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夏 芳

  4月3日晚間,新希望2018年財報出爐,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91億元,同比增長10.38%。公司實現毛利潤60.3億元,增幅爲18.26%,毛利率8.73%,同比提升0.58個百分點。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合計爲17.05億元,同比下降25.23%。全年經營性現金流達33.37億萬元,同比增長23.04%。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3元(含稅)。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新希望的主要業務包括:飼料、白羽肉禽、豬養殖、食品。其中,飼料的生產經營目前仍是公司業務的主要支柱,在報告期內,公司飼料業務的銷售和毛利率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新希望年報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各類飼料產品1704萬噸,增幅爲8.37%:產品結構也進一步優化,豬料銷量達440萬噸,同比增長約8%;禽料銷量爲1089萬噸,同比增長10%;水產料銷量近106萬噸,同比增長約23%。實現營業收入394.19億元,飼料整體毛利率水平也得到同步提升,實現毛利潤30億元,創公司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增幅爲13.63%。

  白羽肉禽業務,在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雞苗、鴨苗45719萬隻,降幅24.63%;銷售自養商品雞、委託代養商品雞鴨26062萬隻,增幅28.75%;銷售雞肉、鴨肉產品179.13萬噸,同比下降5.63%;實現營業收入186.4億元,增幅爲9.46%;實現毛利潤15.9億元,創近7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增幅爲51.48%。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以來發生的非洲豬瘟事件對行業造成了重大影響。同樣,對於新希望來說,去年非洲豬瘟事件給公司的毛利潤帶來22.76%的降幅,但是,公司在年報中表示,非洲豬瘟事件不改公司堅定擴張。

  新希望表示,公司自2016年起開始加大對養豬業務的投入,在近兩年來面對豬價下行、非洲豬瘟的不利環境下,仍然堅定不移地按照戰略規劃進行投資發展,同時持續提升已有產能的生產效率,使養豬業務在中長期將成爲公司的新的增長極。

  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新希望共銷售種豬、仔豬、肥豬255.37萬頭,增幅爲48.54%;實現營業收入32.24億元,增幅27.85%;實現毛利潤5.23億元,同比下降22.76%。

  另外,在報告期內,新希望食品業務板塊中,實現銷售豬肉產品27.83萬噸,增幅爲4.94%;銷售各類深加工肉製品和預製菜14.97萬噸, 同比下降7.59%,下降原因主要是禽肉原料上漲導致深加工業務成本升高、產量有所削減所致。

  對於食品業務的表現及未來發展,新希望表示,由於公司這部分業務相比禽屠宰的產能規模仍較小,公司將繼續保持對這一領域的投資,爲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在非洲豬瘟爆發之後,隨着國家政策逐步轉向區域化防控、區域內供需平衡,公司也迅速行動,結合豬養殖業務的佈局,尋找在豬屠宰業務上合作與併購機會。

  對於公司2018年的整體表現,新希望表示,由於近兩年農牧行業行情劇烈震盪、環保嚴管,疊加2018年以來的資金面收緊及貿易摩擦等宏觀不利影響,給公司常規經營活動之外造成損失。同時,2018年發生的貿易摩擦影響,造成對美國藍星投資的賬面損失。

  “隨着國內環保嚴管形勢逐步趨緩、落後產能清退完成、中美貿易關係逐漸回暖,上述影響因素在 2019年將大幅好轉,不再對公司產生明顯影響。”新希望如此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