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許多國家、城市後,旅行的喜好更鮮明,每回也會為自己找個喜歡主題前來,這回的高知旅行,除了四國最南端的海色絕景外,由我喜歡的建築師隈研吾為高知縣檮原町的建築新造鎮,更是我最期待的,包括檮原町綜合官廳、雲之上飯店及餐廳、畫廊,街之站(まちの駅)「Marche檮原」、雲之上別館Marche Yusuhara,及即將於5月28日正式營運的檮原町複合福祉社施、圖書館

 

Save on your hotel - www.hotelscombined.com

 

雖然這些是公共設施,不能算是主要觀光景點,但隨著現在建築美學融入在地景觀當道,這昔日位於高知縣內陸小鎮,如今也因建築美學,帶來新的觀光客源及視覺饗宴。

讓這原本因坂本龍馬的脫藩之道及日本三大灰石巖地形聞名的小鎮,如今從自身的天然資源,轉化成建築美學的語彙,連結土地情感,也活化了小鎮面月貌。

專程前來一趟,不但不虛此行,向來特色住宿我不喜歡以CP值來看待,但真的極力推薦,來到這裡,請務必在建築大師的設計宿待上一晚,美學、美食、荷包全兼顧。

檮原町在哪裡?怎麼規劃?

必須承認,相對於坂本龍馬的脫藩之道,隈研吾的建築魅力纔是真正趨動我前來旅行的動力。但來到這裡還真不是太方便,攤開地圖一看就知道,從JR高知站前來,最近的鐵道(特急約40分鐘)只能到達JR須崎站,得從這裡轉乘高陵交通巴士,花上80分鐘來到終點站便是「檮原町」。

四國地區│交通票券 線上購買最優惠                               

【初次訂購輸入優惠碼0MPK2 (第1碼為數字0 ) 即可獲旅遊金100

5日)JR PASS四國鐵路周遊券

 

至於隈研吾為小鎮的建築設計主要分在兩區域,建議的規劃方式是:

1.巴士下車不遠處便是「檮原町綜合官廳舍」為首,步行3~5分鐘內即可來到街之站(まちの駅)「Marche檮原」、雲之上別館Marche Yusuhara(兩處在同一棟建築)。步行3分鐘則可至檮原町複合福祉社施、圖書館(2018年5月28日正式營運)。

【高知縣】隈研吾X檮原町:雲之上圖書館:森林裡的有機圖書館

2.晚上可住在「雲之上別館Marche Yusuhara」,最貴的雙人房套房(含客廳及2餐),一人僅15000日圓價位(依季節/日期有所不同)或「雲之上飯店」,後者費用較高一點,但也多在20000日圓之內(含2餐)。

3.雲之上飯店~別館每天晚上有接駁巴士,另一區的雲之上飯店、餐廳、畫廊,我前來時間為白天,但在官網看過照片,反而更喜歡傍晚華燈初上的樣貌,可依最後住在哪來決定。但因溫泉僅在這裡纔有(入宿雲之上飯店/別館者,皆有贈送湯券一張),建議不論住哪,都別忘了來這泡溫泉,舒緩身心。

「雲上小鎮」檮原町

不知應說是這城市太適合以負建築聞名的隈研吾,還是隈研吾的作品最能詮釋這小鎮的在地特色?海拔1455公尺高的檮原町,四周羣山包圍,腹地高達91%都是森林地,但也因位置偏遠,人口僅4,000多人,人口老化嚴重,面臨「限界集落」的危機(即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一半)。

為了有效活化地方資源,帶進觀光人口,更立志成為自然綠能城鎮,森林、水、風、光,成了小鎮最大的天然資源,因此除了風力、太陽能、水力等自然發電設施外,善用森林資源更是落實在家家戶戶,不但有計劃性在2050年將空調瓦斯排除量削減70%,更期許達成100%以上的能源自給率,希望這些為這裡帶來更多新的工作機會,也讓小鎮成了日本人的理想居住地。

來這裡住上一晚,很難不愛上這裡的原風景與新設計,也漸漸明白這被自然環繞的小鎮,為何是「雲上小鎮」,正如文宣上所說的:「清風細語呢喃,綠林搖曳擺舞姿,天神紛紛飛落此凡塵,那兒便是雲之樂園~檮原町。」

「檮原町綜合廳舍」:神社建築般的開放式鄉公所

檮原町的天然木材,在建築師隈研吾的專長與巧思下,不但發揮其功能,更是讓今日的檮原町有大自然,新建築融入地景中,更為小鎮帶來美麗新風景,甚至如我刻意前來的觀光羣眾。

第一次看到這建築時,完全沒能跟公家機關聯想在一起。

「檮原町綜合廳舍」是當地似類臺灣鄉公所,為民服務之處。建築概念一說是以神社概念而來,資料上描繪的則是融合當地的歷史及風土文化而來的。

以四萬十川孕育的當地杉木為主要建材,在外牆中間打造幾近一層樓高、類似停機坪的門扉,而這玻璃巨型大門則以拉門設計,天氣好時,大門一敞開,為民服務的心意已先傳遞到外,也讓空氣直接對流,減少使用電力。

小鎮舉辦活動期間,可更讓內部的小型舞臺連結外部的廣場空地,多用途思考,讓建築更具實用價值。

外觀以杉木、玻璃,有如傳統市松紋樣的交錯方式綜合官廳,愈往上層,玻璃牆面佔比愈重,前來時正好晴朗好日,藍天白雲映倒映在玻璃上,正如「雲之上」小鎮的美名,建築不但融入地景,也映照出漂浮的藍天雲朵風景。

