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美食序列當中,因爲各地的文化差異,菜名的命名方式真是多種多樣。有些直接以主要食材命名,這樣淺顯易懂;還有些用外形來起名字,有些不但看着好看,喫起來也是美味,但是還有另外的部分,僅僅是聽到這種食物的名字,就令你倒胃口,很多國外食客更是不敢點着喫。小編將網友們總結出來的這四種寫出來,看看你有沒有被菜名欺騙過。

第一種:粘耗子

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生活在農村的孩子,肯定首先想到是粘老鼠貼,但要告訴你這是道美食,你敢相信麼?滿族小喫當中的經典存在,裏面是誘人的白色糯米,外面卻用葉子進行包裹,並且還有個長長的葉梗類似於老鼠尾巴,因此而出名。喫起來軟軟糯糯帶着甜味,品嚐過的都會忍不住再喫幾個。

第二種:蒼蠅頭

這個聽上去就讓人很難受,本身蒼蠅就是深受大家討厭的,牽連上這個的食物又能幹淨到哪裏去。其實這只是形容,使用的食材被切得很細碎,製作工藝比較繁瑣,但卻是道美味的臺灣菜,在當地喜歡喫的人很多,特別是用來配米飯,是很好的下飯菜。

第三種:螞蟻上樹

螞蟻這種小動物,是很多女孩子都不願意接觸的,因此在點菜的時候,這道菜可要考慮清楚纔行,採用肉末和粉絲混合烹飪而成,做出來之後那些肉粒就像螞蟻似的抱着美味的粉條。看起來不簡單,其實卻是道極爲常見的家常菜,幾乎大小館子都會製作。

第四種:撒尿肉丸

剛開始喫火鍋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牴觸這種火鍋丸子,但是現在卻幾乎是必點的存在,那獨特的緊實口感和美味湯汁,喫起來特背的香。但是國外朋友聽着名字,看看外形,還是沒有膽量享用。

不知道朋友們還知道那些被菜名耽誤發展的美食,歡迎留言告訴朋友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