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24791.jpg  

[富麗堂皇第三方行動支付卻僅是雞肋的狹隘市場潛藏的意義為何?]

近期深入的近距離瞭解臺灣及大陸第三方行動支付的發展與狀態,而兩岸資本市場上的大腕

如騰訊/阿里/臺灣的歐付寶/網路家庭等都率先的反應的此一題材,但實際上第三方支付僅是

一個支付方式的移轉,而中間由銀行擔任的風險判斷(貼水水準/還有徵授信能力等)似乎也都

在一個網路世界上就被調整成可以均依一性的問題,但回到支付平臺上,回到所謂的信用水準上,

資本市場的資金籌集/募資/退場機制與交換平臺等,應該纔是這個產業發展的一面向纔是,但臺灣

的業者卻在把一個毛利率不會高過0.5%的生意講得如此的大,而中間還必須承擔交易風險與授信

等工作的專業性支出等等,所以其實對於這樣的企業發展,到底是想發展股票價格的上升還是真正

把新產業的發展做為一個好的方向來做...

                                                                             以上文章  是以非投資導向的證券分析師的立場來做的發言

                                                                                                   證券分析人員字號(2004)041420006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