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氣溫還是嫌涼,再加上雨後方歇,為保險起見,選擇了較厚重的衣物,因為心裏對天候的好轉並不抱任何希望。怎知,老天爺這麼寵愛這羣小朋友,隨著時間的遷移,細雨停了,雲層漸開,陽光露臉,甚至記憶中,不良媽到過的宜蘭,從沒有一次是天晴的,這次,倒是終於讓我給遇上了,也‧熱‧死‧我‧了!

 

【宜蘭綠色博覽會】

按學校的行程,經雪隧9:30左右到達第一站,老師要所有的小朋友看向入口處的一件巨型T恤,標示著「綠博」的名稱,問道:「上面寫什麼?」只聽見我家的無釐頭翎,大聲地帶領著其他小朋友說:「免費停車場~」,剎時,全車的大人都倒了!不是看那裏,好嗎?老師是要妳看「綠博」,告訴你們目的地要到了!

本來約有2小時的時間可以在園區內好好參觀,卻因下午的行程臨時通知需往前挪半小時,再加上自由活動前,全班花了點時間照相、上廁所,導致我們只剩1小時,又誤信某年紀稍長的家長,以為距離很遠,所以選擇先做遊園車到最底再走回來,結果花了半小時枯等。待我們終於坐著車到最末端,人家老師用走的也早就到了~。

page1  

 

時間所剩不多,直接就往『快樂牧場』衝,餵食、看小動物,這些,雖然每個園區都大同小異,不知為什麼,就是那樣吸引小孩,百看不厭!

page2  

 

從看動物的一片混亂中走出來,覓了處有桌椅、遮蓋的地方坐了下來,享用時間不多的戰鬥餐。

page3  

 

絕對相信裏面有可看的、可玩的,但我們沙漏上的沙不等人,扣掉用餐,再上一次洗手間,一路從最上面馬不停蹄地,由每個館的外面倉促經過,抵達集合地點,剛好用完!

時間太短,只能從照片中勉強說我們到此一遊,是蠻遺憾的。

 

【宜蘭餅發明館】

 

距離上一站只有10分鐘車程,我們到了今天可以DIY超薄牛舌餅的地方,照例,全班先來幾張大合照。

page1  


上樓、洗手、就定位,等待發放材料〔小刀、烘培紙、桿麵棍和兩坨小小的麵糰;左邊是皮,較軟,右邊是餡,較硬。〕就花了點時間。

page2  

 

先把兩丸麵糰搓成約10-15公分的長條,再分別切為六等份,接著把其中一份餅皮拍為圓皮狀,直徑要比桿麵棍大,再放入內餡包好,重點是不要有縫細讓餡露出,也不要搓湯圓,形狀倒不是那麼重要。依同樣步驟做好剩下五份後,拿出其中一份,再度拍為圓皮狀,這次拿著桿麵棍先從中間滾個5-6下,再由中心往上推壓、拿起,回到中心,往下推壓、拿起,切忌前後上下亂滾一番。壓好的麵皮已有牛舌餅的形狀囉~,請小心地用食指和中指將它夾起平舖在烘培紙上,就大功告成啦!〔看師傅舖好容易,自己做時就發現太薄很難弄平,會皺皺的。〕

page3  

 

等待烤餅的時間,放風,就是讓我們去樓下消費,不良媽和同組的陳旭媽沒興趣,就幫小孩照相。

page4  

 

做工精美的花轎、牛車

page5  

 

餅烤好了,還發了個精美的袋子給我們裝。其實撇步都在那兩團麵裏,我們隨便怎麼搓都好喫啦!

page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