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苏澳区渔会、南方澳第一拍卖市场主建物是南方澳渔港黄金时期的见证者。(资料照片,读者李忠卫提供)

2018-10-17 15:51

〔记者张议晨/宜兰报导〕有56年历史的南方澳渔港第一拍卖市场主建物今天动工拆除,原址将兴建兼具拍卖、零售的综合型鱼市场;一拍见证南方澳渔业繁华,文史工作者廖大玮形容,改建也是象征南方澳将从渔产业重镇,转变为观光小城。

南方澳渔港共有3处拍卖市场,其中第3拍卖场已完成改建运作,一拍因钢筋裸露被列为「危楼」,苏澳区渔会斥资1.68亿改建,兴建高2层楼的鱼货拍卖场。

苏澳区渔会总干事陈春生表示,新拍卖场最快后年可以进驻,除渔货拍卖外,还有渔民直销及摊贩零售摊位,兼具销售及观光功能;一拍工程完工后,被称为南宁市场的二拍将迁往一拍位置继续营运。

3处拍卖市场功能各有不同,一拍使用年份最久,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时期。南方澳文史工作者廖大玮说,南方澳1923年建港,2年后日本政府成立水产拓殖株式会社,并兴建鱼市场用于鱼货拍卖,当时就是全台最大的渔港。

廖大玮说,一拍最早是木造建筑,是由总督府直接拨款兴建,如同老板就是台湾总督,但无奈1961年9月12日,波蜜拉台风横扫苏澳,一拍与苏澳火车站不敌风雨倒塌,隔年渔会出资改建成现在水泥建筑样貌。

南方澳渔港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巾著网渔业发达,是南方澳的黄金年代,小小渔港涌入全台各地的「淘金客」,入夜后的南方澳宛如不夜城。

廖大玮说,一拍市场见证整个南方澳渔业最兴盛的时期,但建筑有安全疑虑,服务多年后终要「功臣身退」;因未来新市场兼具观光及拍卖功能,也象征南方澳将从渔产业重镇,转型为观光小城。

  • 旧苏澳区渔会、南方澳第一拍卖市场主建物是南方澳渔港黄金时期的见证者,今展开拆除作业,原址将兴建综合型渔市场。(记者张议晨摄)

    旧苏澳区渔会、南方澳第一拍卖市场主建物是南方澳渔港黄金时期的见证者,今展开拆除作业,原址将兴建综合型渔市场。(记者张议晨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