吐奶、打嗝、哭鬧,真是心疼,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育兒過程中,幸福總是與小插曲相隨。

新手媽媽常常會碰到各種育兒小問題,寶寶吐奶就是其中之一。統計發現,至少將近一半的新生寶寶都有過吐奶情況。有的媽媽就要問了,「都已經嚴格按照醫生說的科學方法餵奶了,為啥吐奶還是出現?」

溢奶和吐奶要分清

很多寶媽一直以為溢奶和吐奶是一回事,其實不是的。

「溢奶」,一般新生寶寶都會出現,即使健康的新生兒也不例外。

溢奶多在喫奶後不久出現,特別是抱著喫完奶再放寶寶睡下時,有時候哺乳過程中也會出現。似乎是奶水太足寶寶來不及吞嚥而從口角流出,並不是從口中噴出,溢奶一般不會導致寶寶不適,精神狀態也正常。

但是,吐奶一般都是吐出已經半消化的奶水,寶寶經常會因此哭鬧很久,寶媽們要注意觀察分辨。

吐奶的原因

新生兒寶寶吐奶多由以下原因引起:

①嬰兒食管與胃連接處的括約肌沒有完全發育好,導致其阻礙胃中食物向食管返流的閥門功能差,這種情況多見於早產兒;

②嬰幼兒的胃位置較水平;

③餵奶方式方法不當,如果寶寶經常躺著喫奶、喝配方奶粉的寶寶奶瓶中空氣太多,喫奶後迅速躺下等都可能導致寶寶吐奶。

新手媽媽如何緩解寶寶吐奶?

●首先,寶寶吐奶了將其直立抱起,讓寶寶的頭偏向一側,千萬不能讓寶寶這時候仰著頭,讓奶水順利流出,以免嗆入氣管。

●用乾淨的小手帕纏在手指上,及時清理寶寶口腔、咽喉的食物,以免影響寶寶呼吸,同時需注意觀察奶水有無嗆入寶寶鼻孔。

●感覺寶寶有呼吸困難或臉色變暗時,說明可能由吐出物進入氣管了,讓寶寶俯臥在媽媽腿上或牀上,稍稍用力拍打背部,讓污物儘快咳出。

●如果這些方法都沒用,可事實夾捏寶寶腳底板,寶寶感覺到疼痛會大哭,刺激呼吸,使寶寶順利吸入更多氧氣。

一般來說,輕度吐奶、溢奶對寶寶健康並無明顯影響,如果吐奶的嚴重的要引起重視,可能出現意外情況甚至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寶寶吐奶難受哭鬧,新手媽媽更心疼焦急,容易手足無措,寶媽們可以一起多多交流哦!

嬰幼兒餵養過程中,你有好的方法,歡迎與大家分享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