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3月20日,國家正式宣佈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補貼退坡政策,補貼退坡必然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的售價。那麼新能源車企的保價政策能否真正的打動潛在消費者呢?

  首先價格肯定是當前促使消費者是否選購某款車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如果車企認爲只要繼續保持低價策略,就能讓潛在消費者選擇其產品,那路數肯定是走錯了。因爲新能源汽車要想打動潛在消費者,除了本身車輛具有能與燃油車一較高下的價格優勢外,更重要的是產品力要能與燃油車相媲美。只要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發展到消費者的心理預期的那條線,消費者自然就會爲成本更低、環保性能更好的新能源汽車買單了。

  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能吸引他們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指標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就是續駛里程,畢竟續航里程是影響之後每日用車的便利性問題,續駛里程長的電動汽車,能給車主用車帶來更多的便利性,長續航里程的車輛其各方面性能一般也不會很差。現階段提高續駛里程的方法,主要是增加電池容量。但是在電動汽車空間不能無限擴大的情況下,唯獨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是最爲行之有效的辦法。其次充電速度也決定了電動汽車消費者的用車便利性,尤其是在長途駕駛時,如果同一行程燃油車1小時到達,而電動車需要1個半小時,其中花費的半小時充電,會讓消費者的用車體驗感到較爲不舒服。再者,智能化肯定是電動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而且現在年輕消費者是消費主體,智能化才能更好的吸引消費者,能夠吸引年輕消費者才能對銷量有促進。

  所以,在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中,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指標門檻要求有進一步提升,就是爲了讓新能源車企走技術型路線,通過技術的提升來做大做強,用誠意十足的產品力吸引消費者。

  本文爲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朝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