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稱江蘇某房企申請了破產清算,據瞭解,該房企成立於2010年,註冊資金8000萬,從註冊時間來看,該房企可謂是抓住了房地產市場的紅利期,但是由於近兩年樓市調控不斷,房地產市場的大環境已經發生改變,傳統房地產經營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於當下的房地產市場,該房企始終沒有渡過這樓市的寒冬期,就此走向終結。

將時間軸推回至20年前,那正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的階段,在那個房地產市場輝煌的年代,樓市可謂是瞬息萬變,放眼望去,房企開發商逐漸增多,炒房客也不斷蜂擁而至,購房者置辦房產的慾望也逐漸強烈起來,以至於如今樓市之中房價也越來越高。

近兩年,面對着直衝雲霄的房價和逐漸膨脹的樓市泡沫,高房價已經成爲了人們購房最大的阻礙,曾幾何時,人們口中的話語是“沒錢,買房”,現如今只能是“沒錢買房”了。房價的一路攀升與房地產的發展有着一定的聯繫,但與炒房現象或許有着更大的關聯,爲了堅守“房住不炒”原則,也爲了還樓市一個清淨,樓市開啓了長久的嚴格調控,至此樓市邁入了嚴厲的調控期。

經過兩年多的樓市調控以來,從樓市中反應出來的結果也是非常顯著,首先變化最大的莫過於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幅開始明顯回落甚至出現了連續多月的下跌;其次,剛需者對於政策也是越來越有信心,因爲本輪樓市降溫還在持續中,並沒有網傳的鬆綁情況;第三,投資者羣體已經感知到調控的嚴格性,紛紛開始在做業務轉型,避免無法適應樓市新環境而落後甚至破產。

那麼,在這場樓市的調控戰役中,到底是什麼結束了房地產行業的輝煌時代呢?從調控角度來看,本輪調控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各地積極開展相關樓市限制性政策,多個城市的樓市同步進入降溫階段。受這輪降溫影響,房地產市場入市門檻逐步提高,房產變現速度逐漸拉長,這也導致了一些開發商無法按時償還銀行貸款,很多投資者都面臨着資金鍊緊張的問題。

調控經過兩年之久,耗時較長,早在去年上半年就有新聞報道有數十家房企因爲資金流出現問題而破產的情況,所以從去年開始一些知名的房企也開始轉型輕資產模式,甚至有品牌房企去年還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足以看出在目前的樓市調控環境下,開發商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由此可見,房地產的輝煌時代隨着房地產行業的迅猛發展而到來,卻因炒房不斷所帶來的房地產泡沫和高額房價而走向了終結,樓市經過了嚴厲的調控期,將逐漸趨於平穩,迴歸理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