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創業“燒錢”難儲脂禦寒,衆企業在實踐中得出此真理。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很多內容創業者乃至整個市場就開始感覺到寒風刺骨,紛紛感慨內容創業的“好日子”已經到頭,行業轉舵也自然而然地成爲一個不爭的事實。

  至於內容創業市場的船舵會轉向何處,各路玩家是滿心好奇,2019年3月韭菜財經大數據發佈《2019年內容創業市場報告》,從報告中或許可以對內容創業的未來有所窺探。

  轉舵:舊式運營的退場與新式運營的登場

  不管是早期出現的自媒體,或是去年火爆的短視頻,內容創業者都在只增不減的資本青睞下,迅速進入收穫期,滋潤地成長着。然而,隨着內容平臺的泛濫滋長,監管趨嚴、流量難漲漸磨去資本的耐心。

  受去年經濟下行影響,資本家們變得小心翼翼。毫無節制的補貼平臺開始因資金斷流,陸續暫停對內容創作者的補貼,依靠補貼就可存活的內容創業者被迫進入“斷奶”階段,各路玩家開始整改和升級企業的運營模式。

  其中,爲“斷奶”而轉舵的典型代表就有推出“U創計劃”的大魚號、升級爲“千人百萬粉”的頭條號等頭部平臺。

  流量紅利消退,各大玩家集體掉頭,不禁讓人高呼:“內容創業市場已開啓下半場”。那麼問題來了,內容創業市場的下一站在哪兒呢?

  首先,前景巨大的知識付費將是內容創業者們搶奪的第一杯羹。在韭菜財經數據報告中,我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49.1億預計在2019年將漲到155.6億,且未來還在繼續擴大。另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國內內容付費用戶規模近3億。

  可以看到,用戶知識付費接受度和習慣正不斷被養成,他們對好內容的付費情緒更加狂熱,各平臺輸出優質內容的價值變得越來越高,不再停留於流量紅利帶來商家廣告收益的層面,而是直接上升到了“流量=潛在收益+必然收益”的層面。

  其次,部分場景已成一片紅海,爲可持續發展各內容創業者們將深入挖掘新的場景。據企鵝智庫和韭菜財經大數據顯示,我國現有1.45億低幼人羣、2.41億中老人羣、8.93億低學歷人羣和8.3億鄉鎮人口。

  這些待被收割的上億人羣,未來也將是內容創業者們爲進軍的新戰場。例如快手在面對抖音的窮追猛打時,其在去年年初就開始有意將企業的市場陣地向三四線城市轉移,以便於儲糧備戰。

  更值得關注的是,以新形態詫叱內容市場風雲的短視頻,其走向依舊呈現向陽生長之勢,且熱度高升不減。據QM數據,去年9月短視頻的總使用時長佔比爲8.8%,超過了綜合資訊,與在線視頻僅相差0.2%。

  由以上數據可看出,短視頻的發展勢頭異常迅猛,甚至短視頻的內容佔比已經超過了主導市場更多年的圖文。再加上阿里、騰訊、新浪、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企業爲從中瓜分一杯羹,正攜帶資金、人工智能等資源高調入局,想必短視頻未來依舊火爆。

  同時,5G技術的火速崛起,給予了視頻領域不少遐想空間和機會。在資金、技術、網絡等加持下,內容流量用戶或將進一步向短視頻傾斜。

  總體而言,伴隨着內容創業“跑馬圈地”的結束,行業迎來新的發展階段。行業運營、主導載體、渠道等方面的走向正隨着新入口的開啓,越加明朗。如此一來,內容創業者在新航道上將迎來不少新機遇。

  行駛:內容創業新航行的發家之路

  流量紅利消退,內容創業者重心遷移,行業玩法和變現渠道變多樣化,促使變現生態池雛形成型。因此,如何借生態池發家也成爲衆人的關注點。

  關於快速變現之法,市場上各有爭論。但因市場上的內容創業者大都不具備流量、技術、資金等資源,他們選擇的變現渠道往往都是通過輸出高質量內容,來聚集流量,形成用戶粘性後承接廣告業務來實現變現,特別是在2012年—2017年內容創業大火期間。據微信2017年發佈的白皮書表示,微信公衆號廣告投放活躍,廣告變現實是內容創業者的首選。

