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Doctors,內容卻涵蓋生命中最真實的酸甜苦辣。

靜慧是一名常目睹父母爭吵,母親逝世被父親拋棄,被繼母虐待的女兒,因為那曾待過酒家改作食堂的奶奶收留,遇上一個不像老師的老師,幸福依稀來到。

卻沒想到,竟然遭到班上資優生嫉妒,奶奶手術意外過世,原本到手的幸福又這樣不見... ...

靜慧的生命議題是:我沒資格幸福。

網路上的靜慧幼年視頻: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59411

第七集片頭的摩托車、幼年的哭泣都點出串聯靜慧成為焦點學生、不幸的源頭... ...

過了13年,老師出現了,也大膽地對她告白,友人的支持也許可以不用再一週只睡十小時,她還有朋友,幼年時似乎還有美好記憶。

卻在她與他互動之間,他又不幸了。靜慧的心情要如何接納自己是可以「幸福」的呢?

 

輔導過程中,常常遇見靜慧這樣的學生,不是她天性使壞,而是外在環境太混亂,迫使她必須用她能力所及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看見第七集原本雀躍的靜慧與舊時好友回味過往,卻遭遇一場車禍,雖說戲劇總是幸福過後就會帶來痛苦,然而站在輔導的角度,我看到的是,這樣的她要如何相信她的確值得擁有幸福

坐在諮商椅上的個案(包含我自己),面對生命的課題,許多時候都已經在童年時期逐漸寫下,若非天時地利人和(像遇到影響她的老師),人的路徑是有可能就此不變的。如同班上資優生相信她依舊是混混。

靜慧因奶奶的包容和堅持,刺蝟的殼被融化了一點,因著天生的聰慧當上醫生,奶奶和老師在無私的關懷下,成為她的貴人。

可是像洪志弘老師說的:你能否讓人多照顧你一些?靜慧的生命還是處於我沒資格幸福的課題裡。

要讓個案開始改變,就是珍惜那一點一滴的「不同」開始,轉換成一些成功經驗來勉勵自己,繼續往前。

幸好,舊時好友救活了,對靜慧來說這個希望還未消失。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原始的親密始於父母(主照顧者),後來就是戀愛關係,也因此常見焦點學生年紀輕輕就把自己放進愛情裡,愛情可以滿足他們被愛的需求,但是他們對自己的沒自信、自我放逐,常常成為絆腳石,讓他們離原生家庭關係的不幸更靠近,離心中想要幸福的夢想越來越遠。

但也有因為穩定的關係而改變,幸好靜慧有一個衷心的朋友_順熙,其實順熙也是一個沒有獲得足夠愛的孩子,看她父親在警局裡對她說的那些負向話語,要如何叫順熙相信她值得被愛呢?

幸好,傻人傻福地,遇見同樣「沒被愛夠的」靜慧,主動熱情的性格讓冷酷的靜慧願意把什麼事情都跟她說,兩人成了生命重要的個體。

(喜歡這張高中到大的合照)

 

我喜歡戲劇,就是在誇大的劇情中透露出那些生命中的真實。

從無傷大雅的劇情裡,重新看見生命的樣貌。

Doctors的主人翁,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殘缺,在愛情(正向)氛圍裡,我們可以期待逆轉的那天,可以在歡樂的氣氛裡品嘗生命中那一絲的苦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