市松紋樣的交錯方式,從裡面可望向四周風景。

一進到市內,偌大的中庭以挑高2層樓方式,辦公場域環繞四周,除了鄉鎮公所,相關的農協、銀行等市民服務單位一併設置在其中,沒有鮮明的隔板空間,反而是巧用上下交錯的主要木造結構,讓各單位又保有區隔的隱私。不過也提醒一下,平常這裡雖然開放參觀,但可別在週末時前來,因這裡可會隨時公家機關上班時間而關門。

一抬頭,天花板及建築大梁以杉柱組柱的方式交相重疊,中間則打造一個如小型舞臺的內部展示場,是以當地傳統茶室為靈感,用以迎接近鄰或遠到的訪客。

這也是一座會呼吸的建築,利用太陽能發電,大門扉帶來空氣流通、也因善用玻璃,走在館內,發現電器使用量很少,但卻沒有光線不足的問題。更讓我意外的是,這棟建築居然沒有裝設空調系統,而是透過二層式的屋簷、天花板設計及專業的能源系統,導入新鮮自然空氣,並隨著季節做調節,包括冬天以太陽熱能把空氣加溫,夏天時利用夜晚的電力製冰,導入到地下室冷卻,再以送風孔將涼感空氣循環傳輸,並達到溫度的調節。

 

Save on your hotel - www.hotelscombined.com

 

在利用屋頂太陽能、杉組柱構造、1樓大型的Sliding Doors拉門與地底結構相互循環的自然調節氣溫下,即便外面是艷陽天,室內依舊感到涼爽。(可參考這張斷面圖就會明白許多)

連空間運用也是。因採訪關係前來,特別有機會看到在文宣中提到的多目的議會設施。會期時,大門一打開,神奇的議會主席臺居然全隱藏在裡頭。

而議期以外的時間,門一關,又成了多目的的會議室等。

來到町長辦公室,以完整杉木打造的壁面,不走豪華風,但與整個建築十分搭調。

隈研吾的建築語彙是負建築,而來到這裡,讓我對他的完整思考,似於建構在美學之上,還有更讓人尊敬的地球之愛了。

 

Marche檮原(市街小站/まちの駅)、雲之上別館Marche Yusuhara

從「檮原町綜合廳舍」步行前來僅3~5分鐘的「Marche檮原」(市街小站/まちの駅,後方連結「雲之上別館Marche Yusuhara」,兩處位於同一建築。

乍看外觀與官廳有點類似,但走近一看,「Marche檮原」正面外觀非玻璃處的不是木材,居然是茅草。

原來昔日這條大馬路上,設有許多以茅葺蓋成的小茶室或簡單住宿,讓旅人路過時能稍作休息、或住上一晚再趕路。因此隈研吾以此作為靈感,一來保有當地傳統的生活文化,二來看中茅草的通風性及具斷熱性,而以此為建材,融合現代環保建築中。

(順道一提,這一帶從慶長年間開始興起茶堂文化,茅草為屋頂,下方舖以木板,內部則有木像及石像,至今街區還留有數座茶室。)

為了向先人智慧取經,他還特別至町內的傳統職人學習茅葺屋的建築方式,並思考如何改善應用在現代建築裡。為了增加茅草耐用度,他以一束束堆疊方式,讓茅草以上覆蓋下方的編織方式,同時兩側安裝旋轉裝置,減少茅草潮濕的機會。

至於為何將當地物產賣場與飯店結合?原來當地居民本來就不多,為了讓前來的旅人,有更多機會與在地人交流,因此結合在地特色市集及旅宿功能,從建築到空間概念一同反樸歸真,連賣的商品都以蔬果,手作商品居多,讓人很快能融入當地特色。

商場內部設計也極為特別,同樣是杉木運用,卻又與官廳大不同,這裡以杉木圓柱來支持整個高挑的空間結構,一抬頭,如樹木向上不斷生長,有如置身在森林裡的小市集,

讓人連買個水果、伴手禮,都充滿樂趣,並透過自然天光的明亮度,撐起森林市集的美好交流空間。

一時還找不到飯店到底在哪?原來抬頭面樓上的空間走廊,便是飯店處。

所以若入住別館,CHECK的櫃臺藏身在賣場右後方,有點隱密外,有趣的是飯店的房間一開門,望下來便是這販賣處。

為了落實昔日驛站、茶室概念,別館的房間數少,全館共15間,走的也全是極簡風,房間讓我感覺很像是住到四國直島,安藤忠雄設計的Benesse HousePARK,木色及白色糸,十分乾淨簡單,但從客廳、兩牀、寬敞衛浴,還再含兩餐,一人居然僅要15000日圓上下,便可住宿建築大師的設計飯店。

非常有MUJI風的傢俱,除了天花板以木條裝飾,沒有多餘設計,卻也讓人覺得住在設計之家中。

單人房就真的十分簡單,且價位跟兩人房之單人價格差不了太多。

 

Save on your hotel - www.hotelscombined.com

 

而且這一帶沒有高樓建築,一推開窗,檮原町四周的山景全映眼簾,徜徉在雲之上小鎮,眼及之處全是迷人風景。

 

更多高知縣:http://aliciaisme.pixnet.net/blog/category/2034214

檮原町觀光資訊:http://www.town.yusuhara.kochi.jp/

雲之上別館Marche Yusuhara網址:http://www.y-marche.jp/

高知高陵巴士:http://koryokoutsu.ne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