  儘管簡單粗暴的廣告變現是各內容創業者的首選,但平臺打廣告次數若過於頻繁,極易降低用戶粘性,若內容更新過於頻繁,又易分散閱讀量和降低質量,故而廣告變現的規模難以做大且卡不準幅度。

  受此侷限,內容創業者們開始依附於內容、流量等外來資源,向電商、知識付費、IP、中介等領域延伸,交錯繁多的鏈條因此形成了一個變現生態池。其中踐行者就有,知識付費的得到、短視頻變現的一條、內容電商的大魚號、IP變現的萬萬沒想到等。

  儘管變現渠道很多,但變現的前提是有人願意“消費”。而內容創業變現又是一個需要長花費時間去吸引和沉澱流量的過程。如何去提升變現速度,也成爲內容創業者們的焦慮。

  近來大火的小程序無疑爲內容創業們,提供了很好的導流入口和變現機會。據微信官方最新報告顯示,微信月活量用戶已達到10.82億。另據阿拉丁統計指數顯示,2018年底小程序日活用戶量已突破8億。

  微信小程序具備的高活躍性鉅額流量能滿足內容創業變現的前期之需,且小程序的門檻低,觸網易,若兩者相結合,內容創業者們在成長週期和變現上,都會得到質上的提升。足以見得,小程序將是內容創業者們深耕知識付費、電商等變現方式路上的得力助手。

  總的看來,變現渠道的明朗與小程序的導流,爲各大內容創業者在新的航道里提供了多種“發家致富”的方法,同時也爲內容創業平臺們添了一份變現的力。但在開啓盈利之旅前,各內容創業除了需要學會如何借力發力之外,最重要的,還需理清楚新航道上要解決的問題。

  續航:轉舵在即,內容創業市場的指羅盤何在?

  既然內容創業行業進入新的階段已成定局,那麼如何儘快去適應新環境是各大創業者們的重中之重。對於內容創業者而言,可從以下角度入手。

  其一、尋求內容新載體,以新形態內容取勝。

  在當下內容高度同質化的市場大環境裏,用戶對於現有內容的獲取或多或少都已產生了“排斥性”。往深一點講就是,很多內容創業的優質生產力開始消退,很難再出現流量爆發式增長效應。可以說,內容創業市場無時無刻都需要新體態。

  縱觀自媒體、短視頻內容創業的火爆動因,我們可以看到,在內容市場裏,除了優質內容吸引用戶外,承載內容工具也是一大重要的影響因素。

  在內容載體更新的這個過程中,雖說是內容的傳播形式在新的載體上發生了改變,但實質上內容也發生了一種質上的提升。就拿短視頻和圖文來說,短視頻形式的內容傳播不僅降低了成本,還場景空間、體驗等方面得到了提升。這也就說明了一點:在當下內容高度同質化下難以再次突圍的生存環境裏,內容創業者們若是換種載體輸出不一樣形式的內容,還是存在很大的彎道超車的機會。

  其二、“垂直型”切入,精益求精而不是集思廣益

  縱觀近來火爆的內容創業者們的制勝祕笈,會發現他們在創作方向上都有一個統一的行爲軌跡,那就是將內容垂直化。如專注於口紅的“口紅一哥”李佳琦的爆火、廣受關注的美食製作王剛、獲得高分的綜藝《聲入人心》、剛被註銷的雞湯女王“咪蒙”、大V新世相等。

  可以看到,對於內容創業者而言,專注於某一細分領域市場,可以精準定位用戶人羣,高效吸引目標人羣。對於用戶而言,垂直性平臺在內容上的質量、特色、專業性更高,用戶需承擔的試錯成本較低,他們更願意接受該內容平臺。

  垂直切入內容市場,內容創業者的存活率更高,突圍的機率也更大。而深入細分領域探索,內容創業者們在紅利消退的環境裏,可以繼續深挖新的流量紅利,一舉多得。

  當然,內容創業者們能否成功從這些角度切入市場的必要前提是要保障輸出內容的質量。但不管怎麼說,此次內容創業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的機遇與挑戰也會隨之而來。內容創業者們若想藉此機會,脫穎而出,還是得遵循“內容爲王”的市場定律。至於是靠身什麼樣的內容,什麼樣的形式,緊跟着趨勢一起走得更穩、更好,想必每個內容創業者心中都早已有了一個定數。

相关文章