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兩會,關於房地產行業的內容及動向都是人們密切關注的話題,對於樓市仍處於寒冬期的2019年也沒有例外,房地產“熱度”不減,依舊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不過2019年的兩會,對於房地產的態度似乎與往年大不相同,總給人一種房地產不再受重視的感覺。

雖說房地產這一詞彙在今年的兩會報告中也被多次提及,但是對於房地產的表述卻並非如以往一般單獨列出,而是安排在了“新型城鎮化”的內容之中。既沒有單獨列出,也沒有強調控制房價和“租售並舉”。與5G、AI等新興的熱門產業相比較,曾一向炙手可熱,帶領中國經發發展的房地產行業可謂是遭遇滑鐵盧了。

在2018年成績單中,關於房地產的描述也僅僅是指出了“改善完善房地產市場機制”這一點而已,人民日報總結的“極簡版報告”中更是將房地產部分完全屏蔽,甚至連居住字樣都未曾提及,再加上兩會對房地產“調控”隻字未提的這一舉動,不難看出國家對於房地產行業的態度,既沒有打壓調控,也沒有利好政策,平穩將會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主基調。

早在去年年底,菏澤取消限售、廣州鬆綁公寓限購、青島取消搖號購房等政策的到來,各大媒體平臺上有關“利好不斷”“樓市回暖”的文章逐漸多了起來,“全國12城樓市鬆綁,樓市回暖信號來了。”、“樓市‘王炸’開局!真的要回暖了?”等一些列的話題層出不窮,一時間,樓市回暖似乎成爲年後樓市的基調。

但與2018年成績單和兩會報告相結合來看,房地產市場回暖並非是今年樓市的主基調,從數據方面來看,2月份主要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下降37%,同比下降7.3%。與此同時,2月份TOP100房企合約銷售4470億元,同比下滑15.6%、環比下滑22.9%。樓市回暖這一說法在數據面前可謂是無稽之談,樓市的核心思想依舊監守房住不炒原則,但在政策之上已經避免“一刀切”的方式,而是逐漸向“一城一策”進行過渡,今年樓市的主旋律將“穩”字開頭。

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指出,“更好解決羣衆住房問題,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穩”,正成爲當前各地樓市調控的主基調,因城施策將成爲樓市未來的走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